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雨中出发。淅淅沥沥的小雨,虽然没有带来多少凉爽,却为我们遮挡了炎热的夏日,使我们免受了烈日的暴晒。下楼晚了一点,公交车又耽搁了一班。由于没搞明白去潍坊客车的发车时间点,我们在汽车站等了接近40分钟。听师傅说途中修路,可能需要三个小时到潍坊,这样11点半的火车就有点紧张了。不禁叹气:出师不利啊。幸亏遇上一个好司机,说会路上为我们争取时间,心里得到了不少安慰。祝愿我们路上别堵车,早一点到达火车站。不出所料,路上果然堵车,有个路口我们等了四个红绿灯才得以通过。
火车站终于到了,取电子票,但儿子没有身份证需要人工取票,排队耽搁了不少时间,然后安检,最终我们以2分钟之差错过了检票时间。我看到老公的脸顿时煞白,我想如果他是个孩子准会哇哇大哭,反倒是我一路上心急火燎,现在倒镇静了。我就在想,天无绝人之路,我们再想别的办法呗。幸好可以改票,下午4点多的火车,我们要在候车室等5个多小时。儿子也闷闷不乐,只有4岁的女儿不懂得忧愁,刚坐下就忙着吃东西。
反思今天的迟到现象,如果我们到达汽车站很快就能坐上到潍坊的车,如果发往潍坊的车20分钟一趟,如果潍州路不修路不堵车,如果到火车站后不用人工取票,所有条件如果有一项成立,今天我们也不会迟到。但是,事实就是这样,生活中我们无法预料的偶发事件太多,所以我们做事时一定要把时间预计的宽松一点,以便轻松愉快地享受过程。但我相信,车到山前必有路,任何时候都不要人为地给自己制造麻烦,保持一颗平常心,稳定自己的情绪,享受路上美好的风光。
G458列车缓缓走起,平稳地通向远方。列车飞驰,窗外的风景一闪而过。
淄博站——济南站——枣庄站——徐州东站——宿州东站
到达宿州东站到了,天已经彻底黑了,偶尔看到闪烁着灯光,窗外不时的有火车呼啸而过。据说还有一个小时到目的地。
8点40分,火车到达目的地——南京南站。出火车站,转地铁。来到宾馆,已经是10点多了。辗转了一天,腿疼得不行了,赶紧收拾洗涮睡觉。唯有女儿兴奋至极,在床上玩起了蹦蹦床,高兴地喊着:“我们有新家了,我喜欢这个新家。我们全家人在一起就是最快乐的。”
8月6日,7点出发,乘坐公交来到中山陵风景区。顺着林荫大道,步行大约半小时,来到山顶。再爬上392个台阶,汗流浃背,来到中山陵,中山陵坐北朝南,后倚山峰,视野开阔,眺望远方,山下的风景尽收眼底。小憩片刻,便到中山陵里走了一圈,里面陈列着孙中山的雕像,庄严肃穆。让我们不得感叹像孙中山这样的大人物,是多么受后人敬仰。
游玩中山陵,为了赶时间,顾不得吃饭就去博物院。时值正午,烈日当空,赶紧乘坐公交车寻找凉爽。来到博物院,哇,这大热天的,队伍排得像一条长龙,足以可见博物院对大家的吸引力。在遮阳伞下等待,人群挤得密不透风,脸上身上的汗水直往下流,闺女和儿子热得坚持不了,直喊回家,我们摘下太阳帽当扇子。等了大约十几分钟,终于可以进门了,人群像蚂蚁大军,但行军速度却犹如蜗牛。我们紧跟着人流慢慢地向前移动、移动……刷卡,通过。好不容易进到里面,再一看,大厅两边坐满了休息等待的人群,女儿累得睡着了。我们东张西望好歹找了一个空位,得,先让女儿睡会儿吧。老公陪儿子参观去了。等女儿睡醒,我们也加入了参观队伍。女儿最感兴趣的是那些动物化石,什么恐龙化石,大象化石,鱼化石……让孩子大开眼界。
走出博物院,已2点多钟,听说南京大屠杀纪念馆4点就要闭馆,我们吃了点零食,就匆匆赶往。1937年12月13日,日本在中华民国首都南京发动的一次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日军进行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遇难人数超过30万。看着那一幅幅血腥的图片,看着那一个个可怜的孩子和老人,眼泪在眼眶里打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走出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又渴又累又热,我们又乘坐地铁到达玄武门,先买了几个包子充饥,补充体力,已是下午4点多钟,天气也凉快点了,我们整装待发。前面就是玄武门,过了玄武门就是玄武湖了。我们选择了一只游船荡漾在湖面上,湖水平静、清澈,两岸的树木茂盛,倒映在水中,连那湖水也变绿了。坐在游船上,欣赏着两岸的风景,享受着傍晚的微风,听着游船后发出的哗哗的水声,真是惬意。微风吹来,湖面泛起阵阵涟漪,我感觉自己像是到了美丽的西湖。
8月7日,旅程已过半,孩子们累得不能早起。闺女起床后一只眼睛被屎迷得睁不开眼,又红有肿,稍作处理,旅行还要继续。上午,总统府,这是孙中山先生工作过的地方。
下午,科技馆,这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地方,什么体验馆,人体构造,科学物理现象,孩子们通过摸一摸,做一做,得到了快乐的体验。只可以孩子们还没尽兴,科技馆就要关门了。
傍晚,我们又坐公交去夫子庙。景区以夫子庙古建筑群为中心,是供奉祭奠孔子之地,整条街上人山人海,各种特色小吃应有尽有。。我们还欣赏到了秦淮河的璀璨夜景,秦淮河是长江下游的一条支流,被称为南京的母亲河。闪烁的霓虹灯,来来往往的游船,加上波光粼粼的河水,构成了一幅江南水乡图。这让我想起了《夜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里还有一天独特的胡同——乌衣巷,只因当年刘禹锡写了一首诗: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王导、谢安纪念馆得以保存了下来。
我们还参观了秦淮河边的江南贡院,据说这是全国最大的科举考场。里面陈列着当年考生的考试用具,还悬挂着科举考试知识和习俗等。
8月8日,今日立秋,我们从南京返回。吸取来时的教训,10点38的火车,还不到8点我们就出发了,坐地铁,辗转电梯,拐弯抹角,终于到了火车站,松了一口气,才9点半。候车,紧张地检票,找车厢,上车后心情才平静下来,但一路上没有了来时的兴奋和激动,有的只是疲劳,心里只想快点回到自己的小窝。
来到潍坊,坐上客车,雨又下起来了,一场秋雨一场寒,我们的旅程伴着立秋结束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