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修慝

作者: 任由你晓晨微凉 | 来源:发表于2019-03-13 19:36 被阅读0次

修慝(te),出自论语。大意是去除内心的邪念,孔圣人给出的办法是“攻其恶,无攻人之恶!”就是说要攻击自己的过失,而不去攻击别人的。

记得上学那会儿就经常被教育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坦白说,古圣人言、古先贤训,本是教做人的,从谦逊和尊重的角度出发,今人似乎不该非议或异议,或者起码的腹诽也不该!

但所谓不吐不快,既然知道并学习了这个词,说说心得体会,也是必要的!

首先说圣人教你做人这是肯定没错的,而做人应该多检讨自己的过失也没错!

但问题在于,有多少人能做到?

目标和方法容易制定,但落实呢?

有句俗语“人上一百,形形色色”,还有句话叫“龙生九子各不同”。人和人是不一样的,更直白的说是有差距的,这不是古往今来多少年才出了一个孔圣人么?

十个人里面,有一个人坚持自我审视、自我检讨,有九个人却在不同程度的指责攻击他,然后这个人坚持不下去了,那九个人胜利了,这不是我们经常会看到的吗?

你在不停的修慝,但除你之外,没有人这么做,你的最终命运,是不是就会像屈原那样?

所以,很多时候并不是某个谁做不到,而是整个人类群体做不到,是一颗烂米足以坏掉一锅粥,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然而,屈原既使遭遇了那样的伤害和委屈,依然喊出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喊出了“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可见,真正能做到修慝的人,是不受外界干扰的!既使粉身碎骨也浑然不觉,还要留着清白给这人间!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相关文章

  • 说说修慝

    修慝(te),出自论语。大意是去除内心的邪念,孔圣人给出的办法是“攻其恶,无攻人之恶!”就是说要攻击自己的过失,而...

  • 12.19崇德、修慝、辨惑——论语解读

    12.19崇德、修慝、辨惑——论语解读 12.19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

  • 《论语别裁》140(颜渊)|崇德、修慝、辨惑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

  • 崇德,修慝,辨惑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 敢问崇德修慝,辩惑。” 子曰:“善哉问!事先后得,非崇德与?功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

  • 2021-02-24 先事后得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 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

  • 崇德、修慝、辨惑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

  • 论语每日一思第312天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

  • 苏致庸:如何修德,去除邪念,辨别自己是不是在迷惑中?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

  • 学《论语》|辨惑和消除邪念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

  • 彭放|感悟《论语》的人文情怀之 【12.21】——先事后得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说说修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mtx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