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5000天后的世界什么样

5000天后的世界什么样

作者: AUSKING黄东启 | 来源:发表于2023-09-16 04:22 被阅读0次

    《失控》、《科技想要什么》、《必然》三部曲作者凯文·凯利在出版的新书《5000天后的世界》里,提出预言5000天后的人类世界将如何被人工智能塑造,以及数百万人一起工作的数字未来。

    1、无论哪种科技,能够解决多少问题,就有可能引发多少问题。二者比例看似各占一半,其实不然。科技带来的益处占比为51%,而它引发的问题占比为49%。虽然二者之间只存在2%的微妙差别,但是如果将这个比例放在时间的长河之中,我们就会看到其差别有多么巨大。

    2、判断一项科技的时候,一定要思考这项技术是否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无限的可能性。对比一下埃隆·马斯克正在推进的“超级高铁”(Hyperloop)项目。这项技术以“真空钢管运输”为理论核心,但其本质是一项波及效应并不高的初级技术。AI则不同,它可以催生无限的可能性并引发万事万物的改变。再比如基因工程。埃博拉疫苗可以挽救无数生命,但是它的意义也无法与CRISPR-Cas9这类基因编辑技术比肩。因为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对其他科学技术产生影响,可以带来呈几何级增长的可能性。

    3、对于科技带来的问题,永远不能靠减少科技解决,而应该发明更好的科技。虽然环保人士和评论家主张“减少科技的使用范围以解决滥用科技造成的问题”,但我认为这样并不正确。如果不能发明出更多、更好的科技,我们是无法解决现有的问题的。

    4、只有看到一种科技的应用范围下限,我们才能完整地把握它。技术的发展和当初发明者的预期相去甚远,这才是科技所具有的本质的发展趋势。

    5、人类对科技的态度有点过于谨慎。我们很少去关注落后科技的弊端,而总是在担心新科技可能会带来的风险。比如,我们不会将新科技的风险与旧科技的弊端进行比较。

    6、只有保持几分饥饿的状态,才能有继续创新的可能。比如只有小企业才能做到革新。有很多风险投资人会为小企业提供资金援助,但是如果投资金额巨大,他们就会直接收购小企业,而不会坐等革新成果。所以,不要以为给初创企业充足的资金是好事。如果资金太多,反而会毁了这些小公司。金额只要能大致维持企业生存即可,真的是所谓的“给口饭吃”就行。

    7、创新并非集中型,而是分散型的,是根植于企业文化之中的。因此,即便买下小公司,也无法买下它们的创新性,买下的只能是一个具体的解决方案。这样的收购无法带来未来的持续创新,只是普通的商业行为而已。

    8、创新的本质是要从低效和失败中汲取经验。在硅谷有一个说法,叫作“积极地失败”。失败了,跌倒了,再从原地爬起来,这才能帮助人们吸取教训。硅谷的革新都来自正确对待失败的态度。即使实验失败,也会被当作成功的一部分,没人会对此加以非难。

    9、亚洲国家如果可以更宽容地对待失败,可能就会更容易产生创新。

    10、越成功的企业越难以实现真正的创新。例如微软这种在计算机领域致力于开发最佳操作系统的公司,如果想要将重点转移到软件领域,就要暂时从现在的最高峰跌落。这种决断非常难,通常只有疯狂的人才能做到。总之,越是成功的企业越难转型,在转型期就要面对业绩下滑的现实,这样颠覆性的技术转型确实十分艰难。

    11、重点在于二次创造。万能的“神”并没有创造世界,而是创造了可以创造世界的生物。只有能想象出美好明天的人,才更有可能实现它。

    12、对人生感到满意的人有一个共通之处,他们会一直追问“自己是谁”,什么才最适合自己。想要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深刻地思考,并且认真地审视自己,了解真正的自己。我所知道的艺术家、发明家和编辑都在不断自问自答。

    13、人越成功就越难以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究其原因,可能是成功会将人与现实社会隔绝。他们都是众人眼里的成功人士,却被自己的人生和成功束缚得紧紧的,难以挪动。

    14、想要真正了解自己,就需要经历失败,也需要有从零开始的经历。有很多成功者已经不能接受失败,因此也就很难再有进步。我自己也是一样,越来越不愿挑战成功概率低的项目,也越来越不能忍耐。我们当中有些人已经无法从成功中走出来,面对新的挑战了。

    15、很多成功人士都走过迂回曲折的道路。我们经常认为他们生来就知道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且一直向着目标不断前行,但实际上没有什么人是一帆风顺的。在走弯路的过程中,他们会积累一些并无关联的经验,注意到以往从未想过的问题。最终,他们将这些碎片汇集在一起,创造出有很高价值的新事物。没有一种经历没有意义,那些我们毫无兴趣的事物,也有可能在多年之后和另一件事物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

    16、没有创造性的人只能从事生产性的劳动?这是一种偏见。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只能用生产力和效率来评价的人,这是古代阶级社会中的特权阶层蔑视出身卑微者的观点。只不过到了今天,这种偏见针对的是一个人有没有创造性。即便是直到50岁都只从事过一种职业的人,只要给他们一个正确的动机和适当的帮助,他们就会发生改变。这和创造力的关系不大,关键是如何改变他们的自我。我坚信如果全社会都向这个方向努力,人就一定会发生巨大的转变。

    17、“不断提问”作为一种习惯,必然会成为人类最基本也最有价值的行为之一。可以马上得到答案的问题就扔给机器,人的价值在于在面对不知道答案的问题时,可以不断思考,不断提问。

    18、只有写下来,才能知道自己是否真的明白。写下思路的过程,其实就是深度思考的过程。

    19、畏首畏尾的人是无法采取理性行动的,只会做出蠢事。因此,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保持明智,时刻警醒。

    20、对常识持怀疑态度很重要,质疑是打开新局面的开始。最切实的做法是去质疑人们习以为常的事情,学会推翻常理进行思考。虽然所谓的常理和常识大都是正确的,但不排除其中夹杂着错误的东西。如果能够将这些错误找出,就会是一个新的发现。

    继互联网、社交网络两大平台之后,即将登场的第三大平台就是将现实世界全部数字化的镜像世界。利用AI和算法,镜像世界既可以搜索现实世界,又可以搜索人际关系,并催生出新的事物。镜像世界的优势并不仅仅是可以让你“看见”一切。在镜像世界里,所有对象都变成了数据,都可以被机器读取。

    未来镜像世界中的胜利者,是目前还默默无闻的初创公司。最后的胜利不属于GAFA(Google、Apple、Facebook和Amazon)。纵观颠覆性技术的发展史,一个领域的主导者从来无法在下一个时代的平台上继续称雄。因为它们的成功会成为它们最大的桎梏。

    年轻人比老人更容易失业的时代
    人们说日本现在已经进入了“百岁人生时代”,在不久的将来人们要到70岁以后才能退休了。也许有人会担心这样的老人家怎么能跟得上技术的迭代呢,又是AR又是VR的,对老年人来说,肯定会很难驾驭。
    但是,我作为一个快70岁的老人,要对此表示反对。我知道新技术会稍微费点力气,但并不是完全无法掌握。可能现在的确有些老人不愿意主动接触新技术,这个情况未来也会发生改变。
    我的孩子都是20多岁的年龄,我想等到他们70多岁的时候,应该不会在面对新技术时束手无策。因为他们就是在科技不断发展的年代成长起来的。他们希望如此,这就是他们这一代人的文化。此外,70岁就无法学习新技术的这种假设也有些荒谬。人们觉得老年人会固守自己的知识领域,会趋于保守,这对年轻人来说其实有时也有很大的益处。
    我对于70多岁的求职者会少一些担心,我更担心的是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要和七八十岁甚至百岁老人一起去求职。我最担心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如何从七八十岁甚至百岁老人中胜出并找到工作,也就是如何确保年轻人有工作岗位。
    假如老年人能够自如地运用最新科技,年轻人将情何以堪?如果一个既有经验又有阅历的老人同时还掌握着最新的技术,恐怕世界上将不再有年轻人的就业机会。
    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年轻人势必要输给年长且经验丰富的老人。这是我最担心的。70多岁的人现在也完全可以应对新科技。我本人马上就要到古稀之年了,较之以前,工作的心气有增无减。
    重新定义工作
    如今日本已迈入重度老龄化阶段,世界上很多国家也将面对这一现实。美国如果不接受更多的移民,也无法避免年轻劳动力的缺失。事实上,无论如何,老龄化都是人类社会无法避免的进程。如果没有新生力量的加入,我们就需要对70多岁的人口进行继续教育,探索让他们代替年轻的生产力的可能性。
    如果发展到那一天,我们对工作的定义势必会发生改变。何为工作,我们对工作的期待是什么,工作报酬以何种方式领取,都会发生变化。现在,人们已经开始思考工作应有的状态,思考工作是否应该是需要忍耐的,是否一定会伴随伤害,并且开始积极地探讨我们应该如何消除工作的负面影响。其实,现在是时候重新定义“工作”了。
    倘若有人问我是不是还在工作,说实话,我感觉自己又像是在工作,又像是已经退休。这可能是我自己的工作性质造成的。不过,很多人是不是也可以把他们愿意做的事情视为工作呢?比如帮助他人,教育儿童。自己愿意全情投入的事情,是不是就不是“工作”了呢?
    《5000天后的世界》凯文,凯利

    未来的改变主要发生在精神领域。比如我们的交往模式、休闲方式、对自己的认知、人生观、与别人建立联系的方式等。我们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该如何理解万事万物,该怎样追求真理、推动科学的发展,这些才是将要发生改变的部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5000天后的世界什么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owv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