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简读17-《纽约琐记》

简读17-《纽约琐记》

作者: 小人书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18-08-07 14:25 被阅读75次
简读17-《纽约琐记》

陈丹青,《纽约琐记》(修订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83页,130千字。

琐记,恐怕最适合琐读的方式——没有计划没有目的,作者一路写下来,读者一路看过去。掩卷一周后,印象比较深的,是三篇文字。

回顾展的回顾。可谓是琐记中的琐记。从全书篇目的比重上看,这一篇连文带图占据了一半以上的篇幅(131-335),简直可以独立成书。这是作者在美国近二十年间看过的无数画展的心得笔记,“一篇写给自己读的文字”,花了近一年半的时间写完。不是画展介绍,也非画家生平画风评析,但也都有,全部糅合在作者记忆再现随手拈来的思绪之中,夹叙夹议,有情有义——看画展是画家在纽约近20年的生活日常,情感寄托于此,意义生发于此。功课融入日常,这一大篇夹在中间不成比例的厚厚的200页,实乃身教也。

桑兰与莱昂纳多。看上去很不搭的一篇文字。就是从(1998)7月31日白天写到8月1日凌晨的“我的一天”的流水账,桑兰、莱昂纳多是当天报纸上一则新闻标题涉及的两个名字(莱昂纳多去医院看望摔断颈椎的桑兰),而出门路上在固定的地点买份固定的报纸是作者每日通勤(去画室)的照常行为。就这样,一整天的照常时间当中,走路,等地铁、坐地铁(其间看报看书),在画室边画画边听收音机,接电话,收工回家,路上所见所闻,晚饭后看电视(剧)而后赶稿,而后睡前看书,而后熄灯睡觉。“我的一天过去了,就像我度过的无数天日子,平常,无事。”——读者也许会问,什么意思?毫不相关的事情,为什么写?作者也自问:“什么意思?”甚至连同自问,正在进行中的”毫不相关的画面画出来拼在一起是什么意思?”自问当然得要自答,作者的回答写在文末:

“但愿诸位每天过的是同我非常不一样的生活:非常有意思,而且说得出是什么意思。”

这篇文字,无意还是有意,随意还是刻意,不管它,反正是让人感觉每一天都那么不容忽视。

新“世说新语”——当代欧美艺术家言论摘录。摘录也可自成一篇,作者真够“索性”。他摘引的,是两本访谈录中二十几位(还真数了一下,是25位)艺术家的言论与问答。这里,笔者也学着索性另作一个摘引,抄几句陈丹青这位“老同志”(他在此篇中对那些艺术家的称呼)在抄录之前的自己的话:

能记下来的,往往不也就是几句话么?洋洋万言,好句子自会从字里行间走出来。

好句子,好意思,最好不去动它,转一道手,让它多给人听到看到。在摘引转述的过程中,原先的句子似乎又新了一新,甚至另有所指,多出一点别的意思了?

目下摘引的话说得对不对呢?不去管它,我在乎它说得好。

该书2008年从先锋书店(五台山总店)买回家,记得是读过一遍。这次大概是因为《局部2》,又或许是因为向大学同学推介《局部2》时提及,总之又拿出来读了一遍 。记忆中把某书通读第二遍,这是第一本。什么意思呢?不去管它。

2018-08-07

相关文章

  • 简读17-《纽约琐记》

    陈丹青,《纽约琐记》(修订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83页,130千字。 琐记,恐怕最适合琐读的方式—...

  • 《纽约琐记》有感

    缘于学画画,而且着迷却又困于不知如何欣赏,故而画画的老师推介我看了陈丹青的《局部》,然后又读了他的《纽约琐记》...

  • 妄人列传锁记之超生大队脑电波

    大二暑假在家,正常吃喝拉撒不正常睡眠下,新看的书再看的书总有两本。陈丹青的《纽约琐记》是真的读的下去的,貌似有点阅...

  • 琐记的琐记:陈丹青《纽约琐记》读后感

    把《纽约琐记(修订版)》翻完后,终于确认了陈丹青在这书再版序言里的话——他出过这么三五本书,也就这么一本尚可读。大...

  • 2017购书目录

    2017年购书共计 51 本。 文学类 南方高速 艾丽丝•门罗自选集 只是孩子 小说灯笼 时光列车 指匠 纽约琐记...

  • 琐思琐记0117

    琐思琐记0117 本色语文:让语...

  • 读《琐记》

    衍太太喜欢怂恿孩子们干坏事,喜欢捉弄孩子们,但人前一套,背后一套,事后又成了老好人。文章有这么一句话:无论闹出什么...

  • 照片

    中秋琐记

  • 琐思琐记0119

    琐思琐记0119 读孙绍振先生的《名著细读》一书,封面和封底有这样两段话让我始终铭记: 1.在...

  • 琐思琐记0116

    琐思琐记0116 柳咏梅老师和她的孩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简读17-《纽约琐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oso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