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三昧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祗加邻竹园中,与大菩萨、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诸天龙、阿须轮、诸夜叉、迦楼罗、甄陀罗、摩雎勒等无央数众,一切都在大会坐。
是时,跋陀和菩萨从坐起,整衣服,长跪叉手白佛:“愿欲有所问,听者今当问?”
佛言:“善哉!资汝所问,今当为汝说之。”
跋陀和问佛言:“菩萨当行何等法,得智慧如巨海揽万流?
云何行?博达众智,所闻悉解而不疑;
云何行?自识宿命所从来生;
云何行?得长寿;
云何行?常在大姓家生,父母、兄弟、宗亲、知识无不爱敬;
云何行?得端正,颜好美艳;
云何行?得高才与众绝异,智慧通达,无所不包;
云何行?功立相满,自致成佛,威神无量,成佛境界,庄严国土;
云何行?降魔怨;
云何行?而得自在,所愿不违;
云何行?得入总持门;
云何行?得神足,遍至诸佛土;
云何行?得勇猛如狮子,无所畏一切,魔不能动;
云何行?得佛圣性,诸经法悉受持,皆了知而不忘;
云何行?得自足,离谀谄,不着三处;
云何行?得无挂碍,持萨云若教,不失佛意;
云何行?人信;
云何行?得八种声入万亿音;
云何行?得具足相好;
云何行?得彻听;
云何行?得道眼观未然;
云何行?得十力正真慧;
云何行?心一等念,十方诸佛悉现在前;
云何行?知四事之本无;
云何行?便于此间见雨主无数佛土,其中人民、天龙、鬼神及蠕动之类,善恶归趣,皆了知。
所问如是,当云何行?愿佛说之,释一切疑。
佛告跋陀和:“善哉!汝所问,多所过度,不可复计……汝所以能作是问者,汝乃前世过去佛时,所作功德供养诸佛,乐于经法,守禁戒行清净所致;常行乞者,不就请,多成就诸菩萨合会教语,令弃众恶,视一切悉平等所致;常有大慈大悲所致,汝功德不可复计。”
佛告跋陀和:“有三昧名‘十方诸佛悉在前立’能行是法,汝之所问悉可得也。”
跋陀和白佛:“愿为说之,今佛说者多所过度,安隐十方,为诸菩萨现大明相。”
佛告跋陀和:“有三昧名:定意,菩萨常当守习持,不得复随余法,功德中最第一。”
行品 第二
佛告跋陀和菩萨:“欲疾得是定者,常立大信,如法行这,则可得也,勿有疑想如毛发许。是‘定意’法名为:菩萨超众行。
立 一念,信是法,随所闻,念其方;宜一念,断诸想,立定信,勿狐疑。精进行,无懈怠;勿起想,有与无。勿念进,勿念退;勿念前,勿念后;勿念左,勿念右;勿 念无,勿念有。勿念远,勿念近;勿念痛,勿念痒。勿念饥,勿念渴;勿念寒,勿念热。勿念苦,勿念乐;勿念生,勿念老。勿念病,勿念死;勿念身,勿念命。勿 念寿。勿念贫,勿念富;勿念贵,勿念贱。勿念色,勿念欲;勿念小,勿念大。勿念长,勿念短;勿念好,勿念丑。勿念恶,勿念善;勿念嗔,勿念吉。勿念坐,勿 念起;勿念行,勿念止。勿念经,勿念法;勿念是,勿念非。勿念舍,勿念取;勿念想,勿念识。勿念断,勿念着;勿念空,勿念实。勿念轻,勿念重;勿念难,勿 念易。勿念深,勿念浅;勿念广,勿念狭。勿念父,勿念母;勿念妻,勿念子。勿念亲,勿念疏;勿念憎,勿念爱。勿念得,勿念失;勿念成,勿念败。勿念清,勿 念浊,断诸念。一期念,意勿乱,常精进,勿懈怠。勿岁计,勿日倦,立一念,勿中忽。除睡眠,精其意,常独处,勿聚会。避恶人,近善友,亲明师,视如佛。 执其志,常柔弱,观平等,于一切。避乡里,远亲族,弃爱欲,履清净。行无为,断诸欲,舍乱意,习定行。学文慧,必如禅,除三秽,去六入。绝淫色,离 众爱,勿贪财,多蓄积。食知足,勿贪味,众生命,慎勿食。衣如法,勿绮饰,勿调戏,勿骄慢。勿自大,勿贡高,若说经,当如法。了身本,犹如幻,勿受 阴,勿入界。阴如罪,四如蛇,为无常,为恍惚。无常主,了本无,因缘会,因缘散。悉了是,如本无,加慈哀,于一切。施贫穷,济不还,是为定,菩萨行。至要慧,起众智。
佛告跋陀和:“持是三昧行法,便得三昧,现在诸佛悉在前立,其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如法行,持戒完具,独一处止,念西方阿弥陀佛,今现在口所闻,当念去此千亿万佛刹,其国名须摩提,一心念之,一日一夜,若七日七夜,过七日已,后见之。
譬如人梦中所见,不知心昼夜,亦不知内外不用,在冥中,有所蔽碍,故不见。
跋陀和菩萨当作是念;时诸佛国境界中,诸大山须弥山,其有幽冥之处,悉为开辟,无所蔽碍。是菩萨不持天眼乇视,不持天耳彻听,不持神足到其佛刹,不于此间,终生彼间,便于此坐见之。
譬如人间,堕舍利国有淫女,字须门;复有人闻淫女阿凡和利;复有人闻优婆洹,复作淫女时,其人未曾见此三女人,闻之,淫意即动。是三人皆在罗阅祗国,同时念,各于梦中到其女边,与共栖宿,觉已,各自念之。
佛告跋陀和:“我持是三女人为喻,汝持是事为人说经,使解此慧至不退转地,无上正真道,若后得佛号曰:善觉。”
佛言:“菩萨干此间国土,念阿弥陀佛,专念故得见之。即问:‘何法得生此国?’阿弥陀佛报言:‘欲来生者,当念我名,莫有休息,则得来生。’”
佛言:“专念故得往生,常念佛身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巨亿光明彻照,端正无比,在菩萨、僧中说法不坏色,何以故?色,痛痒,思想,生死,识,魂神,地、水、火、风、世间、天上、上至梵摩诃梵,不坏色,用念佛故,得是三昧。”
佛告跋陀和:“是菩萨三昧谁证者?我弟子摩诃迦叶、因垣达、须真天子及时知者,有行得者是为证也。如是,跋陀和,欲得见十方诸现在佛者,当一心念其方,莫得异想。如是即可得见。
譬如人远出到他郡国,念本乡里家室、亲族,其人于梦中归到故乡里,见家室、亲属,喜共言语,觉为知识,说之如是。”
佛言:“菩萨闻佛名字,欲得见者,常念其方,即得见之。
譬如比丘观死人骨着前,观之有青时、有白时,有赤时,有黑时,其色无有持来者,是意所想耳。
菩萨如是,持佛威神力,于三昧中立自在,欲见何方佛,即得见。何以故?持佛力、三昧力、本功德力,用是三事故得见。
譬如,人年少端正,着好衣服,欲自见其形,若以持镜,若麻油,若净水、水精,于中照,自见之。云何,宁有影从外入镜、麻油、水、水精中不也?”
跋陀和言:“不也,天中天,以镜、麻油、水、水精净故,自见其影耳,影不从中出,亦不从外入。”
佛言:“善哉!跋陀和,色清净故,所有者清净。欲见佛即见,见即问,问即报,闻经大欢喜,作是念:佛从何所来?我为到何所?
自念:欲处,色处,无色处,是三处,意所作耳。
我所念即见心,作佛心,自见心,是佛心,佛心是我身心。见佛心不自知,心心不自见,心心有想为痴心,无想是涅槃。是法无可乐者,设使念为空耳,无所有也。
菩萨在三昧中立者,所见如是。”
佛尔时说偈言:“
心者不自知,有心不见心。
心起想则痴,无心是涅槃。
是法无坚固,常立在于念。
以解见空者,一切无想愿。”
四事品 第三
菩萨有四事法疾逮得是三昧;
一者、所信无有能坏者;
二者、精进无有能退者;
三者、智慧无有能及者;
四者、常与善师从事,是为四。
复有四事疾得是三昧:
一者、不得有世间思想如弹指顷三月;
二者、不得睡眠三月如弹指顷;
三者、经行不得休息三月,除其饭食左右;
四者、为人说经不得望人供养。是为四。
复有四者疾得是三昧;
一者、合会人至佛所;
二者、合会人使听经;
三者、不嫉;
四者、教人学佛道。是为四。
复有四事疾得是三昧
一者、作佛形象,用成是三昧故;
二者、持好素,写是三昧;
三者、教自贡高人,内佛道中;
四者、常护佛法。是为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