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接纳痛,情绪通

接纳痛,情绪通

作者: 叶馨瑶 | 来源:发表于2021-04-13 14:57 被阅读0次

    一个人童年的经历,对长大后的情绪总会产生一定的困扰。随着人们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原生家庭经常被提起。原生家庭存在的问题,或许我们没有意识到,但是却关系到孩子的情绪。并不是每一个家庭都是完美的,每个家庭都或多或少隐藏着一点问题,因为我们,包括我的父母也在试探与碰撞中成长。

    生长在不完美的家庭,有着童年成长的痛,在长大后出现问题的时候,是不是在原生家庭这个套子里突破,活出多彩圆润的自我呢?

    心理咨询师王晓艳在《幸运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说我们都曾受过伤,也有治愈自己的良方。带着那颗不安的心,直击心理重建和生命拓展的种种问题,活出丰富、坚定、自信圆满的自己。

    《幸运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作者王晓艳,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王晓艳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助理心理师,中德班学员,有10余年的健康管理机构和心理服务机构从业经验。

    在本书中作者通过从婴儿期到青春期的成长过程,探讨生长中的关系按钮,帮助父母和家人看见孩子的情绪,并进行合理的引导和疏导,帮助孩子拥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接纳各种不同的情绪,成为一个有生活宽度的人。

    如果一个人带着成长期的伤痛长大也没关系,作者会通过化解生命中的情绪告诉我们掌管自己的生命模式。

    如果一个人带着成长期的伤痛长大也没有关系,作者通过介绍情绪的来源和化解的方法,来疗愈童年期的伤痛。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我们与世界和他人的关系模式。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我们会被唤起一种认知-情绪-行为模式,这往往是潜意识中存在的,不去挖掘很难意识到它的存在。在与别人相处的过程中,别人即客体表象,我们会对别人的行为或态度形成判断,然后触发自我情绪,随即对这个情绪进行反应处理。

    这个反应处理与我们的成长有什么关联呢?因为在我们先天性格的基础上,与后期被养育成长的互动中,会在相应的情景中投射到外部世界,构成了我们与世界和他人的关系模式。

    比如说有人投给我们一颗球,在接这个球的过程中,如果触发的是愉悦的回忆,那么我们会快乐的把这个球传递出去;如果这个球触发了被动的消极的痛苦回忆,那么会形成一种愤怒的情绪,传出去的就是愤怒。这个愤怒是自我保护手段,它是用来抵御痛苦远离痛苦的,是一种自我防御机制。

    在社交的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喜欢被理解、被看见,与他人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但是在相处中因为内心的这种自我防御机制使得我们面对相似情景时会被唤起不同的认知、情绪和行为。这时候可能就会有了冲突、争议、愤怒、恐惧等情绪,阻碍我们再往前走一步。

    那么怎样才能卸下这层防御,找到情感交汇点呢?作者认为,情感交汇点是共情,这是一种对他人的想法情绪进行体会和理解,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致力一生于消除贫困,获得过诺贝尔和平奖的特蕾莎·怀斯曼明确提出了共情的4种特征:1.接受观点,接受他人观点的能力或者认同,这是他们的观点的事实。2.不加评论,不强加自己的观点给他人。3.体会情绪,体会他人的情绪感受。4.建立链接与他人的情绪体验连接在一起。

    如果想要与他人建立情感的链接和共鸣,就需要放下自己内在的情绪、评判和偏见,才能去体会理解他人。放下情绪与偏见,即是在清理那些过去痛苦的感受和伤痛,这样才能更能接近客观事实。放下这层防御机制,才能更好地与他人互动,产生积极的联结。

    在与他人产生联结的过程中,我们内在的选择也就更自由、成熟。我们在悦纳自己的时候,也容易接纳他人。这时候我们就有了一个稳定的关系,也就有了与与自己、与他人沟通和和解渠道。

    帮助我们内在的这个“受伤的小孩”战胜成长痛,重新启动成长,哀悼丧失的,接纳不能改变的,改变能改变的,做一个人格成熟的成人。

    作者在《幸运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中说,有防御意味着有伤痛,防御越深,伤痛越大。我们每个人的能量有限的力量都用来应付痛苦了,则用在建设和发展上的就势必会减少回避,痛苦并不能解决问题,唯有勇敢面对才能超越伤痛。

    我们每一个人的时间和能量都有限,卸下防御重新上阵和一个圆满、丰富、自由的人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接纳痛,情绪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qccl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