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73:攻己之恶

《论语》73:攻己之恶

作者: 康康2022 | 来源:发表于2023-01-04 10:03 被阅读0次

【原文】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译文】樊迟陪侍孔子在台下游逛,说道:“请问怎样辨别自己的品德,怎样消除别人对自己不露面的怨恨,怎样辨别哪种是糊涂事。”孔子道:“问得好!首先付出劳动,然后收获,不是提高品德吗?批判自己的坏处,不去批判别人的坏处,不就消除无形的怨恨了吗?因为偶然的忿怒,便忘记自己,甚至也忘记了爹娘,不是糊涂吗?”

【解读】

“先事后得”: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凡事有投入才有产出,春天耕耘播种了,秋天才有收获。认同了这一事物发展规律,遇事会更平和冷静,少一些怨天尤人的情绪。当事情的结果不能尽如我意时,第一时间不是想:“为什么别人都得到了?而唯独我没有?”,而是自省有没有足够努力和坚持。

“攻其恶,无攻人之恶“:只检讨自身的不足,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找出路,找方法,而不是大把的精力和时间花在别人身上,去怨恨、指责、批评、纠正别人。“攻己之恶”是自我道德完善的起点,“攻人之恶”是恶劣人际关系的开始,人们天生爱听好话,很少人能达到“闻过则喜”的境界,一不小心你的“我是为你好”,让对方感觉到的却是“这个人真是讨厌”。

“一朝之忿,忘身忘亲”:冲动是魔鬼,一朝陷入魔掌之中,干出连自己也不敢想像的事情来,后悔晚矣。孔子告诫我们不论遇到任何事,都要宁静气和,小心谨慎。

【知识关联】

君子求诸于己,小人求诸人。

克己复礼为仁

相关文章

  • 《论语》73:攻己之恶

    【原文】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

  • 举起书学善,放下书骂娘,我浑身的戾气怎么办?

    早上我读完《论语.颜渊篇》,细细品味着孔子告诉樊迟怎么改正自己错误的那句话,“攻其恶,无攻人之恶”,意思是检查改正...

  • 说说修慝

    修慝(te),出自论语。大意是去除内心的邪念,孔圣人给出的办法是“攻其恶,无攻人之恶!”就是说要攻击自己的过失,而...

  • 孔子曰: 个人修养三个方面

    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解析: 先事后得,严己宽...

  • 成长 | 君子有成人之美

    【日更第1218天】 做个君子 成人成己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听樊登老师讲《论语》时,...

  • 《孔子家语》卷18颜回诗解3君子爱人度己预恕不思久怨攻己之恶

    《孔子家语》卷18颜回诗解3君子爱人度己预恕不思久怨攻己之恶 题文诗: 回问君子,孔子对曰:爱人近仁,适度近智, ...

  • 论语详解 11

    《论语》详解:给所有曲解孔子的人(11)作者:缠中说禅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己。 详解:理解这句话的关键在“攻”...

  • 【责人之恶思其受】‖《菜根谭》34h

    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 [1]攻:责备、指责。 [2]恶:缺点、过失。 [3]毋...

  • 《论语》日日谈 第73期

    《论语》日日谈 第73期 本章为《论语》:雍也篇 【原文】 子日:“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①。” 【注释】 ①...

  • 控制情绪最重要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1),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73:攻己之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oyr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