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队

作者: 董赴 | 来源:发表于2017-05-21 23:32 被阅读0次
连队

文/董赴

        连队不大,百十户人家。紧挨南干大渠的一侧,垫着土和红柳的木桥连接交通;桑园、果园挨在一起,果熟时一股甜香。另一边,林带延展至天际长满风滚草、沙脊起伏的戈壁滩。挂着黑色防风镜、甩动鞭稍的维吾尔族人常常在那儿吆喝着羊群。

         这儿的土坯房多是坡面的顶,立柱棱起、刷石灰;上书褚红色的“革命”等字样,标点符号奇大,是标准的美工体——撇如大刀、竖如宽剑。

        年久的屋,墙基沁了雨脚,泥皮剥落,碱纹晕染;后面粗大的原木斜斜撑住木板。一溜溜檐头出水槽下的豁口里,常常寄住着麻雀。天蒙蒙亮,拉长脖子、嫩嘴大张的仔雀们,就唧唧乱叫。老雀们警惕着眼,爪扣着泥壁或槽头喂食,来去翅翼扑簌。

连队

        门前红柳扎就的篱笆,密密实实围住院子,一家挨着一家。养了咯咯叫的鸡,扁嘴挑食、湿了毛羽的鸭和摇摇摆摆的长颈鹅。只有兔子们可以自由出没,且繁殖极快。常常有人飞奔着去捉钻出篱笆的兔子,偏偏这长耳朵健将会突然消失在另一家篱笆里。于是,只好圈在木笼里看它们前爪拱起,啃食苦苦草和瓜皮。

        除了靠近水渠的大公路,曲折坑洼的几条土路,连接里外。只是雨天里泥泞,挨着墙走,还是一步一滑。日头出来,洼处的水泛着亮,隔天又晒得出硝壳。

        俱乐部、伙房、托儿所集中,一律苏式格局。伙房前后几间,打饭的窗口支挂着两块板,偶尔晃动着男女厨子的脸;背面壁立,对称的烟筒和高顶的造型庄严。敞开的门里,黑暗处泛着湿亮和蒸汽。炉膛在侧面,斜伸下去,系了蓝布裙的胖伙夫常举着一两米长的铁钩扒拉,灰烬飞溅,烟尘袅袅。

        托儿所墙面立柱雕花,拱形窗扇高大,红砖地上的洼处洒满阳光。外面院子用红柳棵厚厚苫了顶棚,其下撑满了有节疤的木柱,三面木制的尖头栅栏挡住——夏日里覆满荫凉。小朋友们背着手坐在板凳上丢手绢,玩老鹰抓小鸡或者荡秋千。门前一块黑板,做发布消息之用。旁吊一截大车轮圈,上班、收工时当当敲响。掮了锄头和砍土镘的人三三两两出屋上地,或披着漫天霞彩、在大渠边洗净了手脸归家。

        俱乐部两侧带走廊,高大的圆柱两边,办公室、医务所分布。高处的窗扇比较小,一般是三角形和长方形。冬天里挂着厚棉帘。一侧一米多高的小舞台,张挂着红色布幔,摆放着下摆扎住的红旗和长条形桌子。表演节目的时候,大人和小孩都描浓眉、涂红嘴唇和脸蛋。白衬衣,草绿裤,手拿红宝书、前弓后箭的造型凝固如雕塑。

        还有小学校,紧挨着胶轮辙痕残留的大车路。斜对面一架木制挂铁钩的辘轳立在井台边,辘轳尾部加一截木料增重便于提拉。井台周围常年湿漉漉的,冬天冻得瓷实,打水时要小心翼翼。晴日里洗衣的女人不少,手指通红。还有把桶掉井里的,费力地拿着木把挠钩,一头的急汗。

        这一边的空地中间一根旗杆,沙坑上矗着单杠和跳高用的标杆。教室里并列着马恩列斯毛的画像,黑板上方写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棱形纸成拱状。过车时,铁钉护着的玻璃豁朗朗响。夏天小教室闷热。冬天值日的学生,得早早把弯着长烟筒的炉火烧红。

       

连队

       学校向阳的一面,不远处渠堤隆起。沿岸白杨高耸、叶背泛白,红柳枝头粉红、清香四溢,而垂柳热衷于临水照影。春夏树影里清流闪烁,游鱼飞逝、蛙卵飘摇,蜻蜓挺立芦草尖。冬日干涸的渠,冰块破碎,沙土裸露。渠的另一面漠漠延展着田畴,那时种满了苜蓿、蓖麻、苞谷、棉花、麦子、水稻。可以在一场雨后,结伴捡拾大伞盖的圆菇和肥壮的鸡腿菇。远处的地平线沙脊裸露,起风时黄尘弥漫。清晨一脉朝霞胎动,瞬间光芒迸射,田地、树、人镀金。

        干打垒的麦场圈墙,到处是豁口。马号、牛棚、猪栏麕集。墙角堆垛着草料和油渣。蹄脚踩踏的土松软,散落了草屑、干牛粪、马粪。出栏套车时的大鞭炸响。漏了光柱的马厩里,马埋首槽头安静吃草,人去时眼睛晶亮。而牛们挤在的栅栏里,奶泡沉坠。挤出的奶在铁皮桶缘浮着沫。煮一锅,奶皮醇厚,奶香四溢。晨光里喷鼻甩尾的马,暮色中哞哞叫着的、扬起尘的牛,还有圈里哼哼的猪,在清凉的曙色和缥缈的烟岚里,渲染、滋养着一种壮观的俗世图景。

        麦场后长满红柳的沙包,野地的洼水里银色的鱼苗游窜,野鸭时来落脚。早些年野雉、野兔居多,还有尖嘴狐狸、水獭。满布动物脚迹的路上常常有人用细铁丝挽些个活套。荒旱已久的沙包里,走的远些,可以拉回来成车干枯的红柳根,好劈耐烧。因而家家门前除了秸杆和堆满了红柳垛。

        那时候流行永久、凤凰自行车,条件好的人家备有一辆加重、一辆轻便,杠上缠了一层层塑料彩带、辐条上缀满花珠,骑起来五颜六色还带碎响。团部窜门,连队互窜。闲日里,车支在门前,倒一盆水,辐条、钢圈、后座、脚蹬,一处处细细擦拭。还有给自家小孩理头的,一拨人边闲聊边围了看,看光亮的推子下呲牙咧嘴的表情。女人们坐在小凳上,比较着手里的毛活,或搓洗着长条型铁皮盆里的衣裤。偶尔撩一下垂落的发缕。哗哗的水倒入或溅落,漂起些泛彩的泡沫。

         午睡时,小渠道里是最热闹的了。脚掌拍溅水面,相互泼水或是从高处跃下。植了小树的林带里放满了水,晒暖后招来大个的红、黑水蜻蜓歇歇停停地交配、点水。可以拽了柳枝追着打。

        傍晚,吃罢饭的孩童,拿着长棍相互追逐;在麦草堆上跳上跳下或站在废弃的地窝子顶,赛比着撒尿。还有在屋里听广播的,拉长天线转来转去,滋滋啦啦的电波里,人声、音乐声时断时续。年节里放完鞭炮,小孩手里一人一只钉了许多眼的小铁罐,燃着木炭和柳枝,有铁丝吊着,将熄时甩着圈转,燃成一小火炉。也有做面灯的,上屉蒸熟。盘龙面人花花绿绿点着玩,饿了吃。

         夏夜里,蛤蟆、纺织娘、蝼蛄,鸣声抒情;屋外树影婆娑,月色如水。还有藏猫猫的,钻入柴堆草垛;或攀在桑树上。刮大风的时候,躺在被子里读书或是听大人们闲聊,红红火光映满墙壁。

        除了开会,看电影和来了杂耍最是热闹。老老少少齐聚在俱乐部门前的空地上。穿了号衣的小猴子,挎着腿,敲一两圈锣,翻一两个筋斗,就瞅着老板脸色,忙着做揖或端着锣盘讨钱。再就是在两根粗树间拉一长绳,人或猴拿着大顶或骑车或空翻,精彩处周围人必轰然叫好和拍掌。

        放电影的时候,人早早占了位置,通常在靠近空地的一面土墙上挂一白色幕布。来晚的人就站着看。小孩骑坐在爸爸的脖子上,光柱里晃动着飞虫和人们的脑袋。

        节假日,一家人穿着齐整。去团部逛街,商店买日用品,书店看书,理发,吃冰棍。坐或站在印了天安门或亭台楼阁的布景前照相。看摄影师脑袋钻在相机蒙布里,手捏椭圆型快门按钮——笑或傻笑。

相关文章

  • 连队

    文/董赴 连队不大,百十户人家。紧挨南干大渠的一侧,垫着土和红柳的木桥连接交通;桑园、果园挨在一起,果熟时...

  • 连队,班长

    年前,友送一盒菊花茶,闲置良久,不曾想起来。今偶然翻出,取一朵置入杯中,注入开水。随着菊花在水中缓缓舒展,金黄金黄...

  • 连队“悬案”

    序: 这是在内蒙兵团十七团六连的《战友家园》群聊里听来的故事。这个群聊有一百多个战友,象个大家庭,每天都很热闹,大...

  • 重回老连队

    梦牵军营几十载 今日终相会 同回老连队 干净白床单 整齐绿军被 战友向我们行军礼 我们也还到位 领花佩麦穗 战友多...

  • 屯垦塔里木札记(45)连队职工福利———饭菜票

    兵团农业连队伙食团在很早之前就有的,估计在连队组建以后就有了伙食团。 伙食团一般建在连队营区范围之内,内部设有伙房...

  • 我的连队我的兵15

    随着新兵下连,连队的训练全面展开。 龙昊上任之初,就在琢磨如何寻找一个突破口,让连队成为一个出名挂号的优秀连队。 ...

  • 通往老连队的那条路

    1998年我和老公调往基层连队工作,住在连队分配的土房子里,土木结构的房子,冬暖夏凉,自己生火炉取暖。连队在哈巴公...

  • 黑夜菜地里的白衣女

    老冒是连队菜地管理的负责人,这个连队紧挨着边境,属于兵团。70年代初,连队里吃得蔬菜都得靠老冒他们种植,他...

  • 屯垦塔里木札记(47)连队职工福利———副食品

    大肉,是连队职工对猪肉的统一称呼。。 我们是兵团连队的职工,连队常常以分大肉作为福利发放给职工,不收取一分钱。 可...

  • 很好吃

    已经连着有两天没自己做饭了,昨天中午是因为连队做拉条子,就在连队蹭了饭,下午呢又赶上连队的阿姨炸南瓜饼,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连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oov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