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到底是谁

作者: AUSKING黄东启 | 来源:发表于2023-02-14 05:53 被阅读0次

    《庄子》里有一则境界很美的寓言“庄周梦见蝴蝶”:

    有一天黄昏,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

    他拍拍翅膀,果然像是一只蝴蝶,快乐极了。这时候,他完全忘记了自己是庄周。

    过了一会儿,他在梦中大悟,原来那得意的蝴蝶就是庄周。

    那么,究竟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

    人的一生,可以是自由翱翔于天地间的蝴蝶,也可能是不能蜕变成蝶的蛹。

    我们可以从梦中醒觉,走自己的路,用行动完成梦想。也可能装睡一辈子,永远只是一只梦中蝴蝶。全看我们自己怎么想,怎么做。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在网上流传很久,每次看到,都感触很深。

    一位年轻人向老者请教:

    “先生,我已经来到世上快三十年了,可还是没有学会与人打交道。

    无论是作为孩童,还是成年以后,无论是与朋友、亲人、同学、同事、还是刚认识的人,总是把握不好与人交往的分寸,最后不是伤了对方,就是伤了自己。

    您是智者,您可以告诉我,人这一生,到底该如何与人打交道吗?”

    老者沉默了好一会儿,开口说了四句话:

    “把自己当别人,把别人当自己,把别人当别人,把自己当自己。”

    寥寥数言,看似在玩文字游戏,却囊括了为人处世的所有哲理。

    天下熙攘,其实只有两类人,一是自己,二是别人。

    人世间的所有矛盾,也无非是这排列组合后,这四种类型的矛盾。

    只要厘清他们之间的关系,懂得不断地变换自己的思考方式,很多矛盾和困难都会迎刃而解。

    把自己当别人

    不知你可曾有过这样的经历?

    一些机会,明明近在咫尺,却仍犹豫不决,最终眼睁睁看着机会旁落他人。

    一些尝试,别人说你可以,你却反复纠结,总能找到各种理由证明自己不行。

    无论遇到什么事,总是先于别人否定自己,即使有所渴望,到头来也空留遗憾。

    泰戈尔曾有句诗:“看清世界,首先是看清自己。”

    处世为人,最重要的是先放下对自己的偏见。

    《认识自己,接纳自己》中有句话:“走出自己,是认清自己的第一步。”

    当一个人的认知囿于自身,缺乏自外而内的客观衡量,便容易迷失于错误的自我判定。

    妄自尊大,会带来不必要的失败,妄自菲薄,人生则充满错过和遗憾。

    惟有跳出自我,以别人的身份来审视自身,有了内外参照,个人的优劣长短才会慢慢清晰起来。

    常言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生活多迷茫,就把自己当成别人,换一个角度看待人生,看待自己。

    把别人当自己

    看过这么一段话:

    “你是顾客,觉得商家暴利;你是商家,埋怨顾客挑剔;你是孩子,觉得父母啰嗦;你是父母,埋怨孩子不听话。”

    人人各执其是,由此对错难分,怨怼难消。

    但很多时候,错不在谁,而在于只以自己的角度看问题。

    相反,学会换位思考,许多看似无解的局面也可能别开生面。

    作家刘润分享过这么一个故事。

    有次乘坐飞机,看到一位老奶奶占着别人的靠窗位子。

    位子被占的乘客是个年轻人,手里拿着机票,跟那老奶奶理论,让她把位置让出来。

    在他看来,按照机票对号入座,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可哪怕他说得面红耳赤,老奶奶就是不走,还指责他不懂得体恤老人,非要抢一个靠窗的位置。

    眼看事情要闹到喊乘务员的地步,刘润上前对那老奶奶说:

    “阿姨你知道吗,如果飞机出事,航空公司是按照座位号来收骨灰的。

    您坐这里,到时真要出什么事,您的孩子以后可就成天祭拜别人了。”

    老奶奶听了,二话不说,立刻坐回到自己的位置。

    生活中许多时候,何尝不是如此。

    当你站在别人的位置,就会发现许多问题都不需要争论输赢,只要循着对方的思路去考虑,看似无解的矛盾便会自行消弭。

    古话说得好,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孰是孰非,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标准。

    而人生最大的智慧,不是让别人信服自己,而是尝试去理解别人。

    把自己当成别人,惟有同频的交流,彼此才能避免陷入无休止的消耗之中。

    把别人当别人

    演员陈道明曾说:“一个人真正的成熟,是明白世上很多事与自己无关。”

    在这世上,能为自己兜底的永远只有自己。

    打着为对方好的旗号,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在改变别人的同时,也在将别人逐渐推远。

    行走世间,做事如人所愿,把别人当自己;做人如人所是,把别人当别人。

    刘墉儿子刘轩曾有段叛逆时光,不想读书,只想成为舒马赫一样的赛车手。

    大半年时间里,刘轩上课不听,作业不交,一有空就看赛车直播。

    但与大多数家长不同,刘墉没有阻挠,反而鼓励儿子:“人生是你自己的,我不做导演,只做观众。”

    刘墉甚至要求儿子大胆考零分,这样就能彻底让老师觉得他不是读书的料,刘墉就可以名正言顺送他去学赛车。

    如此一来,刘轩反而下不了彻底放弃学业的决心,无论如何也给不出零分的成绩。

    当儿子反复纠结的时候,刘墉也没有过多干涉,而是管自己写诗、作画、学音乐。

    事实证明,儿子对赛车的热情并不长久,倒是刘墉每天学习的习惯潜移默化,逐渐让儿子领悟到读书的魅力。

    正因如此,刘墉非但没和孩子把关系闹僵,而且成功引导孩子重修学业,最终考上哈佛大学,成就了精彩的人生。

    长幼如此,与人交往也是同样的道理。

    无论再亲近的关系,你都不能替对方去生活,唯一能做的是做好自己。

    阿德勒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课题分离”。

    意思是说,要将自己与别人的人生课题区分开来,彼此专注于各自的人生。

    这并非是冷漠与自私,而是尊重对方独立生活的权利,让彼此留有属于自己的空间。

    关心有度,互近有尺,一段关系才能持久生欢,彼此成就。

    把自己当自己

    回到最初的故事。

    听闻老者前三句话,年轻人都若有所思地点头。

    唯独听到最后一句“把自己当自己”,年轻人不由蹙起眉头:“这句太深了。”

    意蕴最深,也是最高的境界。

    《一代宗师》里提到人生有三个阶段: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

    行走世间,与人相交,本质是为寻找真实的自己,照见自我的价值。

    真正活明白的人,从不是迎合各种声音,而是懂得将生活调成静音。

    林语堂有句话:“我们要有能做自己的自由,和敢做自己的勇气。”

    人生在世,谁也不是孤岛一般地活着。

    可即使众生芸芸,每个人依然有各自的节奏,各自的活法。

    为了合群去交往,努力迎合别人的目光,最终活成自己都感到陌生的那个人。

    惟有交往中保留自我,在舒服的节奏里,才能把人生每个阶段过得不留遗憾。

    哲学家尼采曾说:“合群的灵魂世所夸耀,但被永远铭记的,是与众不同!”

    当你不再以别人的目光定义自己,学会将自我付诸生活,你将逐渐活成人所欣羡的样子。

    往后余生,愿你走出自己,见天地之大,众生之广;

    归来半生,愿你自在从容,云卷云舒,不急不缓。

    与朋友们共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到底是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pys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