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的雨后阳光,难得的因重感冒而获得的片刻独处时间。
在恢复体力的同时,一口气读了2.5本书:一本是后藤由纪子的《七分刚刚好》,一本书是李思思的个人自传《有点意思》,还有一本是刚看了开头就欲罢不能的布莱克.克劳奇的《人生复本》。

想起”不曾记录的东西,就像是未发生过“这句话,聊记几笔,也分享给对这几本书有兴趣的朋友。
《七分刚刚好》 (日)后藤由纪子
这是一本关于幸福哲学的书,在满世界都告诉你要“用尽全力,努力生活”的同时,她却说:“万事只要7分就好”。
买这本书是因为被书的封面和题目吸引,封面是素衣着身的妇人用同样素净的手在阳光下为素雅的条纹衬衫缝扣子,安静又美好,与世无争的感觉,然后标题“7分刚刚好”又在向你透露着一份淡然和释然。
被工作和生活赶着走的人,很难不向往这样的意境。
整本书围绕着作者的生活和杂货铺的经营娓娓道来,她的生活为何可以沉静下来,由繁到简,她的杂货铺为什么会下午4点就关门,她在不强求的状态下为何又能出6本书?
追求自然、随心,但用心。
顺应生命之流,但不随波逐流,用心百分之百,但对自己的不完美不苛求。
这是一种需要修炼的态度。
其实,我发现自己在生活中也有这样的处事哲学的运用,比如,我常常告诉自己:“万事尽力,无愧于心就好,其他的不必强求。”
《有点意思》(中)李思思
这是一本李思思的自传,讲述了自己求学、初入职场、到风生水起的一些背后故事。
最大的感受就是这位人生赢家和普通人一样也有面对选择的焦虑、面对未来的恐慌、面对失败自己的失落,没有谁是圣人。你能承受多大的风险,就能享有多高的成就。
印象深刻的是,李思思一次次做出了他人不能理解的选择,也许别人觉得她像个傻瓜,甚至有点自负,但其实她像一个壮士,笃定地朝自己的目标走去,心无旁骛,虽然路途中也有不断质疑自己的情绪,也有觉得后悔的片刻。
我也面临过选择,我没有她勇敢,但选择之后的行为比选择更重要,不是吗?
选择过了就不去想,做好选择后的行为,做好下一个选择。
记住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写的:“世界让我遍体鳞伤,,但伤口长出的却是翅膀.”
另一个片段就是她参加《挑战主持人》时,点评老师说她“冷”,让她有很大的心理包袱,她之后逼着自己去和别人主动交流,打开自己。这一点让我印象深刻,是因为我也是有点“冷”的人,从来不会主动和别人热络,慢热型,热起来后就不得了,但很少有人给你时间体会你迟来的“热”,这一点我得向她学习。
当中,大篇幅的宝妈感悟我跳着看的,因为我也是宝妈,忧虑和出路都差不多。嗯嗯,思思文笔还有待提高。
《人生复本》(美)布莱克.克劳奇
“你后悔的事,当初如果是另一种选择,真的有另一种可能吗?”
我刚看了开头,一个极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因为家庭放弃了研究工作,然后有一天,他出去祝贺一个原来还没有他厉害的人获得了诺贝尔奖,之后他有点失落,回家时走了一条让自己更有独处时间的路,然后却被一个熟悉他一切的神秘人劫持了……
很吸引人吧?我还没看完,看完再来分享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