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在整部剧就是个牛逼的存在。
但看剧的时候,我经常以为毕十三是个机器人,因为毕十三说话的语气平淡的没有一丝的起伏波澜,脸上的表情似乎已经形成了肌肉记忆,不会有任何新的表情包出现的意外。
牛逼的人物出场的时候,场景也要转换得与众不同一点。
在班级里,毕十三最后一个出场,被班主任叶吉平当成了维修师傅,以为他是来维修电脑的,因为毕十三的穿着朴素的如维修师傅。
直到真正的维修电脑的师傅来了,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毕十三是他们班的同学,只不过他看起来老成稳重一点。
没错,老成稳重,是初见毕十三的第一印象,因为沉默寡言,所以人们把毕十三归类到了内向的一边。
但另一方面,人们总是想靠近有故事的人,因为好奇心也好还是别的原因也好,认识一个有故事的人的同时,也可以多听几个故事。但是这份喜欢和靠近都不会维持太久,内向者好像吃亏在这里。
而毕十三,一看就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毕十三光搞学习,拥有各种技能,但是身体不好,属于大脑发达,四肢简单,一跑步就晕,甚至去军训,站久了也晕。
班级竞选班干部的时候,毕十三本来在一旁坐的好好的,但他竟要去竞选心理委员,这可真让人好奇,理由是军训的时候,顾一心一直和他吐槽,如果连顾一心他也能忍受,那么班里其他人他自然也能接受,这个理由实在是让人不明觉以。
结果当然没选上,因为前头还有个留级两年的肖海洋,需要学分毕业,同学们大多数投给了肖海洋。
毕十三记细节很清楚,所以这件事他记了很久。作为班级第一,他在去心理咨询室接受肖海洋的咨询的时候,还提起了这件事,这可真有点小心眼。
不过,毕十三很适合当心理委员,因为他懂得用心理战。比如他曾经在军训的时候问潘震"馒头好吃吗?不止问一次,而是每次见面就问,导致潘震都被问怕了。
当一个人在吃馒头的时候,一直重复这句话,而且是每次他吃馒头的时候,是心理学上的消极指导,也是一种消极暗示。久而久之,一个人喜欢吃馒头的人对馒头就会失去厌倦。我为什么那么在意这个细节,因为我也喜欢吃馒头。
此外,毕十三还会诊脉,可能学过一点中医学方面的知识,加上一些玄学方面的内容,可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学识渊博虽说还谈不上,但是也可以了,在同龄人方面。
当然,毕十三这么有故事的人怎么可能没有安排女主角呢?失忆后的毕十三喜欢上了顾一心,顾一心是谁呢?掉进了钱眼的人,整天拿着个小本本记账,若说这两人一起合作,肯定无敌啊!聪明的头脑加类似却又互补的性格,可惜,顾一心被潘震拐走了,就算他们分手后,顾一心出国都没有毕十三啥事。
但谁也没想到一向没有什么情绪起伏的毕十三,竟然会因为顾一心的离开而伤心,果真,每个人未到伤心处只是未碰到那个令自己伤心的人罢了。
后有顾一心,毕十三失忆前还有一个林洛雪,林洛雪看向毕十三的时候可是满眼的欢喜,可惜毕十三好像一点都感觉不到。
在卖电脑,修电脑,诊脉,各种技能加持的学霸毕十三却失去了一项技能,那就是撩妹的技能,简直是一路向下,他一点也没有当渣男的潜质。
照理说,这样一个看似枯燥的人物,塑造出来其实看着很平淡无奇,但是,在整部剧里,毕十三却并非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
也许,毕十三这个角色的存在,就是为了告诉我们,机器人也有春天,人比机器人总归要多一丝的人性,毕十三从来没在意过别人的眼光,固执己见,虽然活的很钻牛角尖,但是他很好的保留了自我,而且,也不经意间的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这个角色的魅力在于他的沉默,平淡,隐藏,以及还有云淡风轻的表面下的波涛汹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