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愤怒,我有过长时间的思考和不断更新的感悟。在这个过程中我了解到,情绪是有用的、重要的,所有的情绪都告诉我们自己有未被满足的需要,而不是因为对方做了什么(比如是他伤害、惹怒了我)。而愤怒本身既不该被克制,也不该任其释放,应该借机倾听自己的想法,了解背后的需求。阅读《非暴力沟通实践篇》,让我对了解需求后做什么有了更多的认识。以下结合阅读的收获与自己的理解,写下读书笔记,梳理、总结并分享。
PS.因为愤怒是独立于所有基本情绪之外的一种特殊情绪,当我们感到悲伤、害怕等情绪时,我们很可能将他们掩藏起来,体现出来的是愤怒。愤怒使我们产生攻击性,伤害对方和彼此的关系。攻击有时是语言,有时是肢体,有时主动,有时被动 ,有时指向自己(常见于与父母的关系,潜意识中我们不允许自己攻击父母)。攻击以各种方式存在,或早或晚表达,甚至因为积存已久并不断发酵而造成遗憾。因此了解自身情绪并合理表达,对提高自身与周围人的幸福至关重要。
以下用愤怒举例
第一步:当我们感到愤怒,先尝试让自己平静下来,不做有破坏力的事。
如果做了也没关系,谁都会忍不住的,只要过后去沟通,不至于因此给对方或你们的关系留下创伤,解释自己作为正常人没控制住,寻求原谅,接纳对方可能的不原谅。这个过程尤其适用于焦虑的妈妈,一来接纳自己不是个完美的妈妈,极大的缓解了自身焦虑并提供了解决方式,二来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了解到妈妈不是超人、也需要照顾,让孩子学会情绪的表达、适当的沟通方式、关注别人的感受与共情。
第二步:客观事实,停止指责——是什么让自己产生了情绪,这个情绪是什么。
一定是客观的描述而不是评判,是“他没有按照我说的去做”,而不是“他一意孤行,根本不拿我的话当话”。
第三步:自身需求,关爱自己——我的需要是什么,如果得不到会怎样。
我希望这件事得到解决(需要),如果没解决,我担心发生……的后果,这让我很害怕(愤怒背后的情绪)。
第四步:怎样满足需求
基于第一步对方做了什么使我愤怒,进而挖掘出我需要对方怎么做来满足自己的需求,用请求的口吻表达出来——“我希望你这样做,因为我有…的需求,如果你不这样做我会感到……(情绪),如果你不愿意也没关系,我们可以再聊一聊你的需求和感受。”这个过程中你如果能接纳对方不配合,了解到那是因为他的需求没有被满足,就太好了,让你们双方知道,你和他的需求都很重要。
第五步:对方的需求,连接与共情
从上一步可知,对方有可能不配合,那是因为他有未被满足的需求,出于我们想满足自己的需求(当然最好是出于友好、爱、和关心),我们需要将注意力放在对方身上,暂时放下自己的需求,看到他的需求。基于他主动自愿的基础上,让他做出满足自己需要的行为。
现实生活之所以比任何书面语言都复杂,是因为实际生活中的复杂因素过多,而我们自身的能量不足。当一件事发生,我们能保持始终不受情绪影响,不攻击不评判的沟通就很难,还要厘清随时冒出的感受想法与客观事实,这件事与那件事,尤其是当这两个人之间的恩怨与忍耐积年累月、错综复杂,更是难上加难。这就是为什么家务事最难断,年纪大的人常常更难沟通,原生家庭(或其他经历)痕迹重而觉知能力差的人更难做疏导。
因此,这也需要更多的人带有觉知的生活,营造健康的沟通氛围,润物无声的影响他人,将这笔财富传递给下一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