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感觉就像是一台机器,每个人都被胁迫着前进,对于未来究竟是什么样子,也并不是每个人都有信心与期待。回首自己的岁月往事,细数过往曾经,前三十年的生活基本上都沉浸在了学习这一件事情上吧。但是,就像叔本华在《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中所谈到的一点,人围绕着自己的欲望在转,但始终搞不清楚这欲望究竟是什么?能给自己带来什么?但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那就是人必然都会走向自己的终点。那么,这样一点,在熙熙攘攘的喧闹世界中,自己这一生是否活的快乐呢,自己能留给这个世界一些什么东西呢?还有就自己有没有真正的活出自己,有多少时间是真正的在让自己成长?
思来想去,作为一个场依赖型人格的自己,如果不想让自己浑浑噩噩、稀里糊涂的过完这一生的话,有必要对自己做一个清楚的定位与分析,找到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必须要做的事情。嗯,是的,是必须要做的事情,而不是想做。必须就意味着,自己要拼劲全力去完成这些事情,那自己的人生才算是没有白过吧。
首先,第一件事情就是自己的学习多年必须有一个结果。这个结果不是指基础教育中的考试或等级证书、学历证书等等。而是自己在学习方面的一种沉淀。或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养成,能让自己更加客观的看待这个世界。学习的目的是能够明辨是非,能够让自己多维度地思考问题,能够理论结合实践,就像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所说“以往的哲学家们只是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因此,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而这个用在明显地体现就是首先在自己的思维方式上。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比较推崇地是马克思的治学方式,真正的实现哲学的世界化与世界的哲学化。作为其继承者,我们必须做到的是了解其思想理论的来龙去脉。而且学会其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范式继而对发现在我们国家的一些重要发展变化以及理论政策的学理化阐释、学术性表达、系统性建构。
其次,那就是自己的身材管理。食物论认为“你现在吃的决定了你未来的身材”。因此,如果现在不能自律的管好自己的嘴和迈开自己的腿,那么胖一定是必然的事情了。身材管理和学习有一些类似的特点,就是先投入,后才能慢慢看出效果。这可能就是其狡黠之处吧。因此,我们要有意识的培养一种“先苦后甜”的延迟满足心态,才能够在自律中体会中这种更为持久的快乐。
最后,是关系的处理。关系的处理的前提是先的保证自己是一个心智成熟的人,有能为自己负责任的能力。不仅仅是物质上或者是精神上。如果期待另一半来温暖自己或者拯救自己,那么就有高期望带来高失望的风险。健康的爱情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这里的意思就是自己要先确保自己能把自己养好的很好的情况下在建立关系吧。很多人担心这样会错过很多人,但是如果自己都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又怎能寄希望于别人呢。自己都不相信自己有能力过好生活,两个人在一起就可以了吗?可能个人还是倾向于基因的自私法则以及现代资本逻辑运行下生存法则影响吧 ,在关系这一块还是坚持个人本位主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