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乱翻书2312:《长安的荔枝》

乱翻书2312:《长安的荔枝》

作者: 花石冈 | 来源:发表于2023-03-14 21:31 被阅读0次

    乱翻书2312:《长安的荔枝》

    许多次,在书店的推荐书架上,看到这个显赫的书名——《长安的荔枝》,看到这位热门的作家——马伯庸。书不大,读起来全无滞障感,也就是一两个小时的光景,便翻完了。不得不说,这个世界真有机缘巧合一挥而就的天授之书,真有天才诗人李白那样的天才作家。

    一、内容大要

    行道之士所行之道是天地自然之道,天地自然之道讲究的是“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大隐隐于市,行道之士最应该有的智慧便是为着理想的“和光同尘”。马伯庸在其小说《长安的荔枝》中,讲述了荔枝转运使李善德创造性地完成从岭南转运新鲜荔枝到皇城长安的故事。对于李善德而言,技术上的创新创造并不是最难的。较之技术创新创造更为难的是“做人”,倘若不懂得“和光同尘”,非但完不成鲜荔枝转运的任务,而且有性命之忧。试想,一件历朝历代各种官员都干不成的事儿,轻易地被他用技术手段解决了,那些与之相关的官员还有什么脸面立于朝堂之上。李善德为了让自己的技术创新创造不至于胎死腹中,与相关的大臣利益均沾,努力将转运之功归到“大家”身上,最后才有了“红尘以及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二、摘记微感

    1、李善德买了房产,有人“恭喜监事莺迁仁里,安宅京室”。这话,显然是作者从某处不相干的文献中信手拈来的。书中,许多内容都是如此。

    2、马伯庸的小说《长安的荔枝》中,诗人杜甫讲过一个老兵的故事。老兵是年老入伍,天天恐惧绝望。有一天,他在战场上被一个凶狠的敌人压住,眼看要被杀,他发起狠来,用牙齿咬掉了对方的脸颊肉,这才侥幸反杀。老兵突然明白,既是身临绝境,退无可退,何不向前拼死一搏的,说不定还搏出微茫希望。从此以后,他拼命练习刀术,练习骑术,每天从高山一路冲下,俯身去拔取军旗。凭着这一口不退之气,他百战幸存,终于从边疆回到长安城里。

    杜甫讲“我之境遇,比这老兵好了很多,他能多劈一刀在造化上,我为何不能”,然后振奋精神,写出了《三大礼赋》,受到皇帝的青睐,成为集贤院学士。并立志把天下寂寞无闻的人与事记都记录下来,不教青史无痕。

    3、岭南官员何履光说起李善德,记起第一次见李善德时他伏地等着受死的样子,确实一副不打算活的样子。认为这种人最讨厌,就像蚊子一样,一巴掌就能拍死,但流出的是你的血。

    4、岭南人张九龄当年因为位高权重受了李林甫的猜忌,皇帝听信谗言,送了他一把白羽扇,暗喻放权。张九龄只好辞官归乡,写了一首《归燕诗》: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

    5、灵感源源不断,毛笔勾画不断,李善德此时进入了一种道家所谓“入虚静”的奇妙状态。过去的经验与见识,融汇成一条大河,汪洋恣肆,奔腾咆哮。这一刻,他不是一个人在计算,陈子、刘徽、祖冲之在这一刻魂魄附体。李善德的眼睛布满血丝,却丝毫不觉疲倦,恨不得敲开自己脑壳,一磕到底,把脑浆直接涂抹在纸卷之上。

    6、李善德的朋友韩洄建议:“你若在呈上转运法之时,附上一份谢表,说明此事有岭南五府经略使着力推动,别人还会争功吗?”

    做官之道,其实就三句话:和光同尘,雨露均沾、花花轿子众人抬,一个人吃独食,是吃不长久的。

    7、杨国忠说:“你拿了我的牌子,还要按照流程发牒,岂不坏了本相的名声?——流程那种东西,是弱者才要遵循的规矩。”

    8、李善德飞快算出,按照杨国忠的办法,这一次转运荔枝,共有两万五千七百贯结余。

    杨国忠告诉他这笔结余全数入了皇帝的大盈库。

    李善德顿时明白,自己只是想着怎样找皇帝要钱去办事,殊不知有人不但帮皇帝办完了事,还帮皇帝赚了一大笔钱。

    9、最后,觉察出背后的高人居然是高力士,一切手段恰如羚羊挂角,全无痕迹。

    10、《决算!忠臣藏》《搬家的大名》《超高速!参勤交代》《点下,给您利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乱翻书2312:《长安的荔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pph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