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我是不喜欢读书和学习的,我真正意义上开始阅读的书籍是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和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这两本书算是我真正的阅读启蒙开始,而那时我已大三。
我已经不记得当时是什么契机让我去选择阅读这两本书籍,书中的内容我也几乎不记得了,但是那种感动我记得,我能不停歇地读完那两本书,主要是被里面的故事人物吸引了,如果要说我是如何描绘写的,其实我也不太记得了,但就是打心眼觉得那是好作品。这两本书开启了我的阅读之旅,而阅读让我开始我的人生之旅。所以说经典之所以经典一定是有它的道理的。
我的工作之旅不是一帆风顺的,我有太多太多的困惑的,但是妈妈没有文化,我可以和妈妈学习人生的道理,但是职场的一些事情是无法与妈妈沟通的,那我的困惑是无法消散的,这时候阅读帮我打开了一扇门。阅读给我带来太多太多好处了,好到我已经不知道如何用语言去描绘了,但我依然想梳理一下这些年阅读给我带来的好处。
阅读让我解惑
每个人的第一位老师都是父母,但其实每个人都有知识盲点的,父母不可能教给我们所有知识,而这时候阅读就起作用了。没有读书前我遇到问题的时候就是自己郁闷写日记,但其实并不会解决什么问题。但有了书籍以后,我会通过阅读让自己得到提升。印象最深的就是自己辞掉第一份工作的时候,阅读张德芬老师的《遇见更好地自己》。第一份工作是所有人眼中的好工作,但对于我来说我总是感觉不甘心,但至于为什么,我也不知道,我就是想闯荡。当我真正辞职以后,我又遇到找不到工作的困境,那段时间就觉得自己好像被遗弃了一样,没有归属感,没有认同感,更没有目标。每天穿梭在找工作的路上,没有目的,只有有人要就可以,我已经忘记自己是谁了。就是《遇见更好地自己》解救了我,让我回归我自己本身,学会呼吸,学会当下,继续鼓足勇气去找工作,紧接着我找到了一个差不多的工作,虽然不是理想的,但是我有集体的归属感了,我开始变得自信了。
阅读让我疗愈
因为肥胖我是一个极度自卑的人,我甚至不敢在公共场合说话,就连上课举手回答问题这种事情我都是不敢的。因为自卑,所以我买了很多所谓鸡汤励志的书籍,我并不反对鸡汤,因为最起码鸡汤书会让我这种自卑的人有力量地继续活下去。当然鸡汤看多了肯定是会腻的,所以我也会买很多心理学的书,通过心理学,去理解自己的自卑,知道自卑的正常,同时也理解自卑其实也是一种机会,把自卑处理好,就会得到超越。因为阅读心理学,自己也能更好地去处理和朋友及家人的关系,因为能处理好这种关系,自己也能得到自信,这变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阅读让我有格局
越成长越觉得思维方式对一个人的重要性。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他的一生。有一个同事是博士,他需要和研发部门去沟通业务问题,大家都知道研发部门技术性要求很强。但是博士同事在沟通前,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自己看文献看资料,然后就把那个项目所有专业性的东西看懂了,看懂了以后再去和研发部门去沟通,这就导致了只要研发有要和我们部门沟通的问题,指定只要和博士沟通。这就是人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人的境界与成就。每个人都是有知识盲点的,即使你是专家你也是需要学习的。所以拉开人与人差距的是格局,格局的背后是学习与阅读。
当我想写作的时候,我会去买写作相关的书籍;当我想谈恋爱了,我去买教你如何谈恋爱的书籍;当我做妈妈了,我会去买育儿类的书籍;当我抑郁寡欢时,我会去买心理学相关的书籍。我们生活在世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需要的是攻克一个又一个地难题,而阅读则是解锁这些问题的钥匙。你现在在困惑吗?赶紧去找相关的书籍去吧,相信你一定会找到你想找到的答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