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经历?
做一件事时,总是很在意他人的评价,如果评价是正面的,就会很开心,可一旦评价是负面的,就会陷入焦虑中。
别人说“你好严肃”,你就让自己的语气更温柔;
别人说“你好沉默”,你就勉强自己多说话;
别人说“你好无趣”,你便想方设法让自己变得幽默。
可到头来,会发现,迎合别人,让自己很累。
正如这句话说的那样:
人生苦短,然而最苦的并非是时间的飞逝,而是在有限的时间里,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而活。
其实,一万个人眼中有一万个哈姆雷特,别人对我们的评价都只是基于自己的三观。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那些在某个人眼里的缺点,可能正是另外一个人欣赏我们的理由。
所以,不需要太在意别人口中的自己,学会与很多声音共处并且学会不被左右,尊重所有声音,只成为自己。
人生下半场,就做自己吧,没有很好也没关系。
01
做自己,即使不完美也没关系
在《承认不完美,心灵才自由》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每个痛苦的人心中都有两个我:一个不完美的我,一个完美的我。
不完美是人的本性,因而这个‘我’是真实的。完美背离了人的本性,因而这个‘我’是虚幻的。
承认不完美,我们就能找回真实的自己。虽不完美,但却完整。”
许多时刻,我们总因为自己身上的缺陷而感到烦恼。
但其实,你的不完美,也正是你的特质。
林志玲曾经在一次演讲里提到,因为她的娃娃音,总是被别人吐槽和议论。
有一段时间,她自己都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应该改变一下声音。
一天,她在排队的时候,说了一声不好意思;
旁边的婆婆立刻抓住她说,志玲姐姐哦,你好瘦哦,你要吃饭,你有没有吃饭,你要照顾身体,要照顾身体,不然婆婆心疼。
她顿时觉得这个婆婆的关心,很真诚、亲切,发自内心。
然后她突然想到,是因为她的声音,很有辨识度,才让婆婆能够立马认出她,然后跟她拉近距离。
她发现,声音的弱点恰好也是她的优势,便对自己的娃娃音释然了,甚至还特别感谢它的与众不同。
还有大家熟知的周杰伦周董,早期因为唱歌吐字不清,还曾被唱片公司淘汰。
在他刚出道时,能欣赏他的人也寥寥无几,对他最常见的评价就是吐字不清,唱歌时嘴里像含了颗枣核一样,不知道他唱的是个啥。
但后来,周杰伦做了跟别人反差很大的中国风说唱音乐,加上他咬字不清的缺陷,结合起来一试,却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一直风靡到现在。
在黛比•福特的著作《接纳不完美的自己》中有这样一句话:
事实上,我们每个缺点的背后都隐藏着优点,每一个阴暗面都对应着一个生命礼物;
好出风头只是自信过度的表现;邋遢说明你内心自由;胆小能让你躲过飞来横祸;泼妇在有些场合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
阴暗面也是生命中的一部分,只有真心地拥抱它,我们才能活出完整的生命。
每个人,都并非完美。
但正因为这些不完美,才让我们显得如此特别。
如果我们能很好的接纳它们,便会发现它们的闪光之处,既而把劣势转为优势,成就更好的自己。
02
做自己,即使被讨厌也没关系
在《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哲人认为,最好的爱自己,就是不怕被讨厌,真实做自己。
然后,他向青年分享了女生兰子的故事。
兰子在蛋糕店排队买蛋糕。一个小女孩跑来柜台前,指着仅剩的那块草莓蛋糕让妈妈买。
女孩家长一边向众人鞠躬致歉,一边拉着女儿去到队尾排队。每个买蛋糕的人轮到自己选购时,都默契地不去选那块草莓蛋糕。
然后,轮到兰子了。
也喜欢草莓蛋糕的她,在众人不解与反感的目光中,买走了那块草莓蛋糕,并慢慢地享用起来。
在兰子看来,自己的人生只有自己可以主宰,不应该为了迎合而去将就。
听懂了哲人话外音的青年笑了,他心悦诚服地说:
“是的,经历了这么多事,也经过您的点拨,我终于体会到,您所倡导的‘真正的爱自己就是不怕被人讨厌,真实做自己’的真谛所在。
您看,曾经太‘懂事’的我,即便百般退让,却也讨不到父母的欢心。而兰子,即便因为做事太‘率性’而被人讨厌,但起码她开心了自己。
所以,今后的我,不会再刻意关注别人的看法,只会认真过好自己的人生。”
很认同刘同说的一句话: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性格能避免得罪人。
说话直会得罪小人,说话委婉会得罪急脾气,老好人会得罪有原则的人,圆滑的人会得罪聪明人……
既然怎么做都会得罪人,那就好好取悦自己,真实做自己。
那样做的你,即便依然有人不喜欢,但自己的内心却是欢喜的。”
是啊,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可以做到不被别人讨厌。
一直以来,我们乐于听到赞美之声,却怯于拥有被别人讨厌的勇气。
而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任何环境下,都能为自己生出一颗“欢喜心”,才是最好的生活态度。
在网上看到一句话:“”我知道很多人讨厌我,没关系,你讨厌我是你的事,我怎么活是我的事。”
人活一世,被人讨厌和被人喜欢都是最正常不过的一件事。
有些人的出现,是为了让我们发现自身的缺陷和不足;有些人的出现,只是为了告诉我们,坚持做自己就好。
敢于被讨厌,才能吸引到真正的朋友;拥有被讨厌的勇气,才能活得更加自由。
《被讨厌的勇气》里的还有这样一句话:
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
如果不付出以上这些代价,那就无法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不能获得真正的自己。
夏虫不可语冰。
人与人的三观各不相同,对事物的认知也往往不在一个层面。
所以,请拒绝将就,让生活回归真实;请不再强求,让人生峰回路转。
毕竟,真正的爱自己,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好好地过一生。
03
做自己,即使没有很好也没关系
大多数人会有这样的感觉,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充满规则和期望的社会里,不知不觉中,开始按照别人的标准来塑造自己。
上学时,要成为老师眼中的好学生;
工作时,要成为领导眼中的好员工;
甚至在朋友圈里,也要展现出最完美的自己……
但是,这些“好”的标准真的是自己想要追求的吗?
举个例子,你喜欢吃快餐,但周围的人都在讲究健康饮食,于是你也开始跟着吃沙拉,即使心里并不享受;
再比如,你喜欢宅在家里看书,但你的朋友们都喜欢出去玩,于是你也逼着自己参加各种聚会,尽管你更享受独处的宁静……
这些时候,我们都不能做自己,只是在迎合别人。
那为什么我们不能做自己呢?
原因很简单,害怕。
害怕别人的评价,害怕被讨厌,害怕自己的选择会让我们变得与众不同……
但其实,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没有必要为了迎合别人而放弃自己的个性。
做自己,不是说我们要完全不顾他人的感受,而是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既不失去自我,也能和谐地与他人相处。
就像我们可以选择在周末的时候,既参加朋友的聚会,也给自己留出一些独处的时间;
或者在饮食上,我们可以既尝试健康的食品,也不放弃偶尔对自己好一点的权利。
记住,做自己不是一场战斗,而是一种生活态度。
它不需要我们做出惊天动地的改变,而是在日常生活中,更多地听从内心的声音,给自己一些选择的自由。
从今天开始,让我们一起勇敢地做自己吧,不是很好也没关系。
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也没有能被所有人都喜欢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差异。
但也正是因为这些差异,构成了我们独特的自我。
所以,不要害怕不完美,不要害怕被讨厌,只要我们在做自己,就已经足够好了。
当我们开始做自己,你会发现,人生这个舞台上,我们就是导演,就是主角;
大胆率性地出演自己,会绽放出耀眼的风采,更会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拥有“做自己”的勇气
我们常常把“做自己”作为一个口号,但其实真正的“做自己”,意味着一种成熟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一个人能与自己的内在连接,身心一致的表达自己;既能独立,也懂得寻找滋养自己的环境,更舒展地“做自己”。如此,会让我们更加自信和坚定,并成为自己的标准,每一天都会比前一天更好。
在色彩识人心理学中,我们可以拥有“做自己”的勇气,首先在色彩心理疗愈师的引导下,运用色彩识人技术看见真实的自己,看到自己的真实情绪并留意自己的情绪变化;
然后运用色彩疗愈技术清理、释放情绪,在这个过程中,感受自己的真实体验,面对任何情绪和自己的不足不再评判与抗拒,而是接纳当下真实、“不完美”的自己,这样我们也将打破旧的思维模式,转化成新的思考方式,从自己不同的情绪状态中看到自己,并一步步找回自己。
当我们接纳不同的自己,便能放下伪装,成为完整的自己。你会发现,我们“本自具足”,不会再觉得自己有缺失,也不会再被别人所束缚,而是在整个过程中,感受到自我的真实与完整,用臣服与成长持续面对自己,我们都会蜕变成更好的自己。
好了,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走进彩虹之门,关注七彩人生,解开人生路上的困惑,我们下期见!(部分图文来自网络,我们尊重原创,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