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说,芸娘是文学史上最可爱的女人。她的一切行为,都不可以做世俗之内的解释,而更像《红楼梦》里的女子,万般惊世骇俗,都出自烂漫天然,在中国文学史上,她是一个终生保持少女风貌的女人。
浮生六记关于书:林语堂这样评价这本书:“我相信淳朴恬适自甘的生活——如芸所说'布衣菜饭,可乐终身'的生活,是宇宙间最美丽的东西。在我翻阅重读这本小册之时,每每不期然而然想到这安乐的问题——读了沈复的书每使我感到这安乐的奥妙,远超乎尘俗之压迫与人身之痛苦。”
由谁写:沈复,字三白,号梅逸。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生于姑苏城南沧浪亭畔士族文人之家,十八岁娶舅女陈芸为妻。婚后夫妻俩举案齐眉、相爱甚笃,然命途多舛,常常事与愿违;幸而二人不落世俗,善苦中作乐,耳鬓厮磨二十三年,至芸积病身故,仍情深如旧。后,沈复离家漫游,著《浮生六记》六卷,记录过往生活中点滴趣味及漫游经历,因其以真言述真情,从不刻意造作,深为后世文人所推崇,流传至今,已成经典。
得罪芸娘:鲁迅曾说“中国书还是不读的好”。读完《浮生六记》后,终于能体会先生的用意。古代社会并非将女子当作“女人”,并非将“孩子”当作“男人”,因为是“子”就有了附庸,而并非是独立人格的“人”了,女子是拿来侍奉男子的,男子是拿来服从老子的,老子是拿来城府天子的,终于到了天子,怕是上不去了,所以作罢了。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说各阶段的人各尽其职,但是却隐含了一种关系,君大于臣,臣大于父,父大于子,有了不平等,就有了压迫,才有了服从。所以陈芸怕是家里地位最为低下了,讨好公婆,服侍丈夫,算是尽心尽力了,却还是含恨而死。然而,最为可怕的事,在死前说道:“蒙君错爱,百凡体恤,不以顽劣见弃。”
喜欢芸娘:古往今来,贤慧女子易得,灵气难求,集贤慧和灵气为一身的更为少见。否则林语堂也不会打出那么高的分数。抛开社会,芸娘我还是很喜欢的。有这样的女子加持,他们的婚姻生活是这样的:沈复爱诗书,陈芸也是写得出“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的才女;沈复爱交友,陈芸会想法打点各种吃食,叫众人尽兴;沈复爱饮酒,陈芸便卖了自己的钗子去买酒;沈复爱出游,陈芸女扮男装,与他共同赏乐......这不就是,夫妻之间的最佳关系,“懂”对方吗。
怜惜芸娘:若芸娘生活在现世,一定是位浪漫的女人,有趣的女子,可爱的女子。于贫寒生活中,保持陶然其乐之心;于喧嚣尘世中,不失豁达宁静之心......一切都是那么的诗情画意。可惜了,生错了时代。
学习笔记完成于2020年9月15日
唐家湾金凤路6号
题外话
六点半,我把办公室的工作做了最后的疏理。路上,遇见小宫,说肚子饿的不行行了,出去吃饭。我一想,现在疫情防控,出校门也要走到东门,路途遥远,反正我也要回去吃饭不如一块去我家。
没想到,吃饭变成了文学课,整整上了四个小时。我讲“芸娘”,小宫问我,芸娘是谁?我说一个可爱的女子……我说“姚宓”,小宫问我,讲啥?我说想知道“发于情,止于礼”就看这本“洗澡”,顺便给自己“洗洗澡”……我说“王弗”,小宫说你认识吗?我说我想认识她,但要玩穿越……四个小时,说得我口干舌燥,小宫说,我想好好读书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