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学生要“超大纲”学习?“超大纲”学习有什么好处?
1.不要让任何一个儿童在低于他的才能的水平上学习。班级里有一些同学极其聪明,这些学生反应最快,理解力最强,其他同学还云里雾里的知识他们已经完全掌握,这个时候就应该另给他们一些任务。比如二年级最近接触的“一笔画”问题,就可以着手让这些同学去查找资料,自己啃读文本,理解欧拉的“七桥问题”,进而再去感染其他同学或者讲解给其他同学听。以前我总是担心本节强调的知识或许他们还没掌握,因为这些孩子也容易犯一些细节错误,但是这些细节问题老师以后还会强调,不能因为怕这些问题就一直阻挡这些儿童“超大纲”学习。
2.集体的智力生活是一个统一的过程,如果教师引导最有才能的学生超出教学大纲的范围,那么集体的智力生活就会丰富多样,从而影响最差的学生也不甘落后。开学后就可以试着找出一些“一笔画”问题让最有能力的同学去研究,进而带动全班同学对数学的良好兴趣。
具体如何引导学生超大纲学习呢?
1.在学习大纲的每一节时都找出一些理论问题,让最有才能的学生去研究。这需要教师丰富的学科本体性知识,教师首先深知这些理论问题,才能引导学生去研究。如果教师只注重教科书的知识就谈不上研究这些理论问题。
2.组织有能力的学生和最差的学生的经常性的精神交往,如学科兴趣小组和综合技术小组的活动,以及各种课外活动比如科技晚会、竞赛、陈列橱窗等。靠集体的智力生活去影响个人的智力生活。
3.布置作业时出几种难度不同的方案,让每一个学生挑选他力所能及的题目去做,这样就谁也不愿意示弱。教师不需要指定哪个层次的学生必须做什么题,只需要让学生自己去选择,选择自己会做的,且必须认真思考去做题,如果选择的那一级别做不出,也可以降级去做,但是一定要保证认真思考。如果最高层次的题会做,那么低层次的题就不用再做。学生之间也会因为自己做出了最高层次的题而无比自豪,获得自尊感,形成良好的教育学循环。
这或许就是《学记》里指出的“因材施教”,让每位学生都可以在最适合自己的土壤里茁壮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