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识即见地

作者: 木葉下 | 来源:发表于2017-09-19 10:19 被阅读0次

小时候上作文课会很痛苦,因为抓耳挠腮,挖空肚子也无济于事。作文本上只有老师给布置的题目孤零零地高挂顶端,而内容还是狼吃日头一一没影儿的事。写不出东西,肚子里的墨水太少,所以纠结好半天。

及至成年后,随着阅读量的增加,人生阅历的丰富,我们有感而发的时候下笔如有神助。且不论格调是否高大上,总之多多少少能写出来一些。

文章和言论的格局能反映一个人的学识和思想。

小学的作文批语,老师的叮嘱是切忌记流水豆腐帐。因其内容寡淡无奇,千篇一律,都是些今天帮二大娘磨面,明天帮三大爷扫雪之类的学雷锋故事。没有惊人之语,没有婉约美句。更谈不上引人入胜,让人赞叹。

前几天在《美篇》里欣赏了几篇佳作,图文俱美。作者们游历山川大河,名胜古迹,或借景抒情,直表胸臆,或点评古人留下的题字图画,借古比今,畅快淋漓。

正是应了那句名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徐霞客一生游遍祖国险地绝境,有许多开山开宗之言论和观点,写就了《徐霞客游记》,遐尔闻名于古今中外。

才子高晓松两年壮游,游历了三十多个国家,卖车卖艺,看落日熔金,看月朗星稀,看烟霞齐飞。让他见识了世界之大,开阔了心胸格局。后来在《晓说》里感慨:"世界不是苟且,世界是远方,行万里路,才能回到内心深处"。

世界变了,你没有变,因你缺乏壮游。世界没变,你变了,通常在你壮游之后。

他有了牛逼的壮游,才有了诗和远方还有苟且的名句流行于当下。

见识广了,深了,才有有深度的思想和论断。我写的小众作品,总是不离枯藤,老院树上的昏鸦,还有小桥流水人家,墙上的锄头和院子里的驴鸣狗吠,自己美得其乐。断不是诋毁乡土文学不美不雅,就写不出传世佳作。只是叹息无法扩大自己的格局,只有童年回忆里的一方天地,一顶天穹。没有宽广的游历,没有情景交融的许多世面可以借鉴。也就是见识太少,写出来的东西只是些小家碧玉的模样。

一个人的见地不仅仅是你思想体系的构成和质量,它还能反映出你所见识的世界是否深燧博大,异彩纷呈。所谓见多识广,加之深思熟虑,才能语出惊人或令人称赞。

偏于一隅,井底蛙唱,再高亢嘹亮也难以成就佳作。多些世面,多些见识,丰富我们的眼界和思想境界,方能提高格局,方能言之凿凿,不空洞无物。

见识即见地,我深信不疑!

见识即见地

相关文章

  • 见识即见地

    小时候上作文课会很痛苦,因为抓耳挠腮,挖空肚子也无济于事。作文本上只有老师给布置的题目孤零零地高挂顶端,而内容还是...

  • 魅力是见地的分享力

    魅力是长得魅吗? 魅力是见识魅吗? 魅力是见识魅。 见识的高纯度就是见地。 张大千对画的见地,刘欢对音乐的见地,毕...

  • 见识即差距

    别人以为是天大的差距,如果你有不一样的见识,也许就能淡然处之。 看见一个商场搞价格战: A家:如果你在我家买东西,...

  • 2023-02-13

    形成自己的见识。见解,见地。 《布里格手记》,很喜欢,但读不懂。只是喜欢他的文字。

  • 【阳明心学】答欧阳崇一书-急于拿到结果,其实功利心作祟

    这周的文章说到见识跟良知,所做的所有事都以良知为要,这个基础上再对知识见地精益求情。 1,见识不是目的,致良知才是...

  • 2021-04-24 文科生理科生

    1、这种文科生比理科生差的观念,本就是庸人之见,视野狭隘,见识浅薄。 2、真正有见识的人,有见地的理科生,从来都不...

  • 宗门和其他法门的区别

    作者:学山禅师 对于初学宗门这一法的人,在对禅宗的认识上,也即见地上有很多错误的认识。见地错了,就会导致修行的方法...

  • 见地

    成功的第一个因素是:见地? 什么是见地?见地的意思是这个人的眼光看的够不够高,看的够不够远,够不够宽,够不够深。他...

  • 见地

    “无知是苦,无明是一切苦恼的根源,因此智慧胜于一切,而佛法的见地是能在任何状况下运用觉知。”见地,以释迦牟尼佛的出...

  • 见地

    突然有一天,你会发觉寸步难行,也许是眼前的事物,也许,是你做好的这一阶段的计划,做好这一切规划的时候甚至在有计划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见识即见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pcw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