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
拆屋效应:
拒绝你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是拒绝升职
1927年,鲁迅先生在《无声的中国》中写道:“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这就是拆屋效应的由来。它是指当出现非常困难的事情时,人们通常不愿接受,若随后提出一个相对简单的方案时,人们往往就会接受。
大多数的领导都知道拆屋效应,也非常了解员工这样的心理,所以会经常利用这种心理给员工安排一些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借此考验员工,看员工是否具有升值的潜能。而大多数员工在听到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时,往往都会避之不及,纷纷找借口推掉,甚至会假装不知道有这么回事。
此时,如果领导亲自点名让你去完成,你该怎么办呢?是直接告诉领导你不行?还是以手头上紧张的工作为借口拒绝?其实,你的这些小心思怎么会逃过领导的法眼?他不会对你拒绝的理由表示理解,只会觉得你是一个怯懦、不堪重任的人。有时,拒绝你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也就等于拒绝了领导给你的升职机会。因此,当有困难的工作来临时,千万不要说出“我不行,做不了”之类的话。
【拆屋效应案例】
刘凯虽然进公司很多年一直没有得到升职机会,但是他在公司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深受领导的肯定,同事们也都觉得刘凯早晚会升职。
前段时间,公司准备打开外围市场,有个小镇有5家意向单位,总经理准备派人过去力争拿下其中的至少3家。
但是这是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公司在那个小镇完全没有根基,别说只有5家有意向,就是15家有意向也很难谈下3家。几乎所有的人都不愿意接这项工作,认为完成不了,没有绩效不说,还会因此而受到领导的责备,还不如待在办公室,给老客户打打友情电话,拉拉业务订单。
但是有一个人挺身而出,接受了这项工作任务,这个人就是刘凯。其他人既高兴又惋惜,高兴的是艰巨的任务不会落在自己头上,惋惜的是刘凯恐怕会与升职无缘了。
事实上,刘凯在小镇的工作的确不顺利,他跑遍了那5家目标客户,但没有一家愿意接受他们公司的产品。直到有一天,刘凯偶遇了一名只有一面之缘的非目标客户,并准确地叫出了客户的名字,这让那位客户倍感尊重,当下就谈起了合作并签了约。而且还给刘凯介绍了好几个客户,都达成了协议。最终,刘凯签下了8家客户。
刘凯回到公司所在的城市时,总经理亲自开车去火车站接了他,同时还给了刘凯一份升职任命书,这让刘凯很是惊讶。原本刘凯也只是因为公司没人接下工作,自己才接的,并没有想过会成功签下客户,更没有想过会因此升职。其实早在刘凯主动接下任务时,总经理就有了给他升职的想法。原本计划的3家达成客户,只要刘凯能谈成一家就可以证明他的能力,就算一个客户也没有,也是客观因素所致,不能怪刘凯。
案例中的总经理就是利用了“拆屋效应”,看似要求很高的目标,其实已经被总经理定位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当刘凯主动接受这个困难任务时,总经理便对刘凯高看一眼,并决定无论刘凯能否完成任务,都会给他升职。
很多时候,在职场中领导都会利用“拆屋效应”,给员工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但心理期望值很低的任务。如果你在面对这样的情况时,跟领导说你不行,次数多了,领导自然为认为你无能,不会再给你任务,当然你也将与升职无缘。但是,如果你能告诉老板“虽然这个工作对于我来说比较困难,但是我会努力做好”。这样不仅会给领导留下好的印象,说不定还会让你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很多领导都喜欢主动接受工作安排,勇于挑战困难的员工,所以,当有在你看来不可能完成的工作来临时,最好能主动接受。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任务进行的过程中,如果发现自己力不从心时,一定要及时与领导沟通商量,调整计划方案,避免到了最后期限却无法完成任务,不仅自己尴尬,还影响工作的进度,失去领导的信任。
想要升职比别人快,职位比别人高,就应该懂得领导的套路,懂得拆屋效应。拒绝你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是拒绝升职的机会。要勇于接受领导丢过来的“烫手山芋”,要知道“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才更容易获得他人的赞赏和肯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