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录自心灵自由
科学与性灵的张力——超个人心理学传统的心理学研究有着明确的西方个人主义烙印,并试图以切割式的局部研究解释生命的整体体验,而心理学的整合视野则需要关注活生生的人,当下的体验,个人与他人、与世界的关系。
如果忽视现实生活的实际体验,以及感知、直觉、灵感等无法被测量的性灵,科学的心理学研究也无法真正理解生命的复杂和智慧。
另一方面,批判性思维以及严谨的科学论证能帮助我们客观理性的做出判断,克服盲目自信和无依据的决断。
科学与性灵之间始终保持着一种张力,这种张力并非缺点,而是不断发展和创造的动力。如同道家的阴与阳,科学与性灵并不是竞争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整体。
科学与性灵的张力——超个人心理学超个人心理学的背景与内涵
超个人心理学由上世纪六十年代创立,是心理学泰斗马斯洛(Abraham Maslow)、罗杰斯(Carl Rogers)等人头开拓的,超越人本心理学的新领域。
为什么人本心理学需要超越?
人本心理学的创立本来是为了匡正主流心理学走向科学唯物论、动力论和化约论的流弊,也就是把人的心灵当做物理性和生物性的动力机制,注重机械性的刺激反应和心理病态的研究,而不重视人的主体性,亦即心灵的内在力量和潜能,来作为个人成长、人格健全发展和心理治疗的原动力。
顾名思义,人本心理学便是要建立「以人为本」的主体性,强调自由意志、人性尊严、自我价值的肯定以及个人内在力量和潜能的「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注:自我实现是人本心理学用词,意指个人的生理、心理及感情需求获得满足以后,生命体的各种潜能就有机会展现,从而促进人格的健全圆满发展。)
然而到了六十年代后半期,美国社会以自我中心主义为特征的「自恋文化」愈演愈烈,致使「自爱变成自私,自由变成不负责任,自我肯定变成不顾他人」,使得人本心理学所倡导的「自我价值肯定」和「自我实现」被扭曲,而与马斯洛等学者原先所揭橥的人格健康成长的理念背道而驰。
在这种社会文化背景下,马斯洛、罗杰斯等一批学者开始反省人本心理学之不足,而他们对心理学的深入探究及临床经验促使人们发现人类心灵的一项奥秘,即人的精神需要并不止于安全感、爱和自我价值的肯定等等个人取向的范围,更重要的是,人需要超越狭隘的「自我」界限去追寻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去实现对他人、群体、社会、生态环境乃至对宇宙等「更大整体」的关怀;去帮助弱势者和苦难者、奉献社会或为公益事业及其他崇高理念和志业献身;去从事灵性修持,开发生命觉醒的慈悲与智慧,或体验个人与众生万物一体的「超个人」意识境界,等等。总而言之,马斯洛等人发现个人具有「超个人」的精神需要。
科学与性灵的张力——超个人心理学为什么个人会有「超个人」的需要?
超个人心理学根据佛教哲理、现代物理学和系统理论作出解释,个人本来就是万物互相联繫、相依共存的宇宙大网络的一部分,与一个更大的整体(大我)密不可分。正如一口口的水井在表面上各自分离,但井底的泉水却汇成一个整体。同样的,小我在意识层面自以为与他人分离对立,但在心灵深处,在潜意识的底层,人人都有打破小我界限,去认同「更大整体」的原初渴望。
这种「超个人」的需求─包括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需求─如果不能得到满足,就会感到心灵空虚、无意义感、情绪困扰,甚至产生精神病态;事实上,根据超个人心理学及其分支─意义治疗学─的看法,现代社会日趋严重的忧郁症、焦虑症等各种精神官能症和情绪困扰,究其原因,并不能只归咎于心理挫折、内在冲突、欲望和感情的压抑等个人性质的因素;更根本的原因是「超个人」的心灵需求受挫,导致生命意义的失落、精神价值的沦丧以及意义治疗学所谓的「存在空虚」(existential vacuum)。
因此,超个人心理学的诞生,可说是因应时代和社会的需要,在人本心理学的基础上,强调「灵性需求」的重要性,把「灵性潜能的发展」整合于个人潜能的「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 从「自我实现」进一步「超越自我」,达到「真我实现」(Self-realization),才是真正健全圆满的人格成长。超个人心理学在这方面的发展,可说是代表着马斯洛等人本心理学者重建并拓展人格心理学和心理治疗学的努力。
(根据台湾佛光大学陈玉玺教授《超个人心理学意识研究对佛教佛性观的启发》一文整理)
图:大理本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