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善于用类比来说理,此处就是用“妾妇之道”来类比“公孙衍、张仪之道”。旧时婚姻中的男女双方地位不平等,女子能做的往往只有顺从,即“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而在孟子看来,在“顺从”这一点上,公孙衍、张仪这些纵横家与出嫁的女子没有什么区别。
关于纵横家的处世方式,朱自清先生有一段精彩的评述: “苏秦使锥子扎腿的时候,自己发狠道:‘哪有游说人主不能得金玉锦绣,不能取卿相之尊的道理!’这正是战国策士的心思。他们凭他们的智谋和辩才,给人家划策,办外交; 谁用他们就帮谁。他们是职业的,所图的是自己的功名富贵; 帮你的时候帮你,不帮的时候也许害你。
翻覆,在他们看来是没有什么的。本来呢,当时七雄分立,没有共主,没有盟主,各干各的,谁胜谁得势。国际间没有是非,爱帮谁就帮谁,反正都一样。
苏秦说连横不成,就改说合纵,在策士看来,这正是当然。张仪说舌头在就行,说是说非,只要会说,这也正是职业的态度。
他们自己没有理想,没有主张,只求揣摩主上的心理,拐弯儿抹角投其所好。”(《经典常谈·<战国策>第八》)这样的行事方式,是固守儒家仁义之道,强调为人要有原则的孟子所不齿的。
当然,孟子以“妾妇之道”作比,是建立在当时婚姻中妇女地位低下的社会现实基础上的,这一点是毋庸讳言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