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份,股市和币圈都恐慌性动荡,真是扎了老铁们的心。币圈各主流币种的价格相对于5月份的高点来说,跌了90%左右,悲观情绪继续蔓延,一波波的人赶着下车,忍痛割肉。
另一方面,别人恐惧时我贪婪,春天来了,有种子的人才能够种植。这个时候,也是一部分人建仓的时刻。也是一部分总结经验,深刻反思的时刻,桥水的雷·达利欧说:痛苦+反思=进步。
如果在投资失败之后,不进行反思,就算下一次机会来了,也会重蹈覆辙。
在币圈深潜了一年之久,深感经验的不足,唯有学习才能解忧,如何在币市中看出规律,也成了我急须掌握的本领。如果你也是一名投资者,或许有同样的
困惑,今天我就来复述一下刚学到的股市的两个投资理论。
长期反转效应:涨久必跌/跌久必涨
大多数投资者都喜欢看技术分析,技术分析实际上就是分析股票的价格走势的规律。但问题是,大多数技术分析指标并不可靠,因为它背后没有理论来支撑。
然而,在这些价格的规律中,有两种是可供参考的。
第一种,长期反转效应。
198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查德·塞勒和他的合作者德邦特,最早发现了股票在涨涨跌跌中,长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那就是——涨久必跌、跌久必涨。
这个道理,看起来简单,但它真正的秘诀在于”涨久必跌、跌久必涨“这八个字中的”久“字,意思是你还不能看到股价跌了两个月了,就觉得已经到底了,于是进行抄底,结果抄在半山腰。
就拿今年的币圈市场来说吧,本人好几次抄在半山腰,结果种子越来越少,春天真正来的时候,反而不能种植了。
华杉在《孙子兵法》中讲到,行兵打仗,要善于等待,很多时候要等待市场犯错,等待敌人犯错,就是进攻的时候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跌久必涨“,这个跌的时间到底是多长呢?
以股市为例,在美国市场基本上是三年。在中国市场上,时间长短可能不一样,也许会短很多。拿币圈来说吧,时间更短,一年就可以来一轮最高和最低点。
为何不同的市场上,时间的长短是不一样的呢?这是因为投资者的理性程度不同,中国市场主要以个人投资者为主体,短期行为更加严重,所以会缩短长期价格规律的时间。
这个策略就是著名的长期反转策略,就是要与市场的表现反向操作,也就是买跌卖涨,低买高卖的意思,简单而朴素。
第二种规律,惯性效应,追涨杀跌。
股票在短期的表现与长期完全相反,上涨的会不断上涨,下跌的会不断下跌,并且具有一定的惯性。所以,有不少投资者喜欢追涨杀跌,从而获取利润。
惯性效应,也称动量效应,这是杰格迪什和蒂特曼(Jegadeesh and Titman)在1993年首次提出的。
他们将1963-1989年纽约证券交易所交易的股票按6个月前的收益来排序,划分为10等分,然后与长期反转策略刚好相反,买入涨得最好的那一组,同时卖空亏得最惨的那一组。发现,这个策略每年可以获得高达10%的收益。
惯性交易策略,利用的是投资者对股票市场上的信息反应不足的这种心理偏差。
这种短期惯性、长期反转的运动规律,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种波浪运动。短期股价会重复原来的价格,积累到一定阶段以后,长期则反转。
总结:
通过理解股价规律而产生的两种交易策略——长期反转策略和惯性策略。
这两种策略的构造方法刚好相反,一种是利用了长期价格规律,买跌卖涨,一种利用了短期价格规律,追涨杀跌。
这两种交易策略都很容易复制,也许在你的投资实践中运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