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清欢》有感

读《清欢》有感

作者: mima57 | 来源:发表于2016-08-10 12:54 被阅读0次

“为什么现代人反而以浊为欢,以清为苦呢?”

当我读这篇文章时,这句话让我感慨万分。

我这个人,平时不喜喧闹,喜欢宅在家里,而我父亲喜欢出去玩。有段时间,天天带我出去和他的朋友去农家乐聚餐。每次聚餐,端上的菜,用文中的话来形容就是“过多的油,过多的酱,过多的盐和味精”。然后就是随处可见啤酒瓶,铺满了地面,啤酒洒满了桌子。最令人烦躁的是香烟,三四人一抽香烟,烟气就笼罩了整个包厢。除此之外,还有什么烧烤啊,鱼头啊也是如此。这种无趣的聚餐,很是令我讨厌,但我的父亲却乐在其中。

我喜欢宅在家里,还是因为外面没有什么可玩的。出去旅游,就是人挤人,在人们的喧闹声中,粗粗地看上一眼所谓的绿水青山,买上所谓的特产,然后跟着导游挤到下一个景点,再粗看一眼......我是根本不明白这样的旅游有何乐趣可言。但总有人对其乐此不彼,喜欢在人挤人中欣赏所谓的美景。

所以我就有些不解。不解的是,为什么这些人会喜欢这般生活?

幸赖,我在文中找到了答案。

人们会喜欢这种生活,大概就是“以浊为欢”吧!

他们在愈来愈大的物质世界中,逐渐丧失了一份清欢——“从野菜中品味出来的清香,胜过了山珍海味”,“看出路边的石头比钻石更有魅力”,“觉得聆听林间鸟鸣比提笼遛鸟更令人感动”,“体会了静静品一壶茶比吃一顿喧闹的晚宴更能清洗心灵”。

世俗已侵占了他们的心,他们所想的,尽是世俗的事,没有半分心灵的追求。而清欢恰恰“是不讲究物质世界的,它只讲究心灵的品味”。

清朝画家盛大士有这么一句话,“凡人多熟一分世故,即多一分机智。多一分机智,即少一分高雅。”这也可以解释人们日益世俗的心。

今天又看到满是油,盐的菜肴,不禁让我想起一首诗:

梨花淡白柳深青,

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南一枝雪,

人生难得几清明!

相关文章

  • 读《清欢》有感

    什么是“清欢”?林清玄说是“清淡的欢愉”,是来自对平静的疏淡的简朴的生活的一种热爱。“清欢”可能是山林之间的鸟鸣,...

  • 读《清欢》有感

    林清玄,台湾高雄人,是一位著名的散文家。他从小就立志想成为一名作家,自从17岁出版了一幅漫画之后。就一发不...

  • 读《清欢》有感

    “为什么现代人反而以浊为欢,以清为苦呢?” 当我读这篇文章时,这句话让我感慨万分。 我这个人,平时不喜喧闹,喜欢宅...

  • 人间有味是清欢

    人间有味是清欢 读林清玄《人间有味是清欢》有感 林清玄的《人间有味是清欢》买了有一段时间了,一直搁置在书架里,已经...

  • 清与甜

    清与甜 ——读《人生最美是清欢》有感 匆匆的经过,总会失了身边的风景。在自己的...

  • 清欢——读《人生最美是清欢》有感

    细雨斜风作小寒, 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

  • 日精进|林清玄:人间有味,最是清欢

    Day 9/21 读林清玄《人生最美是清欢》有感 “清欢是一种生活姿态,是一种寻找自我的方式,是一种至高的人生境界...

  • 读《人生最美是清欢》有感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眼前简陋的土陶杯上有细细的裂痕,像是一位闲适的老人咧开嘴开怀大笑...

  • 淡——读《人生最美是清欢》有感

    有些词,只看一眼便觉得其中有些许韵味,清欢即使如此。 清欢,清淡、欢愉。让我想到一女子身着一袭青衣,坐在小客栈的角...

  • 读林清玄《人间有味,最是清欢》有感

    我是在简书知道台湾现代著名散文作家林清玄的。看到许多简友的标题都提到林清玄,而且文字弄得很唯美,就产生了好奇心。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清欢》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oxjs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