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简友广场散文
《散文写作十五讲》告诉你怎样才能写出睿智令人满意的非虚构作品

《散文写作十五讲》告诉你怎样才能写出睿智令人满意的非虚构作品

作者: 李春元开元谆语 | 来源:发表于2022-06-18 21:35 被阅读0次

想写小说,想象力匮乏,想写散文或者回忆录,又不知道怎么才能出色?这正是我面临的问题,于是我找啊找,找到了这本《散文写作十五讲》。本来对于这书我没抱多大希望,以为这又会是一本教条主义的古板的教科书式的工具书,没想到,藉由此书,我不仅学到了一些实用技巧,而且认识了一个有个性又可爱的杠精老头,于是,本该死板的课堂就活跃起来了。

哥伦比亚大学写作学教授、诗人、散文家菲利普·罗帕特从对文学的理解出发,对于何为散文、如何处理作者的自我与笔下的自我的关系、散文应该止步于描述还是应该增加一定的事后回顾式点评等等问题进行了详尽探讨,将自己多年来的写作经验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这既是一部于散文的诗艺论,也是一部关于写作和文学的、优美流畅的散文佳品。

这本书要讨论的问题主要是两个部分:

第一: 散文的技巧

作者会从15个小方面具体阐述。

第二:散文家的个案研究

作者举了好几个著名散文家的实例带着大家具体分析。

1.非虚构写作的现状/意识加上风格等于好的非虚构作品/非虚构写作需要的是什么呢?/怀疑精神是散文作家的另一个同样重要的特质

在网络快文飞速发展的当下,非虚构写作比如散文、回忆录之类,究竟是正在兴起还是在经历身份危机?没有具体答案。但是,可以看到的是,进入非虚构写作专业学习的人数在近些年稳中有升。起先学生们的兴趣源自所谓的”回忆录热潮“,另外有个原因是他们自觉想象力匮乏,也许更适合非虚构写作。但其实,非虚构作品也是应该拥有情节、悬念、强大的人物的,甚至如果涉及的是回忆录的话,人物还会发展。

非虚构中的故事线索和情节在于其思考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各种曲折和变化。这一点首先适用于散文,不过我认为它也适用于广义的经典非虚构作品。

让非虚构引人入胜的另外一个因素是一种高级的、令人愉悦的、优雅的,或者至少是刻意的文学化风格。且每段话都要体现这种风格。

对于写作者而言,是否要带着激情写作,尤其需要那种痴迷和执念呢?未必。作者认为,痴迷更多是一种浪漫的假想,而不是一个常见的行为。而且,它不会带来多少实质性的成果。

因为,生活中那些疯魔类型的人,其实大部分都无趣得很。痴迷者缺乏创意,也完全无视周围的人和身边的事;这是一种相当累赘的思维模式。所以,执迷更加适合虚构类写作,而对非虚构作家没什么益处。

比起激情和痴迷,好奇才是非虚构作品需要的,虽然听上去不温不火的,但是从长远来看,它更靠谱。好奇心驱使的研究加上个人声音,是目前成功的非虚构作品的一个最通行的模式。

非虚构作为一种文学实践,更加趋向理性、冷静、洞察和秩序。

我们可能永远不能掌握真相,但是作为非虚构作家,至少我们可以鼓足勇气做到最大限度的诚实。非虚构作家所面临的挑战是选择真实发生在她或者其他人身上的事情,并尽可能诚实和扣人心弦地将它展现出来。

2.将自我转化为人物的必要性/个人散文也像短篇小说一样需要冲突/散文的问题不在于技术而在于心理:是否可以做到诚实和坦率

第一人称对于个人书写而言最合理合法,更适合表现人物和声音的细节,但是无法为我们提供一幅关于发言者的明晰图像。因此,作者需要将自我和人物(小说里创造出来的)糅合在一起,而要想让自己成为一个人物,首先需要与自己保持一定的距离。即以一个旁观者的视角审视自己,把自己当成一个具体的、有明显辨识度的人物奉献给自己。

其次,从你的怪癖写起也许是一个好主意。那些怪异习性、固执的强迫症、反社会举止等等,都是能使你与众不同的品质。总之,要想建立可信性,就要尽量避免将自我平庸的一面展现出来。因为,没人愿意读枯燥乏味、四平八稳的无名之辈的故事。文学不是一个随波逐流和体制里循规蹈矩的人的温床。

即便我们明知道我们如尘土一样普通无奇,我们依然需要夸大那些少得可怜的怪癖、那些把我们和其他人区分开来的微小差异,并把它们戏剧化投射出来。为了将我们转化为人物,我们需要对我们本来就有的那些特点进行加工:以一种高清晰、敏锐的笔触去展现它们。

一篇个人散文就像一篇短篇小说一样需要冲突。没有冲突,个人散文或者回忆录就会滑入一种停滞的状态,不断重复你最初的观察和感悟,会造成一种自我欣赏和自我满足的印象。要让个人化散文充满活力,就需要制造一些问题,特别是一些难于解决的问题。有经验的个人散文作家知道如何在开篇之前挑选一个本身就会迸发火花的话题,而且知道架构这个话题使得它不过于雄心勃勃也不至于太琐碎。

那些还在起步阶段的作者可能纠结于两种对立的反应:

1.我是一个怪胎,头脑中见不得人的东西不能见诸笔端;

2.我是一个无聊之人,没什么好告诉别人的。

其实,对于第一种人来讲,他是没有认识到每个人都有古怪的、超现实和不道德的意识。而对于第二种人来讲,其实在我们寻常的日子里,在我们的爱情和友谊里,在我们的家庭动态里,在历史时代里,在我们和自然世界的交集里,到处充满了令人困惑、苦恼、怪异、烨烨生辉和悬而未决的瞬间。

人需要推那么一把,才可以意识到生活就是一个谜。即便在你看来也许显得枯燥无味的人生,也是如此。我们必须要看到日常经验的魅力,正是它们催生了最经久不衰的散文。

当你写个人散文时,永远不要假想你的读者已经知道了你的背景,不管你在以前的文章中谈过多少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个人散文作家必须像记者一样,尊重提供基本的、指示性事实的义务---谁、什么事、什么地点、什么时间和为什么--并尽可能在新闻开头就交代给读者。

读者必须发现你很有趣,不管是写的关于世界和平或者是一节粉笔,读者必须迅速从第一段感觉到,你将会吸引他们参与进来。而做到这点的诀窍就是先逗乐自己,用滑稽的眼光看自己,使其能给读者带来最大的乐趣。

另外,写散文时,如果你想揭示某人的性格,行动胜于雄辩。

3.反思与回顾

作者认为:不管是写回忆录还是个人散文,其精髓经常体现在作者分析其自身经历对于自身的意义的片段。思维的质量、洞察力的深度,以及尽可能地在人类能力可以达到的限度上去理解的意愿都保证了某个作者的感悟是值得信赖和友善的。

在个人散文或者回忆录中,我们必须依靠第一人称叙述者的主观声音来指导我们,如果这个声音从未解释、总结、阐释或者提供更大的社会学或者历史背景,我们的麻烦就大了。

所有的非虚构都是用想象力将事实塑造成一个基于某个视角的叙事。

在虚构与非虚构之间其中的一个区别是:非虚构不应该有意使用不可靠的声音和被蒙蔽的叙事者来讲述个人经历。因为这样与写小说无异。

4.如何结束一篇散文?

此节作者首先列举并分析了散文大家蒙田、黑兹利特等作品关于结尾的写法,然后总结出:有多少文学技巧存在,就有多少种方式来结束一篇文章。而作者特别喜欢的一种结尾方法是引入一种新的洞察,这个洞察既可以是为结尾的情境所预留,也可以在结束时偶然发现。一篇文章可能会以雄辩修辞的递进而结束,也可以升华为道德箴言,或者以叹息、无可奈何和突然的情绪变化结束。

根据作者的经验,一篇文章的结尾与写作者内心对观众的耐心程度的把握有关。由杂志编辑或老师指定的字数限制也是一种刺激散文走向结尾的绝妙方法。

鉴于篇幅问题,以下5-15节仅列写出小节题目,不一一赘述。

5.使用逆向思维的裨益

6.丰富或贫瘠的想象力

7.非虚构其实是虚构吗?

8.论书写他人的伦理问题

9.谦虚与自信

10.作家的日志

11.散文:发现还是议论?

12.虚构的自我:论把我转化为人物的困局

13.研究与个人书写

14.抒情散文

15.脸书时代的散文

散文,无论是抒情的还是讽刺性的,新浪潮还是传统的,在今天都享有非凡的自由的潜力,部分原因是它与更大意义上的商业文化的关系并不紧密。因此,对于写散文的人来说,这是值得致敬的,因为这是一项在经济上不划算、美学上异想天开的冒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散文写作十五讲》告诉你怎样才能写出睿智令人满意的非虚构作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qjlv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