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人聊天,越来越能感觉到什么叫被爱滋养。
不管是在自我教练班与伙伴的互相支持,还是与一位陌生人的交谈,我其实并没有说什么,我只是倾听,透过那些平实的话语,我听到他们内心的情感,听到他们浓浓的对生活的热爱。这些把自己交给生活的人们啊,教会了我什么是当下的生活,什么是爱与被爱。
今天晚上去参加咨询师培训班的学习,下课的时间晚,于是决定打车回家。
上了车,司机师傅看到我买的哈哈镜鸭脖子,于是话题从鸭脖子开始,师傅聊到了以前下了班,最喜欢的就是买盒鸭脖子,就着几瓶啤酒,或是几两白酒,喝到微醺,睡去,再开始第二天的工作。
“没有什么比这更好了。”司机师傅对我说。
一开始我只是随口应着师傅的话头。许是司机师傅憋久了,好不容易有个愿意聊天的乘客,也许是司机师傅是个话痨,爱说话。
我本打算在车上听今天还没听完的课程,意外的对这位话痨师傅产生了好奇,将手上的耳机又塞回包包里,专心的听师傅讲话。
我们的话题从过年的家宴,聊到爷爷,聊到父子,聊到兄弟,聊到小时候,聊到师傅的两个孩子。
师傅说,我听。
师傅身上有股子平实生动的烟火气息,他是如此真实。他丝毫不隐瞒自己的遗憾、担心、快乐和忧伤,生活的喜悲从他身上流过,化成最朴实的言语,从他的口中说出,再进入到我的耳里。
没有好或者不好的评判,他只是在向我讲述他的生活,以亲历者的视角,用几乎没有起伏的声调,如同小溪缓缓流过。
跟哥哥张罗一顿家宴,四大桌子人,兄弟两个忙前忙后,送走亲戚们,哥俩才顾得上吃点剩菜,喝上两瓶啤酒。
年夜饭包饺子,妈妈总是习惯包个硬币进去,十年间,哥哥有八年吃到硬币,自己的媳妇也有一次吃到,可就是自己没有吃到过。
“哥哥的运气真是好啊,他的生活呢,就平平稳稳的,不像我,换了好多工作,一直就不太稳当。这个滴滴是我干的最久的活啦,干了六年了。”
“小时候家里种地,哥哥勤快,我爱偷懒,我爸让我们去地里干活,哥哥就去了,我呢没去,怕我爸打我,就趁他们回来前啊,给他们做面疙瘩吃,其实啊我也做不好,但是怕挨打嘛,做了饭好歹也是干活,指望着就不挨打了。那个时候我十岁。”
“我爸身体好,我爷爷身体啊也可壮实了。我爷爷六十五岁生病,每年都住院,那时候没医保啊,就我爸和我二大爷两个人凑钱看病。我爷爷死了,死的时候八十二岁。”
“我女儿今年7岁了,我从来不让她一个人过大马路,我家前面就是条大马路。小马路还行,大马路从来不让她一个人过。”
“女孩子就让人多惦记一些,男孩就不一样,大巴掌直接呼上去。”
“儿子睡觉快,女儿睡觉就难一些,让我挠背才能睡。儿子呢,就要我给他焐脚。半夜怕他们踢被子,我就经常起来掖被子。”
听师傅聊起家人,没有一句话是说我爱他们,可是每一句话都是在说我爱他们。
我开始明白为什么师傅的话会吸引我。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一个被情感滋养的人,一个被爱着,也爱着他人的人,是怎样的一种状态。
听着师傅的叙述,我彷佛也被他们的情感关系所滋养,内心踏实、平静。
车窗外接近午夜的北京,此刻也显得异常的温柔。
到了小区门口,谈话戛然而止。师傅意犹未尽,我也还想听到更多。夜深了,我要回家休息了,师傅也要踏上他接下来的路程。
下了车,抬头看着路灯散发出来的光,如同给这个漆黑的夜晚打了一个逗号,亦如我们戛然而止的谈话,那不是生活的终结,只是表明一个停顿,以及预告着下一个开启。
走在回家的路上,回忆着师傅的话,父子兄弟,生老病死,生活点滴,每个人来人间走一遭,也无外乎就是这些课题吧。
感谢今晚的相遇,让我知道,路过人间,路过自己的同时,也路过他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