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安平镇节日习俗

安平镇节日习俗

作者: AMSSZ | 来源:发表于2018-08-23 09:33 被阅读92次

    本文相对详细地记录安平镇近现代的节日习俗。有的习俗已然消失,只停留在民谚俗语上,附着其上的传统文化也少有人知了;有的已被简化,去除了繁复的仪式程序,演变成了食俗;有的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思想的转变,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在弘扬民族文化提倡传统节日的今天,其目的不是要提倡、要复古,而是想让人们看看祖先们一路走来的脚印,并可做茶余饭后的趣谈,也可做破旧立新的参考。

    一.节日习俗

    1、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日,俗称过年。正月为一年之始,“正”发“征”音之原因,《幼学珠玑》载“始皇名为政,秦避其讳,改正月为征月“。为一年中规模最大,最为隆重的节日。旧社会,家家在这一天设香烛酒果,祭拜天地祖先,燃鞭炮,穿新衣,食水饺。童谣里有:“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包饺子,蒸年糕,打灯笼,放鞭炮。”

    这一天,家家“接财神”,早晨全家出动,燃放鞭炮尽量要早。接回财神,用饺子上供,全家人边吃饺子边操持外出拜年。

    早饭后,亲友间相互拜年。晚辈要向长辈拜年,长辈要给未成年幼儿压岁钱。如果亲友乡邻之间犯过口角有矛盾,宜主动登门拜年示好,冰释前嫌,在新的一年里,开始和谐相处。

    正月里禁忌甚多:初一不准扫地、汲水、动刀剪。

    初五以前不烧成捆柴,要烧散柴。因成捆柴有腰(药),不摸腰(药),象征全家全年健康。初三、初四,女人不做针工。传说初三做针工“伤夫守寡”,初四做针工“断子绝户”。

    初五为“破五”,“破”指的烂事、乱事、不顺心的事。初五要吃饺子,把破事当馅“包”起来,今年不出现(馅)。

    正月里不剃头。传说“正月剃头死舅舅”。正月里不娶媳妇,名为:“正不娶、腊不订”。

    2 元宵节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也叫灯节。过元宵节,重在欢乐。张灯结彩,火树银花,游戏玩耍,通宵达旦,突出“尽情尽兴”。民间有“平静的初一,喧闹的十五”之说。。这天,城镇的人要买江米面什锦馅的元宵,农村住的人也用粘米面自制元宵,吃法有蒸、有炸、有煮。这天晚上有灯会,各家把自制的各式各样彩灯挂出来,并附有灯谜供人赏析猜测。男女老少皆着盛装街游,谓之”走百病“。

    这晚如果有雪,“正月十五雪打灯”,预兆好年成,农业生产大丰收。

    3、填仓  正月二十五,是“填仓”日。

    关于填仓节的来历,有一则民间传说,相传古代曾经连旱三年,颗粒不收,饿殍遍野,而皇家不管百姓死活,照收粮赋,看管皇粮的仓官,私自打开粮仓救济灾民,他无法交差,就在正月二十五放把火,把空粮仓烧了,自己与粮仓同归于尽,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仓官,就把正月二十五定为填仓节。

    这一天最有特色的民俗是打灰囤。将草木灰盛放在簸箕或铁锹上,一边用棍棒轻而均匀的敲打,一边在院里或场院的空地上撒出一个圆圈,三个圆圈或五个圆圈,相挨相套,象征着粮囤。然后在两囤中间放一把五谷杂粮,在用砖头和瓦片压住,叫做压仓。在粮仓内放置鞭炮,点燃爆响,叫做“粮仓爆满”,寓意新的一年五谷丰登,家家仓满囤流。

    填仓节有它独特的食俗。有“填仓二十五,小米干饭熬豆腐”之俗,不论穷富,家家吃这种饭食。

    4、龙头节  二月初二,是“龙抬头”日子。早起以草木灰洒地至水滨,谓之“引龙”。今天吃什么饭都可以,但必须说出与龙的联系。吃烙饼,饼是龙鳞,可免皮肤病,免生疮;吃面条,这是龙须,可以长寿;吃饺子,这是龙耳朵,可免冻坏耳朵,并保“耳聪”;吃鸡蛋,这是龙眼,可保”目明”;吃米饭,是吃龙籽,能数数、记数、智力高。等等。

    这一天理发剃头的多,街上理发店最忙。龙抬头龙抬头,预示着扬眉吐气事业发达。

    惊蛰已过,百虫借“龙抬头”之机也跃跃欲动,为防一年里无蝎蛰虫咬之灾,旧时要有措施。措施很有趣:用红纸剪成公鸡模样的窗花,贴在窗户上;或用秫秸蔑插成剪子形状,扎在窗上。意思是让公鸡吃掉害虫,用剪子铰死害虫,可免灾。

    4、立春  立春标志着冬季的结束,春天的到来。有“一年之计在于春”,”春种一粒籽,秋收万颗黍”的谚语,人们对春天到来寄予厚望,因此立春的节俗活动,以迎春和农事为主要内容。旧有“鞭春牛”的习俗,始于唐朝,民国初仍有举办者。明清时代立春这天,各郡府州县由官府出面,举行“打春”仪式,事先用泥或纸制成假耕牛。黎明时分,官员们祭祀完毕,用鞭子在耕牛身上抽打三下,叫“鞭春牛”。看热闹的农民一拥而上,将土牛打烂,争着拿一块牛身上的泥巴撒到田里,有的拿回家里,期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有的地方是糊扎纸牛,牛肚子里装上五谷杂粮以及红枣,栗子,核桃,花生等干果,纸牛打烂后,孩子们争抢干果分食,俗称“抢春”。

    立春时,有吃萝卜、吃春饼的习惯,称“咬春”。所谓春饼,又叫荷叶饼,其实是一种烫面薄饼——用两小块水面,中间抹油,擀成薄饼,烙熟后可揭成两张。春饼是用来卷菜吃的,菜包括生菜和炒菜。生菜指一些春天的新鲜蔬菜,比如小割葱、绿豆芽,鲜韭黄等,既为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熟菜包括松仁小肚、、酱肘子、烤鸭等。另配几种家常炒菜,通常为肉丝炒韭芽、肉丝炒菠菜、醋烹绿豆芽、素炒粉丝,摊鸡蛋等,一起卷进春饼里吃。意为大地回春,农忙季节已到来,此俗现仍流行。

    5、清明  有踏青、扫墓、食水饺之习。节前六、七日乡民们到墓地填土、挂纸钱、焚香、化纸、燃炮、祭祖先,解放后城乡人民团体及学校组织干部、职工、学生前往盘山烈士陵墓扫墓,敬献花圈,缅怀先烈。

    这一天是扫墓祭祖的日子,铲去坟上杂草,敷上新土,切两块梯形土块,用它把“挂钱”压在坟顶,在坟前摆供,烧香、叩头、燃放鞭炮。

    传说天这一天是“鬼过年”,是喜庆日,所以不许哭。清明节虽有定日,但前十天,后十天内都可过清明节,旧时,香河人多在这一天举行踏青活动——郊游。

    清明前一天是寒食节,春秋时期,一名叫介子推的国君臣属,孝敬母亲,宁愿和母亲一起被大火烧死,也不离开母亲出去做官。后人为纪念介子推的孝心,约定清明前吃寒食,一般头天儿把馒头,枣糕,饺子等主食做好,第二天去上坟祭祀祖宗,在祖宗坟头添新土,而后一家人席地而坐,餐冷食。知道这事的人不少,遵守者不多。

    一些大家族有吃清明会的习俗。

    6、王二奶奶生日    四月初一至十五,安平百姓就前往平谷县丫髻山,向“王二奶奶进香“,求王二奶奶保佑。

    相传,王二奶奶是河北香河人,生于明末清初,因拜天地时,丈夫被抓走,只好拉扯着小叔子豆官儿姐俩过着苦日子,王二奶奶医术卓绝,于兵荒马乱,瘟疫横行之际,活人无数,后来骑着小黑驴儿,到了丫髻山,修行得道。

    王二奶奶的最大功德是阻止了清朝在京东的跑马圈地。清兵入关,定都北京,颁命旗人可以跑马占圈,致使京东百姓流离失所,光香河一县就流亡人口7000余户。王二奶奶见民不聊生,骑着小黑驴儿,就下了山,直奔紫禁城。当时清孝庄皇太后身染重病,卧床不起,药石无效,太医们战战兢兢,茫然无措,朝廷只好贴出皇榜向民间求医。王二奶奶正遇其时,揭了皇榜,三针就治好了孝庄。孝庄问王二奶奶有什么要求,王二奶奶说:“没有什么要求,只要求停止圈地,给我子孙留碗饭吃。”孝庄皇太后答应了停止圈地,并拨出脂粉银3万两,重修了丫髻山道场。后人为了感念王二奶奶的恩德,特地在娘娘宫塑上了王二奶奶的塑像。叫王二奶奶享受后世子孙的香火。

    8、端午节  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相传为纪念战国时的屈原投汨罗江而形成的民俗。家家用苇叶包黄米或用竹桶装满江米往江里投,希望鱼虾不要吃屈原的尸体,后来人们就不再往江里投,而是包成粽子或蒸黍米糕自己吃,邻里亲友互相馈赠,寄托对屈原的怀念之情。 

    旧有馈角黍(粽子),饮雄黄酒,门插艾蒿(相传门上插艾蒿,是为了避免“黄巢乱杀”而插的暗号)之俗,妇女用红布剪成拇指大的葫芦,缀在儿女衣肩或腋下,以避“五毒”等旧习。

    旧俗旧习,多以革除,但仍保留吃粽子的习俗。

    9、姑姑节    六月初六,俗称姑姑节。民间有“六月六,请姑姑”的习俗,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刚过麦秋,有吃白面庆丰收之意,各家把已出嫁的姑娘接回娘家,亲亲热热地招待一番,再热热闹闹地送回婆家,姑姑节又称为”回娘家节”。

    人们说这一天晒皮毛衣物,可经夏不脱毛,不受虫蛀。

    “六月六,看谷秀”,指农历六月初是谷子、黍子抽穗开花的季节。农民按这习惯说法,纷纷下地看庄稼,估计收成丰歉。

    10、立秋    是农事节气,不是节日,但立秋这天尽量要吃肉,名曰“添秋膘”。有学徒、雇工的家,更要不忘“添秋膘”,否则,与主人不利。

    民间有一句顺口溜:“过立秋,把扇丢,再摇扇子真没羞。”这说明天气开始转凉。

    11 七夕节    七月七日,称乞巧节。旧时,民间有年轻姑娘和少妇期盼心灵手巧的习俗。

    乞巧节的来历源于牛郎织女的传说,贫家青年牛郎,经家中老牛指点,与仙女织女成亲,男耕女织,生下一双儿女,生活幸福美满。王母得知,怒将织女召回天宫,牛郎担着一双儿女追赶,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在身后一划,顿时出现一条天河,波浪滔天,从此牛郎织女,天隔一方。牛郎织女坚贞的爱情感动了喜鹊,每年七月七这天,成千上万只喜鹊在银河上搭起一座彩桥,让牛郎织女相会,传说这天夜晚,年轻人站在葡萄架下能听到牛郎织女说的悄悄话,还能听到喜鹊搭桥的叫声。

        七夕晚上,人们打扫庭院,摆放条案,把新麦秸编成的桥、织女、担着孩子的牛郎、老牛、喜鹊及瓜果等摆上案头,向天河遥祭,向织女乞巧。然后取七根绣花针,再取一条彩色丝线,就着月光穿针引线,如果能顺利穿过七个针孔,就算乞得了巧,这叫”穿针乞巧“。有些地方在七夕正午时分,一盆清水置于户外爆晒,一段时间以后,水面的尘土会结成一层薄膜。这时把绣花小针放在水上,有了薄膜的支持,针就会浮在水面,不会下沉。水中会出现不同的针影和波纹,如果出现花朵、云彩、鸟兽的形状,就意味着得巧了。反之,若呈现细如线、粗如槌的影子,就是未能得巧。此民俗在明清两代尤为盛行。如今此俗已经逐渐消失。

    如今的七夕节,成为了中国版的情人节,是青年男女相识、相恋、相会的佳日。

    12、鬼节,农历七月十五日,道教称为中元节,佛教称为盂兰盆节,民间俗称鬼节,孝亲节。

    百姓们在这一天为家中以前的亡人做“麻姑”。这一天所谓的“麻姑”是“麻皇姑”的简称,与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仙麻姑不是一回事。麻皇姑是秦始皇的三闺女,满脸麻子,很丑,心眼好。始皇派她到长城工地传圣旨:一年四季,日夜不停,赶修长城。她在途中暗把圣旨改为春秋不修,日作夜息。百姓有了喘息时间,但修长城进度馒了。暴戾的秦始皇亲到长城工地追查,发现圣旨被改,怒杀亲闺女麻皇姑。这天是七月十五,安平百姓为悼念她,把每年的七月十五定为祭“麻皇姑”日,捎带悼念自家亡人,渐渐地变成只祭自家亡人了,只记“麻姑”日,把麻皇姑忘了。

    七月十五,家家户户都要”烧包袱“祭祖,祭品中有纸做的衣服,冥币、纸钱,祈祝亡人们在另一个世界里吃得饱穿得暖,生活富足,保佑后世子孙。

    旧时,安平人多在七月十五“放河灯”。

    北运河流经安平,水流湍急,河湾众多,舟船翻覆船工溺水事故时有发生。人们在鬼节之际,用放河灯祭奠亡灵,期盼河中的孤魂野鬼不要拿替生。据传:用灯招引冤魂怨鬼,使它们随灯到应去的地方。免得它们在民间游荡,祸害黎民。

    北运河的上游是北京,那里有很多王公贵族豪门富户,在七月十五晚上要在运河上游各支流放河灯,顺流汇入北运河,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地向下游漂去。香河县人把看运河河灯当作不可放过的美事。距河十里八里的人,在这一天下午就伛偻提携地奔河岸来了。

    北运河边有事先摆好的临时饭摊和茶水摊。还有不少刚搭好的窝棚,供观灯人自用或租用。

    前半夜,在月光下,河滩上灯火通明,人来人往。这时只是人看人。在波光闪闪的河中,可以看到对岸倒映在水中的影子。两岸都是吵吵嚷嚷:小贩叫卖声,车把势吆喝牲口声,驴嘶马鸣声,一派太平欢庆的气象。

    下半夜,陆陆续续由上游漂来了五彩缤纷、灯火灿烂的各式河灯。有纸糊的,也有彩绸糊的。有莲花、鲤鱼等各类形象,也有大小形式不一的彩船,也有百姓们放的西瓜皮插蜡灯。河心漂来的河灯,蜿蜿蜒蜒,一眼望不到边,形成了一条蔚为壮观的大火练。人们指手划脚议论、赞赏,兴致极高。到第二天中午河灯基本过完,人群和摊贩散去。

    有的河灯在岸边卡住了、搁浅了,岸上人会想办法把它疏导下去。不许拿上来。因为怕被灯招来的冤魂纠缠拿灯的人。

    这一盛事己绝迹多年了,如今旧事重提,徒留叹喟。

    13、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又称“拜月节”“团圆节”,与春节、端午节,并称为三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的起源与我国古代秋祀有关。礼记中记载,在秋分的晚上,举行祭月仪式。八月十五正好在秋季正中,天高气爽,月光皎洁,月亮最大最圆最亮,是赏月最佳时间。 

    中秋节的起源还和神话传说有关。相传,后羿射下九个太阳,受到百姓的爱戴,不少年轻人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怀鬼胎的逢蒙也混了进来。后羿向西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交给妻子嫦娥保管。 逢蒙趁后羿外出,逼迫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危急之时吞下不死药,不多时便飘离地面,飞入月亮上成了仙。 后羿回家寻妻不得,捶胸顿足, 仰望月亮千万遍地呼唤嫦娥名字。他的呼唤惊动了上天,银盘般的月亮上,出现了嫦娥的身影。后羿急忙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也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遥祭嫦娥。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天上的圆月象征人间的团圆,无数在外的游子都会赶回家中,与亲人团聚。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银的圆月,享受着一家人团圆的天伦之乐。远在他乡未归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中秋节的中午,一家人吃团圆宴;晚上,要进行拜月仪式。皓月当空,人们在庭院中设大桌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梨、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中秋节美食首推月饼,以前家家户户制作月饼,八月十五前各家准备好白糖、香油、红糖、桂花等等,烙制或蒸制月饼,巧手媳妇还将月饼做成小白兔、小耗子,小老虎等造型,让孩子可玩可吃。改革开放以后,商品月饼越来越高档,花样繁多,价格昂贵,成为一种馈赠礼品,却缺少了自制月饼的情趣。西瓜,音“喜”,其形圆。其瓤红,其籽多,象征团圆,红火,多子多孙。

    红烛高燃,朝着月亮升起的方向,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祭月神的时候,也会兼祭兔爷。相传,有一年,北京城里忽然闹了瘟疫,几乎每家都有人得,怎么也治不好。嫦娥看到此情景,心里十分难过,就派身边的玉兔去为百姓们治病。玉兔变成了一个少女,她挨家挨户地走,治好了很多人。人们为了感谢玉兔,纷纷送东西给她;可玉兔什么也不要,只是向别人借衣服穿,每到一处就换一身装扮,有时候打扮得像个卖油的,有时候又像个算命的……一会儿是男人装束,一会儿又是女人打扮。为了能给更多的人治病,玉兔就骑上马、鹿或狮子、老虎,走遍了京城内外。消除了京城的瘟疫之后,玉兔就回到月宫中去了。于是,人们用泥塑造了玉兔的形象,有骑鹿的,有乘凤的,有披挂着铠甲的,也有身着各种做工人的衣服的,千姿百态,非常可爱。每到农历八月十五那一天,家家都要供奉她,用刚摘下的红枣和刚折来的鲜豆枝给她上供,用来酬谢她给人间带来的吉祥和幸福。

    赏月期间,如果有浮云遮住了月亮,不但不会扫兴,相反会更让人觉得祥瑞,因为有“八月十五云遮月”预兆明年好收成的说法。

    14、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九为阳数,九月九日,两阳相重,故名重阳节。其节日风俗的形成,大约始于汉代,有登高,佩茱萸,饮菊花酒等活动;但当时的民间认为,九月初九并非吉日良辰,是一个不吉利的日子;因为九月以后寒气袭来,阳气渐消,天地之气交接,会产生不正之气,为避邪气入侵,要登高、 饮酒,以避邪气。

    梁人吴均《继齐谐记》中记载,东汉时。汝南人恒景向费长房学习道术。一天,费长房对恒景说:“九月初九你家会有大灾,你赶紧回家,让全家老小都做一个红香袋,里面放上茱萸,扎在臂上,一起登到高处,再喝点儿菊花酒,可以可避灾祸。”恒景全家如此照办,傍晚回家,只见牛羊鸡狗全都暴死,费长房说这是家畜代人受祸,从此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的风俗就传承下来。

    重阳节登高是一项很好的出行活动,金秋九月是一年中最好的月份,碧空如洗,天高气爽,阵阵秋风中送来的是百姓收获的欢声笑语。民谣曰“九月里九重阳,家家户户收割忙,谷子糜子上了场”,此时登高远望,会看到火红的高粱,雪白的棉花,金黄的的大 豆--------让人心旷神怡。

    不知从何时起,人们逐渐把九九重阳节定为了老年节,旧俗已无处寻觅。

    15,寒衣节,农历十月初一,它与清明节、中元节并称为“三冥节”。

    节日的起源本与时令有关,十月初一正值秋末冬初,人人需要御寒加衣,他们想到死者,就用五彩纸剪衣服,被褥,供亡者过冬。

    人们要给亡人烧寒衣。把彩纸剪成衣服样,装在纸口袋里,这叫“包袱”,皮上写着亡人姓名,封好,到院外门口或村口火化,嘴里念叨着:“×××取棉衣来”。火化前,在地下划一圆圈,中心划一“十”字,包袱在中央焚烧。再用一碗水在火堆外洒一水圈。按传说:这两重“圈”在野鬼看来是不可逾越的高墙鸿沟,“十”字是封条,这可防野鬼乱抢;也有焚烧过程中,挑出了几张纸钱另烧的,那是施舍给孤魂野鬼的。

    旧时,香河城里的城隍爷要出巡,因为今天放鬼假回家取寒衣,怕鬼在人间为非作歹。

    16、冬至节,一般在农历十一月。立秋后,白天一天比一天短,冬至这天就止住了,以后白天一天比天长,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最短,夜间最长的一天。

    相传古人在严冬的日子里,常常被冻掉耳朵,女娲便用面捏成耳朵形状给人补上,耳朵形似饺子,后人便在冬至节这天包饺子吃,耳朵就再也不会冻掉了。另一说,古代名医张仲景在冬至节这天,教人们熬制“祛寒娇耳汤”,治疗冻伤,所说“娇耳”,就是指将羊肉,药材等切碎,用小块儿面皮包紧后。煮熟连汤吃下浑身发热。娇耳的形状,也似人的耳朵,故也称为“饺耳”,又称饺子,这两种说法也道出了吃饺子的来历。

    冬至节,安平镇的人们也有吃馄饨、喝羊肉汤的习俗,但并不多见。

    17、炒豆节,农历十二月初一。北方人老话有“腊月初一蹦一蹦,大人小孩儿不得病”。这“蹦”,一方面是指人们要多活动筋骨,在寒冷的腊月里不生病;另一方面,“蹦”与“嘣”字谐音,于是在每年的农历腊月初一,爆米花成了人们在新春佳节来临前的一种希冀:在新一年的开始,要蹦蹦跳跳,把晦气和疾病蹦掉。腊月初一称作炒豆节,因为这一天习俗是炒豆子,炒豆的品种也多种多样:有沙土炒苞米花,有沙土炒黄豆,有用咸水炒瓜子-----民间百姓有一句俗语:“腊月初一不吃炒,这个起来那个倒”。

    18、腊八节,农历十二月初八。十二月习惯上称作腊月。“腊”本来是古代祭祀名。腊者,猎也,人们在收获后的田里去打猎,用猎取的禽兽祭祀先祖,这种腊祭仪式常在新年交接时举行,一般在十二月。民间就把12月称做腊月,《荆楚岁时记》载:十二月八日为腊日。腊月八日成为了民间传承的大腊日期,简称腊八。

    古代腊祭,既有射获的猎物,也有把新收获的谷物熬熟的,这便是粥,先祭祀百神,后人们分享。佛教传入中国后,腊日与佛祖释迦牟尼成道日相吻合。传说释迦牟尼苦苦修行,饿倒在地,有一位牧羊女给他一碗乳糜粥喝,将其救活。他有了精神,跳进尼连禅河洗了个澡,后盘坐在菩提树下,静思默想,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烦恼全消,豁然顿悟人生的意义。这一天就是十二月初八,佛教界把这一天称作佛祖成道日,以示纪念。此后,每逢腊月初八。寺庙僧侣诵经弘法,效仿牧女献糜粥,取香谷时果,熬粥供佛,这是腊八粥起源的一种说法,后来传到民间,演变成一种习俗,成为中外文化交融的节日。

    腊八粥的起源还有一种说法。腊八粥又称“大家饭”,是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一种节日食俗。据说当年岳家军讨伐金兵在朱仙镇节节胜利,却被朝廷的十二道金牌追逼回来,在回师路上,将士们又饥又饿,沿途的百姓把各家送来的粮食倒在大锅里,熬煮成粥分给将士们充饥御寒,这天正好是腊月初八。岳飞遇害风波亭之后,为了怀念这位民族英雄,人们每逢腊八这天,家家都吃“大家饭”,以示怀念。

    安平镇的民间,人们一大早用杂米熬粥,有条件的要放一些枣、栗子、核桃仁,吃时在粥上撒些白糖一类的东西。这粥名为“腊八粥”。杂米叫“腊八米”,是事先掺合的。这粥熬得越早越好。人们说是“早吃,明年早收”。

    在腊八早晨吃完腊八粥后,还要端一碗腊八粥,用筷子挑一点抹在石磨上,碾子上,或者抹在院子里的枣树、杏树、梨树上。其意是让他们吃点儿腊八粥,石磨多磨面,碾子多碾米,果树多结果实。

    孩子们有歌谣唱道:”吃完腊八粥,往家溜;吃完腊八饭,往家转,离年还有二十一半。“

    腊八节这天还有做腊八醋、腊八蒜的习俗,腊八这天把蒜剥光洗净,浸在醋坛里密封好,到除夕夜打开,佐着饺子吃,成了酸辣兼有的“腊八蒜”。其实这种醋什么时候做都行,只是旧时人们不到过年吃不上饺子,做了没用。

    19、祭灶节。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是民间祭祀灶王的节日,又称作“过小年”。

    锅灶家家户户都离不开,于是供奉灶神,传说灶神有两位——灶王爷,灶王奶奶。灶王奶奶原是玉皇大帝的一个女儿,爱上了人间的一个小伙子,被贬到人间。王母娘娘可怜他,封他们为灶神,享受人间烟火,并允许腊月二十三上天与父母团聚。

    灶神的职责是司察人间功德善恶,向天上玉帝报告,《经说》记载,灶君管人间住宅,熟知人间之事,每月朔旦,记录人们善恶及其功德,夜半奏上天曹。如有恶行,严重者,少活“一纪”,即300天;轻微者少活“一算”,即一百天。于是有关灶的禁忌越来越多,比如不得用灶火烧香,不得打灶门,在灶前骂街,发牢骚------,更不得在灶前小便。或将赃物填入灶内燃烧等。

    灶神像,贴在锅台上方的墙上,神像下面钉一块木板,放香炉,供品。两边对联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祭灶时,烧三炷香,将黄表纸3张、蜡烛一对、烧饼三块、糖瓜五个,摆在灶王像前的木板上。糖瓜又甜又粘,用来粘灶神嘴的,意思是让他上天后说这家的好话,不说坏话。

    灶前祷告完毕,将灶君神像慢慢揭下,连同用秫秸扎成“天梯”和“马”(灶神上天的交通工具),放在灶门前焚烧。大年三十那天,再加新请的灶君神像和新对联贴在原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安平镇节日习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qhp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