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杞人忧天可能是一些最容易产生的情愫。
总喜欢替别人担忧,却又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这样的关心其实没什么意义。
当然,有时也并非完全没有解决方案,但往往又轮不上自己说话。大多数时候是不方便,也不能够说三道四,越俎代庖的,可以说这是生活中很忌讳的被人不齿的行为,也是成年人都知道和应该知道的常识。那种自作聪明替别人,特别是领导做主的行为是完全不妥的,即便是出于善意。
我知道我那敏感而又羸弱的性格是极容易产生杞人忧天情况的。不得不说,很多时候替人担忧其实只是自作多情,自作聪明。对于这一点我很早就有了清醒的认识,并且一直都很想有所改变,却又总是不得要领。很多时候这成了我一个十分苦恼的困扰。苦恼的原因是当看到或感觉到某人(不仅限于熟人朋友)有潜在麻烦时——不管是风险还是羞辱,特别是尴尬—自己都会很紧张,那是一种很想挺身而出却又深感无能为力的苦恼。
预感到了后果却又无能为力,既不能提醒,又不能暗示。因为无论提醒还是暗示可能不但不会引起重视而起到想要的效果,反倒可能会因为让别人尴尬对自己产生反感。对于这一点我个人是很确信的,毕竟在我们的传统和环境中这是常态,自己下定决心要做的事,想听的是支持和拥护的声音,很少有人容得下与自己认定的事不一致的“杂音”。
知道前面可能是南墙,却不能告知,当然会忧心忡忡。预感到后果将不可避免,或许最好的办法就是逃避,不让不堪或尴尬的场面出现在眼前,眼不见心不烦,多少会让自己没有那么难受。
只是,有些情况是可以逃避的,比如说知道一位熟人,或者自己的领导有可能要出洋相,比如即将在大庭广众下“信口开河”的时候,借故离开现场。而有些则是无法逃避的,因为一方面后果可能有延迟,不知道何时出现,另一方面是根本无法逃避,因为与自己有关,比如老赵从我们公司借款这类情况。如果借的钱在他回单位后按常理与财务核销处理好了就不会有什么后果,但更大的可能是不想(我倒不认为他是不想,而是无力),或不及时处理就会越积越多,毕竟他可能不只在我们这里有借款,在其他业务单位说不定也有,可以预见的结果就是“东窗事发”,最后他家企业找上门来也只是时间问题。
根据我的观察和判断,老赵发生后面一种情况的可能性远远大于他及时了帐的可能。这才是我忧心忡忡的原因,只是我知道无论多么担心,也只是杞人忧天,起不到任何作用,且也不能提醒和暗示,这是伤自尊心的。
这种能够预计的后果不禁更让我愁肠百结。可是转念一想,只是借点差旅费,即便到处都有借,金额也大不到哪里去,最不济慢慢从工资中扣一部分来还账,就像我之过的那些人的办法一样。
不过,我还是想简单了。
早安,九月二十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