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源永安寺位于山西省浑源县城东北部的鼓楼北巷内,创建于金代(公元1115年-1234年),元、明、清三代曾多次进行重修。永安寺坐北朝南,寺院呈长方形,占地约0.65公顷,总建筑面积935平方米。原寺院规模宏大,现后部殿堂大多数已毁,仅存山门、护法天王殿、传法正宗殿及配殿。传法正宗殿于元延佑二年(公元1315年)在金代大殿的基础上重建,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单檐庑殿顶。梁架用材、斗拱制作都仿照金代规范,建筑表现了金代风格。殿内明间增设天花和藻井,制造精巧。殿内东、西、北三面墙壁绘满元代水陆画,分为135组,人物分层布列,色泽基本完好,计绘有儒、释、道三教人物895位。为研究民间对儒、释、道、神信仰提供了重要史料。
下图、永安禅寺山门,平日不开放。
下图、山门殿阶下的石狮,右前爪已缺失,似是元代旧物。
下图、山门左侧的掖门和琉璃团龙照壁
下图、照壁中琉璃双龙戏珠图
下图、这是第一进院落的主殿:天王殿。正门不开放,需从第二进院落进入此殿后门。
对联:持國多聞邁達理上生仰北嶽 廣目增長阿逸多下化俯恒山
下图、这是在第一进院落中拍摄的山门殿后面
我们来到“天王殿”左侧的旁门准备进入第二进院落时,一位中年人从西房内走出,待验过门票之后,对我们说,永安寺大殿内的明代壁画不准拍照,如果要参观我就把殿门打开,请把相机、手机收起来。
下图、这座“传法正宗之殿”是永安寺的主殿,明代壁画就完好地保存在这里。
下图、第二进院落中东侧的“钟楼”
下图、西侧的“鼓楼”
下图、这是“天王殿”后的抱厦,
下图、抱厦的匾额:瞻仰楼
下图、这是“天王殿”内的匾额,殿内空空如也。此殿据说原有四大天王塑像,现为商品部,在殿内西南角有玻璃书柜,里面是价格不同的永安寺壁画画册,最精美的画册价格将近万元。
下图、在天王殿抱厦中拍摄的“传法正宗之殿”正面全貌。
下图、“传法正宗之殿”匾额,原为元代所制,明嘉靖22年重修重刻、清乾隆26年再次重刻,现在的匾额是复制的。
对联:永傳法殿堂莊嚴水陸六道四生百眾 安净土佛陀普渡天地三界十方萬靈
大殿内没有灯光照明,且禁止拍照。保存完好的元代壁画虽然精美,但是看不甚清楚,因为在距壁画约1.5米处设有警戒线,更无法近观。只得怏怏而退。
下图、大殿右侧墙上的浅雕大字“莊”,右上小字为:壬午夏月。据考证应为元至正二年即公元1342年。
下图、大殿左侧墙的“嚴”字,左侧小字为:太原龍山段士遠書”
下图、在大殿月台上远看恒山,近看钟楼。
下图、“传法正宗之殿”屋顶上精美的琉璃脊饰。
下图、琉璃鸱吻
下图、琉璃鸱吻和垂脊
下图、“传法正宗之殿”壁上镶嵌的《永安寺置※※※记》皇清康熙二十六年岁次丁卯夏六月立碑。碑文记载了丁卯年民众集资聘画工绘壁画和制造铁锡炉器事。
下图、废弃的山西省级文物保护碑
下图、“传法正宗之殿”后墙右侧的砖雕大字“虎嘯”
下图、上款:大清乾隆上章困敦终臯五日(注:“上章困敦”即“庚子”年:即乾隆45年,公元1780年)
下图、“传法正宗之殿”后墙上的砖雕大字“龍吟”。
下图、落款:张※书 印章二方。
下图、东配殿,未开放。 纸质对联:求破世间儿孙事 舍得今生富贵因。
下图、西配殿,也不开放。
下图、离开时拍摄的“传法正宗之殿”全貌。
下图、《大永安禅寺记》(一)
下图、《大永安禅寺记》(二)(三)
下图、《大永安禅寺记》(四)
下图、《大永安禅寺记》(五),辛卯年六月撰七言百句叙永安篇 张建德
说明:永安寺内的元代水陆壁画,因为不准拍照,故在游记中很少见到。但是在浑源“悬空寺”景区入口处的广场,有“永安寺壁画”大幅全景照片,游人可以近距离欣赏。
全文完
原题:(原创)浑源:以元代壁画著称的“永安寺” 2016-11-30 08:53 发表
2018.12.31 阅读(169)| 评论(2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