美文网首页简宝玉读书感悟打卡专题
《人工智能的未来》读书感悟-大脑、记忆、智能理论新架构

《人工智能的未来》读书感悟-大脑、记忆、智能理论新架构

作者: 入世修行中 | 来源:发表于2018-06-14 17:25 被阅读57次
    此图来源于百度图库

    你能听到声音、看到光、感觉到皮肤上的压力……但……你的大脑所知道的只有模式。”

    听起来也许让人很难相信,视觉、听觉、触觉甚至运动信号传输到大脑高级层以后,大脑的处理模式竟然是极其相似的,甚至是相同的。但是对于作者的这个观点我是认同的。之前我看到过一篇报道,说的是把某种动物大脑中听觉器官的处理部分和它的视觉输入神经进行连接,测试出这种动物竟然可以通过听觉器官实现了视觉功能。

    而令人惊讶的是,文中作者还举了一个活生生的大家都知道的人的例子,就是“海伦.凯勒”这个从1岁半就失去视觉和听觉这两种主要知觉的智能人,她靠自己其他的感知器官学会了语言,并且成为了一名比大部分健全人都更优秀的作家。

    小时候我一直认为这是一个励志的故事,但我真的不知道,原来这个例子可以用到这儿,用到不同感官和大脑模式的研究上,不过我觉得放在这里很贴切。

    大脑不需要“计算”问题的答案,它只是从记忆中取出答案。……整个大脑皮层就是一个记忆系统,根本不是计算机。”

    很多做IT的都习惯于把CPU比作计算机的大脑,原因是它的计算能力,没有人把内存和硬盘比作大脑的,作者在文中抛出了一个和我们一般人对于人脑的认知完全不同的观点,它强化了“记忆”的重要性。

    对于这个观点,我似乎又觉得有道理,但对传统印象的颠覆,还是持谨慎态度,所以期待后续内容会让我能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思路和认知。

    “阿兰.图灵的错误在哪里——智能的证据是预测,而不是行为。”

    在前面的“神经网络”的那一章里,作者就提到了阿兰. 图灵的观点是:智能等同于行为。作者还举出了反例:“思考”体现了智能,但不是一种行为。

    在“智能理论新架构”这一章里,作者又道出了行为只是智能的副产品,“预测”才是人类真正不同于其他“低等”生物的核心能力。

    形容一下这几天我看这本书的状态

    感觉作者的好多观点很有新意,甚至超出了我现有的认知。我的感受是作者的观点对我的思维很有启发,但无法判断。

    当每一个新的知识、概念、观点、理念输入到大脑,而它又无法从原有习惯性记忆中找到对应的神经网络的连接,这个时候大脑就要重新建立新的连接,建立新的神经网络的连接,这是需要消耗能量的!

    简宝玉读书打卡_《人工智能的未来》读书感悟-大脑、记忆、智能理论新架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工智能的未来》读书感悟-大脑、记忆、智能理论新架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ony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