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好#清风徐来#20201110日精进第45天】
这几天教学运算律,运算律在小学阶段是重中之重,对学生后继影响非常大。学生在运算律学习中困难非常大。学生存在的问题有:生搬硬套定律,不会灵活运用。拿到一道题,不去首先观察数据特点,立马计算。运算律之间混淆。不会灵活运用。对运算律理解不好,造成不能灵活运用。
我发现运用故事思维,把运算律编成故事,学生比较能理解。
加法结合律( a+b )+c=a+(b+c),可以编故事:a和b是一家人(括号就是他们的房子),现在b和c能凑整,b和c成为一家人。
乘法结合律:75*4*25=75*(4*25),跟加法结合律编的故事相同。
乘法分配律难度比较大,很容易和乘法结合律混淆,运用故事思维这样讲:8*(125+9)。数学王国的警察8去抓125和9两个罪犯。8先把125抓了,又去抓9这个罪犯。所以,8*(125+9)=8*125+8*9
78*99+78,这样讲故事:谁是警察?它要抓谁?99,只有一个罪犯?另一个罪犯哪里呢?原来它很狡猾,隐身了。它隐身在78上。我们让它现身吧。78*99+78=78*99+78*1=78*(99+1)=78*100=7800
78*101—78也是。1这个罪犯隐身在78的后面。我们让它现出原型。
减法运算性质a—b—c=a—(b+c),学生往往搞不清楚符号。对a—(b+c)=a—b—c,学生往往会搞不清楚符号。怎么办?故事理解。爸爸带了256元去商场买东西,买了一本书56元,一个背包78元。应找回多少钱?256—(56+78),怎么算简便?我们可以把两件商品一次性付费,也可以先付56元,再付78元。也就是256—(56+78)=256—56—78
例如,847—56+53—44,学生错的也很多。用带着符号搬家来理解。56要搬家到44那里,要带着符号“—”。
学生学习运算律,熟练运用运算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