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成为极少数》那些一进入职场你就需要明白的底层道理

《成为极少数》那些一进入职场你就需要明白的底层道理

作者: 马行万里008 | 来源:发表于2021-04-03 22:17 被阅读0次

现在看一些励志书,越来越难激励到自己了。

可能是看多了,兴奋阈值提高了,也可能是阅历丰富之后,再看成功故事,自然而然就会想:那有那么简单,没有细节,都是忽悠。

这估计就是大多数中年人的悲哀。

但我每拿起一本书,都渴望汲取点营养,那怕是鸡汤。

最早关注栩先生是因为一篇文章《为什么有些人年纪轻轻思想就如此深邃》,讲述的是年轻时的毛泽东,通过阅读和调研两种手段,提升格局。

文章很有深度, 尤其是毛主席的阅读思考、调研实践的方法,给我很大启发。

本书《成为极少数:习惯总结和反思的极少数胜过止步不前的大多数》是栩先生的公众号文集。

有自主与动力、方向与精进、时间与平台、视野与格局几个模块。

文章主要是通过讲述名人以及身边领导等及其特殊,而又让人感觉必然的成功故事,来讲述一些职场上新人容易忽略的潜规则。

本书适合刚毕业进入职场的新人,或者工作五六年的职场人,用作者的话说30岁以前的人吧,还是很有启发和激励作用的。

比如:

1.真正的捷径一定是在不为人知的地方,需要我们孤独地翻山越岭。

很多人都走的路,一定不是捷径;

2.你内心相信和坚定的东西,会引领你走到你想去的地方;

3.自我激励,自我认同,能切切实实地产生强大的推动力;

4.我们总是拿勤奋说事,是因为勤奋太容易被看到,太容易模仿了;

勤奋的样子容易做出来,但持续全身心投入,却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勤奋决定的是下限,而决定上限的是能否长时间将注意力,集中到你正在做的、最有价值的事情上。

5.你无法保持长时间专注,可能是缺少天赋,也可能是做事的动机不够强烈。

6.愤怒是一种可以利用的情绪,聪明的领导都懂得如何表达愤怒,该发火时雷霆万丈,不该发火时稳如泰山,气定神闲,能够利用自己的愤怒,才叫情绪自由。

7.职场提升竞争力,要懂得抢跑,比如放假最后一天,准备一个工作分析报告,让自己更快进入状态;业余时间不失控,规划好两点,不玩游戏,不睡懒觉。

8.对人影响最大的是思想观念的转变,想明白再做,远比瞎忙重要的多。

9.写作是一件启动条件简单,但却绝对具有长期价值的事情,从公司里的会议纪要,汇报材料开始写,都是职业发展的加分项。

10.一件事,你只要花一点力气就比别人做的好,说明你在这方面有天赋。

11.空闲的时间,不仅意味着休息和娱乐,更意味着沉淀和调整。

12.越忙越要关注自我成长,越穷越要在自己的学习上投资。

13.职场上,很多地方,并不是你能力达到了什么层次,才能做什么领导,而是你当上了领导,才有机会具备相应的能力。

能力,最本质的定义是你能调动多少资源,掌握多少信息。

很多人就是当了领导之后才跟普通人拉开差距,因为在领导这个平台上他的学识、见识、得到的信息知识面会更广,接触人的层次也会更高,所以成长的也会更快。

14.世界越复杂,我们越需要掌握概括的能力,也就是抽象总结,把巨大而复杂的世界打包放进我们的大脑。

15.懂得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不是道理没用,而是对你没用,那么就是你根本就没懂,或者似懂非懂,关键时候记不得,要么就是你执行力差。

……

16.给我启发最大的还是格局篇:

比如,很多观点之争背后,要么是情绪之争,要么是利益之争。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参加一些会议,各部门领导争论不休,争的是什么?虽然大家总体上还是为了公司效益,但在此基础上为部门争取业务主导权、话语权,影响力或者评优晋升加薪,有何不可。

17.遇到贵人的三种方法,第一交学费,第二找关系,第三,主动秀自己,赢得赏识。

18.提升格局的书有五种:知识类、技能类、思维类、审美类。

19.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高人指路,高人指路不如一朝顿悟。

所谓顿悟就是突然有一天自己想明白了,没有了纠结和痛苦,坚定了目标,做到了专注。

但,在顿悟之前,我们需要不断地反思总结积累,就像书名副标题,习惯总结和反思的极少数胜过止步不前的大多数。

……

有些人说这本书太鸡汤,其实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少不了被一些文章启发、激励,甚至改变,你也可以理解是被煽动了。当你这么理解的时候,说明需要更高级别的鸡汤了。

秋叶大叔说:人在遇到艰苦困难的时刻,有一碗鸡汤让你有勇气再出发,不管那时多么天真,文章多么肤浅,我们都应该感谢让我们更加坚强的那碗鸡汤。

禅定时刻

比较佩服作者的才华,时不时地用一些古文诗词,文章的逼格立马就上好几个档次。比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用典故和诗词是最能体现中国文人才华水平的,有时候自己的一些感受或领悟,不知道如何表达出来,就是腹中诗书太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成为极少数》那些一进入职场你就需要明白的底层道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qmwh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