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 坚持分享1825天 2023-07-19
在生活中,因为孩子学习,很多家庭搞的鸡飞狗跳。那么关于学习,到底是谁在学习呢?当然是孩子在学习,但实际情况也许学习变成了父母的事情,孩子被“排挤”在学习之外,所以导致孩子学不好,甚至厌学或辍学。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
1、在孩子学习上,父母过度焦虑,或者说比孩子还焦虑;孩子考试成绩不好,父母比孩子还挫败伤心;孩子学习成绩不如其他同学,父母比他还痛苦……
2、父母为孩子的学习主动做了太多的事情,孩子有些与学习有关的愿望,父母帮他实现,但变成了父母对他有很多愿望,所以孩子必须放弃自己的主见,实现父母的愿望,导致孩子在学习上变得越来越被动。
3、父母花太多的时间陪孩子写作业。父母越来越不耐烦,孩子也越来越注意力不集中,导致双方的冲突变得越来越大。
很多案例说明父母对孩子学习的过度干预,导致了孩子学习欲望的死亡。
生活中,很多人的学习这个欲望是在成年之后很多年,比如30多岁才复活的,而有的人的学习这个欲望,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复活。
4、父母为孩子的学习牺牲太多。比如放弃事业,没有时间娱乐和交友,父母的牺牲,使自己可以理直气壮地抱怨孩子,这种抱怨导致孩子必须服从父母。
所以,针对以上情况,父母要跟孩子的学习保持距离,尤其是在孩子学习上已经出问题的时候,父母不要“亲自解决”这个问题,而应该由心理咨询师或者其他专业课的老师来解决。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父母可以“自私”一点,把自己当成个孩子一样有价值的独立存在,有权享受自己的人生,充分成为自己,这样就自动离开了可以抱怨的“道德制高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