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教约
(2019.8.27)
1、本篇启发、感悟:
阐述了具体的教学目标目的、方式方法及注意事项。“神而明之,则存乎其人”是最终目的。
凡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
能二百字者,止可授以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馀,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这些都是自己平日学习或教孩子时值得借鉴思考的。
2、补充注释:
①雍雍然:和谐融洽、从容大方的样子。
②温清定省(xǐng):
冬天使被子温暖,夏日让室内清凉,晚间给父母安睡,早晨起来问候安好。形容对父母尽心侍奉。
出自《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
③谨饰:又作谨饬。谨慎之意。
④曲:详尽。
⑤肆:同“肄”。研习,练习。
⑥慑:恐惧、害怕、畏惧。
⑦朔望:朔日和望日。农历每月初一叫朔,十五叫望。
⑧怍zuò:惭愧/面色改变。
⑨径而野:率直而粗野。
⑩惟:思考。例“囗颂心惟”。
䌷绎chōu yì:同抽绎。理其端绪,阐述,引导。
浃洽:a.普遍沾润。b.遍及。c.和谐;融洽。
3、精彩摘录:
①凡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
②能二百字者,止可授以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馀,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
③神而明之,则存乎其人。
4、费解处:无
5、扩展资料:
①教约:类似校规。
②社学:元、明、清三代的地方小学。创立于元二十三年。元制50家为一社,每社设学校一所,择通晓经书者为教师,施引教化,农闲时令子弟入学,读《孝经》、《小学》、《大学》、《论语》、《孟子》,并以教劝农桑为主要任务。明承元制,各府、州、县皆立社学,以教化为主要任务,教育15岁以下之幼童;教育内容更包括御制大诰、本朝律令及冠、婚、丧、祭等礼节,以及经史历算之类。清初令各直省的府、州、县置社学,每乡置社学一所,社师择“文义通晓,行宜谨厚”者充补。凡近乡子弟,年12以上,20以下,有志学文者,皆可入学肄(yi)业,入学者得免差役。社学是当时农村启蒙教育的一种形式,明清两代,社学成为乡村公众办学的形式,带有义学性质,多设于当地文庙。
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朝廷颁令:凡各县所属村庄以五十家为一社,设社长一人,“教劝农桑为务”,并设学校一所,择通晓经书者为教师,农闲时令子弟入学。江西于此时开始创办社学。
元朝灭亡,社学也一时停办。明洪武八年(1375)朝廷下令各地立社学,延请师儒以教民间子弟。正统元年(1476年)朝廷令提学官及府县官对社学进行扶持和监督,社学中品学兼优者,可免试补为秀才。弘治十七年(1504)再次明令各府州县建立社学,并规定民间幼童年龄在15岁以下者,应送社学读书。
江西的社学在明代有较大发展,并在全国具有独特地位。这主要得益于李梦阳、王阳明两人。
③童生:童生,明清的科举制度,凡是习举业的读书人,不管年龄大小,未考取生员(秀才)资格之前,都称为童生或儒童。但需要注明的是,童生并不完全等同于未考上秀才的学子。根据明朝史书记载,只有通过了县试、府试两场考核的学子才能被称作童生,成为童生方有资格参加院试,成绩佼佼者才能成为秀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