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读书
从古至今,能够保存人类智慧的除了实物,就是文字书籍了。所以我们看书就是在吸取、继承前人的智慧。
季老在前几篇文章中提到对自己影响比较深远的书籍,他更看重有理有据的考证。
2、研究学问的三个境界
对于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的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堵上高楼,王进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季老在书中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理解阐释了他对这段话的看法:
如果一个人想要立一番事业,有了目标和计划,但是在开始的阶段,根本看不到任何实际意义的东西。目标虽然定下来了,依然有可能会辨不清方向,迷茫焦虑。在这一阶段有的人可能就会坚持不下去,慢慢地回到过去的生活中。
不过,往往有那么一小部分人,他们定下目标之后,就坚定的去执行,努力奋斗,把自己的目标拆解成小目标,每天致力于完成自己的一个个小目标,看不清方向的时候就低头走路,走到十字路口的时候就抬头看看方向。这就是第二阶段,在这一阶段执行力才是最重要的,是否能坚持下去,就要看你能够为自己的目标付出多大的努力。
所以只要你确定好自己要做的事情,用对了方法,就会得到应有的回报,就像季老在书中弄说的:只要立志做一件事,于是低头苦干、巧干,方法对了,火候够了,自然会成功。
3、关于时间
季老在书中还谈到了如何利用时间的问题,也许我们会认为只有我们这一代人才面临着时间碎片化的问题。
但实际上,时间被碎片化是每个时代的人都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季老把这种碎片化叫做时间的“边角废料”。
比如他在开会、等人、排队、走路的时候,就是他的“边角废料”,他会思考、构思,梳理知识,在他看来,自己写文章很多的灵感都是在时间的“边角废料”中想来的。
有趣的是,季老在开会的时候就开始在脑中构思、想自己的事情,有时候会开完了他甚至觉得意犹未尽,实在是有趣极了。
4、关于写作
没有创见,不要写文章,否则就是浪费纸张。
书中将了季老自己在写博士论文时的经历,在战争年代人们都吃不饱肚子的情况下,他用大量的时间翻看各种语言的论文、资料,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完成论文的绪论交给教授,最后他的教授给出的修改意见是从头到尾全部删掉,理由是没有自己的创见。
越是博学的人在表达自己时越是谨慎。在写文章的时候要有理有据,还要有自己的独特的见解。
同样,对于我们在写文章时所遇到的问题,我觉得最应该关注的点也是这里:一定要有自己的观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