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生活,万卷书万里路]2019年6月24日,周日,晴,连续1000天阅读日记第504天。
父亲,出生于1947年农历8月26日,今年72岁了。一辈子在土地里刨食,经春历冬几乎从不停歇的父亲,虽然向他自己所讲述那般"一生有四次死里逃生",但大多数时候,都是身体健康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6997429/bb5a84eaf94fbce9.jpg)
然,自从2018年5月突发心肌梗塞做了心脏支架后,便开始不断住院。一次次地,让我们这些儿女和家族中他的众侄子侄孙们都担惊受怕。
万幸的是,每一次父亲都能化险为夷。
记得去年五一那天晚上,突然接到家中堂兄电话,说是父亲情况危机,在家里的人民医院急需手术,刻不容缓。
我一听,泪水就滚滚而落。急忙联系我在这个医院工作的同学请他当即赶到医院去看看情况。后来,听我这个专家同学说,父亲只要再迟二十分钟动手术,可能就麻烦了。我知道,这预示着,如果晚一点,我们众姐妹5月4号回家就是崩丧而不是看望住院的父亲了。
感谢上天,眷顾一辈子勤劳善良受尽生活百般折磨的父亲,让他可以逃过这一劫难,让我们有可以多一点尽孝的机会。
然而,2018注定是父亲多灾多难的一年。心脏动了手术的他,本来是不能劳动的。可是几十年来习惯于在土地里劳作的父亲,又有几次因扛起锄头而一次次被家里的堂兄侄子们送进医院,也送进我们兄弟姐妹那颗颗紧紧揪着的担惊受怕的心。
过年前十几天,突然又接到堂兄电话,说父亲腹痛难忍,再一次住院。他什么都不能吃,痛得发抖。原来,是胆结石和胆囊炎。大姐小妹外甥等大家都匆匆奔赴医院,我因为期末事情多,等着工作上事情少了一点再回去。但,看见姐妹们发在群里的照片,电话给他时,一向声音洪亮中气十足的父亲,平生第一次让我体会到了他的虚弱,他不再是我儿时心目中那个无所不能、哪个永远乐观豁达、永远慈爱、永远对我们笑脸相迎,哪怕生活有千难万险,但凡有他在我的世界就稳稳当当的健壮如牛的父亲了,他现在是需要我们照顾,需要我们扛起他的世界了。
思至此,那一瞬间,泪崩。
![](https://img.haomeiwen.com/i6997429/63bb6f8562a72838.jpg)
寒假应他老人家的要求,回老家陪他过年。记得在父亲母亲的房间里,我和大姐跟父亲有过一次对话。那一次,父女三人都哭了。
起因是我和大姐说到父亲明明有病,为什么还总是要去做事。父亲一脸委屈,他说,爱抱怨的母亲有时会用带有讽刺性的语气说他不做事,他就受不了这样的话。于是,父亲负气地说,她们都想要我死。
我一听这见父亲说起"死"字,眼泪就上来了。我怎能想象父亲离去的场景呢?于是,我跟大姐对父亲说了很多心底深处的话,那一次,我摒弃了中国人惯有的内敛含蓄的特点,赤裸裸的明白无误的表达了对父亲的深情,以至于言者和听着都不停的抹眼泪。
任何人稍加分析都可以深切懂得生病以后的父亲心理:其实,母亲的唠叨和弟弟妹妹与他沟通交流的方式有一点需要完善的地方固然是一方面,但更多的时候,应该是父亲自己心态的转变有关。跟所有中国式农民一样,60岁以前甚至70岁生病以前,他都是家中的顶梁柱,他是生产者。付出是辛苦的,但也是生命的价值和成就感所在。作为孤儿长大的父亲,能让一群嗷嗷待哺的孩子被他用艰辛的劳动抚养成人,还让三个孩子成为大学生,并且由他抚养的外甥女现在都已经是中山大学的研究生了,这是多么值得父亲骄傲的事情啊!所以,那般从早到晚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超强度劳动没有摧垮父亲的生的意志,反而让他一直坚强乐观,并且超级豁达、慈爱、宽容,一直让我以父亲是实践派教育家而自豪。
而现在,他不再是生产者而纯粹成了一个消费者。这样的角色转变使得他开始敏感、脆弱、自卑,他开始觉得自己特别没用,成了妻子和孩子们的负担。怀着这样的心态,母亲惯常的唠叨在他听来就会特别的刺耳,稍有一点点不如意,就会被他解读为母亲嫌弃他觉得他多余。而弟弟妹妹如果说话稍有不中他意的地方,就会让他觉得孩子们嫌弃他不能劳动。
一个人认为自己被人需要是幸福的,因为那会让自己产生心理能量觉得自己的生命有价值有意义有成就,而成就感价值感和意义感是一个人不竭生活的动力源泉。与之相反,一个人,一旦觉得自己不再被需要,便会觉得自己没用没价值没意义自己的生命失去依托,而这,会让人奔溃,甚至失去求生的意志。正是从这个角度来说,我是常常感谢我的孩子来到我的生命中,让我有被人需要的感觉的。是我的孩子成就了我救赎了我,是我更需要孩子而不是孩子更需要我,这是我常常对我雅贝贝说的话。
于是,在沙发旁,在灶台边,我跟父亲有了以下对话。
我说:您怎么能说这样的话呀?您说这样的话,不怕我们伤心吗?您不知道,自己在我们心目中的分量吗?记得我小的时候,常常担心您身体不好,我那时甚至会想,如果您有什么身体方面的问题,我宁愿拿命去换;万一您要是离我而去,我只怕也会活不下去。您历经坎坷和磨难,不重男轻女,坚持送我们读书,让我们能读完大学,让我现在能站在大学的讲台上,我的内心是多么感激老天给了我一个这样不平凡的父亲啊!现在,我们都成家立业,事业也有一点成就了,有能力孝顺您让您享晚年的福了,您却说大家嫌弃您。
听到这样的话,我们多难过啊。我们从外面回来,只要您在,让我们喊一声父亲时,有您在回应,那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了。您知道,作为女儿的我,一直都在非常努力的工作和生活,我希望自己的事业能够有一定的成就。可是,如果有一天我事业越来越成功了,没有您来分享我成功的喜悦,那我的成功还有什么意义呢?您现在担心,因为您年老了生病住院要用我们大家的钱您因此觉得自己没用,有巨大的心理负担。可是您前面70年的付出呢?您用您的劳动养大了5个孩子和几个孙子,这是您这辈子最大的成就。而现在您不再需要用您的劳动来养活我们。您现在需要的是活着,好好的活着。您健康的活着,陪伴我们的时间越多,能更多分享到我们事业成功的喜悦,那就是您的存在的价值。您的人生前70年和后面的年岁价值存在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前面的是以您的劳动您的付出,而现在您只要活着就是您最大的价值所在。
![](https://img.haomeiwen.com/i6997429/6507d566cabf5c1a.jpg)
我的这番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的切中父亲心理需求的真诚告白应该对父亲的情绪抚慰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过年期间父亲的情绪都比较高昂, 再也没说过自己没用遭人嫌弃之类的话了。
当今年六月中旬,父亲第五次突然腹痛住院,被医生诊断为吃糖尿病的药损伤了肝功能。同时,胆结石和胆囊炎发作也是胰腺炎的危险因素,所以需要做切除胆囊的手术。但,当地医生不敢做这样的高危手术,于是父亲便被迫来到长沙。
我忧喜交加。忧的是父亲的病情不知能不能做手术,忧的是他的忧;喜的却是,我也终于有了机会可以照顾父亲。虽然每天医院和家之间来回奔波确实辛苦,但,能得以经常跟他老人家在一起聊天谈心,我心是欢喜的。想着这么多次大难不死的父亲,奇迹般的活到七十多岁,让我在四十多岁的年纪,依然有父亲母亲陪伴,我觉得这真是要感谢命运女神的无限垂青。
相信,父亲这一次定能手术顺利,毕竟,那个古老的话语一直是说,好人总是能逢凶化吉的!
祈愿命运女神,继续眷顾我的老父!
附:
很久没写了。自己身体抱恙,父亲也病着。然而,尼采大师说,要学着跳出日常生活的窠臼,不被日常的琐碎淹没,这样的生活才是值得过的。我当谨记,勤思勤读勤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