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绩主义:它对我们提出的是一个精英标准,就是你必须做到怎么样才叫做优秀。得像那个顶级的成功人士,顶级的精英阶层他们的那种工作模式工作方式和工作的成效那就叫优秀。但是他们的优秀背后不只是努力,可能有所在的出身拥有的教育资源社会阶层资源,甚至包括自己的天赋等等。但是把优绩主义这种精英的标准给了普通人,在这个优绩主义当中是不承认的普通人生活的价值的。这个对于普通人生活的价值的一个漠视其实就会带来一个误区,所有的人都想变成精英然后都想得到精英,这个就会造成普通人明知道自己做不到又不敢不努力,只要停下来休息就会有负罪感。”
这一篇文章是我之前写的《减负》相关的一些拓展思考,阅读前需要知道的一些前提事件我都写在那一篇里了。
另外,推荐大家去阅读卡尔·雅斯贝尔斯 Karl
Theodor Jaspers的《大学之理念》和兰德尔·柯林斯 Randall Collins的《文凭社会——教育与分层的历史社会学》。
我很早就通过网络得知了求职期间可能会遇到的各种怪象,什么无薪试岗期啦,超长时间试用期(超过六个月)啦,转正也不购买社保(其实大部分工作都不给买社保的)啦,我觉得自己已经充分做好了心理准备。但直到自己开始求职,才知道世界已经疯癫成了这个样子。
我以前从来没见过这么多这么年轻的刚毕业的小孩坐在面试官的位置上,他们很是活泼可爱,似乎是第一天干面试别人这份工作,介绍自己的公司的时候偶尔结巴,停下来之后再次开口,嗓音中带点儿颤抖,时不时提一些和工作内容无关的乱入干扰问题。这样的对话没能循序渐进地增进我们双方之间的了解,反而令现场陷入到巨大而长久的沉默之中。我们静静地坐着,等待着,接着,不知道这个故事中的哪一片齿轮机缘巧合地卡上了,面试又得以继续。
“您的期望薪资很低啊,是不是工作能力不行啊?”“抱歉,您的期望薪资太高了,我们给不了。”“您的工作经验很丰富啊,要价肯定很贵吧,我们可能给不了您期待的薪酬。”怎么着,这一会儿太高一会儿太低的,都不合您的胃口,合着根本没有合理范围,咱们谈薪水全靠猜猜猜是吧?定岗定薪,同工同酬我这辈子怕是见不到了,我也没见过什么组织去争取。工资倒挂屡见不鲜,公司内部同侪对自己的收入守口如瓶,更是助长了企业主们嚣张气焰,既然没人反对,那我们可要层层加码了啊。同一个岗位的薪酬上下限差距可以达到难以理喻的地步,这不是天天都在等着傻子上钩吗?只要有更便宜的新傻子愿意来,旧傻子就会被淘汰掉。
大家在等待着谁来主持正义呢?
曾经,我觉得一家公司只要是诚信招人,试用期结束后基本不可能不给能胜任的员工转正。虽然我对卡着试用期转正的时间点辞退员工的白嫖行为早有耳闻,但一直不知道是怎么操作的,毕竟,招聘也是要花钱的,辞退掉一个已被证明合适的员工并不能算大赚。一个月前,我曾面试过一家行业顶尖的公司,虽然他们在面试中就明确表示了我的专业和这个岗位并不匹配,但是由于面试官也足够专业且语言表达很有技巧,给我留下的印象还可以。
我在求职手记中这样记录到:“这一次面试,真的让我长见识了。不是面试问题或者是这栋大院内的高楼大厦,而是作为面试官,面对某种面试现场出现的危机的时候,该如何解决。解决方案需要既能保全自己的面子,还能让耽误了时间和精力的面试者感恩戴德。以前我一直没觉得国企比私企强多少,甚至常常认为私企的人更爱惜人才情商更高,可是我大错特错了。在中国,大部分情况下,确实是无法参与官场角逐的人才会退而求其次去卷私企。国企的家伙说话可真是滴水不漏,情绪也一直非常稳定,微笑简直就是焊在他们脸上——当然,也只有他们有稳定的资本,吃好喝好,无失业的压力。不过即使在这样的前提下,拒绝别人的话术技巧也着实让人佩服。”
本来我以为这事儿就这样结束了。可是,昨天我发现他们把同一个岗位再一次挂出来招聘,面试官的名字旁边的小字显示“1天内处理简历”“回复率高”“今日活跃”,最让我吃惊的是,这个岗位的工资水平比我三月去面试的时候标注的降低了三分之一。那么,如果他们顺利找到了能接受这个薪资范围的人,目前处在试用期的家伙就很危险了,大概率试用期结束——甚至可能等不到试用期结束——就会被辞退,再想远一点点,等七八月份之后,尚未就业的应届生人数会呈现井喷的状态,再把目前的薪资水平降为二分之一,以这家大企业的知名度,我觉得还是能够招到愿意接受的年轻人。同时,吃完应届生津贴之后,还可以毁约,秋招再吃新的应届毕业生。这个岗位的收入水平,会不会一直降低到无限接近于最低工资标准呢?有没有可能接近于零呢?我又在网上搜索了一下,有了点儿新发现,其实很早以前,零工资实习和付费上班这种积累工作经验以便于跳槽去到更好的岗位的工作模式就已经出现在很多行业中了。我们以为曾经存在过的希望,都是假的,生存一直都这么艰难。
企业管理者们的聪明才智都花在了这些“降本增效”的地方,这些名声赫赫的大企业,在人力成本方面,肯定省下了一大笔钱吧。前几天又听说了某新能源企业大面积毁约应届生的新闻,我对所有的大的小的企业的信用都产生了巨大的怀疑,接下里的几天,我停止了对全职岗位的投递,一心寻找日结的工作。钱还是早点拿到自己手里比较靠谱。
这几年,我一直对我们在这个社会中到底是怎么被选中又是如何被淘汰这件事很感兴趣。
不久之前,我在知乎上看到了关于“自闭症”的讨论,这也是这几年比较热门的一个话题了,其中一个讨论话题是“为什么在双高知家庭中,特殊儿童出现的频率较偏高?”本来,我的看法和下面大部分回答一样,就是只有高知家庭的父母才有那个认知能力,有能力知道自己家的孩子病了,同时有那个财力带孩子去医院检查确诊并进行干涉治疗,家境普通能力一般的父母识别不出来自闭症,也没钱带孩子治疗,只能任其自生自灭。但是,下面有一个回答引起了我的注意,写这个回答的答主“ZLRpp”人在美国,她从别的角度分析了这个问题的原因,她说“我举美国的例子是因为这边不存在大面积漏诊。‘农村’孩子也是可以确诊的,实在不行还有学校兜底。所以只用‘高知家庭重视孩子,自闭症在农村叫傻子,或者机构里看到的都是高知家的孩子,所以有这种错觉’解释不了自闭症的群聚现象。欠发达的地区肯定有自闭症,可是从美国的例子看出,自闭症群聚发生在高知家庭。当然这是把‘高知’的范围缩小了(缩小到理科高知),以作参考吧。至于原因那就是基因为主因加之生育晚。ASD特别是阿斯多以理工见长,少数在音乐艺术语言方面优势突出的ASD也是得益于他们分析型的大脑。由于人类社会发展,对智能要求增加,他们被聚集在一个地区,从事一类工作。遇到的配偶也做相似的工作。由于他们不善交际,可能间接造成婚恋晚,生育晚,又在遗传的基础上叠了buff,所以造成后代脑神经发育上的问题。《自闭历程》Temple Grandin一个演讲中说半数硅谷工程师都有自闭特征。湾区自闭症儿童比例达到了1:22。这个比例太高了,就是集中在硅谷地区,这些儿童都是高知家庭。我自己身边的例子。我老公美国大厂工作。周围的孩子(主要是儿子)有问题的真多不在少数。他的同事中儿子是自闭症,多动症,阅读障碍的比例之高。”。
如果这个回答为真,那就说明大部分人在这个问题上的思考方向因果倒置了。
上层社会先定义了具有某些特质的人是“精英”,即使具有这些特质的人实际上处于某种疯癫状态,事实上,就是这种相对比较罕见的疯癫特质缩小了上层社会的筛选范围,减少了候选者人数,同时保证了被筛选出来的工具人不具有任何实质的威胁性。这些标准随时可以改变以确保达标的只能是极小的一部分人,上层社会给这部分人戴上桂冠,将其称为“优秀”,并贬低剩下的所有人,斥其为“残次品”,至少是“或许有些可取之处但不那么好的”。
那些阿斯伯格综合征患者们,轻度精神障碍者,人格障碍者们,有可能比本身健康的人更能适应这个社会的选拔规则吗?
中国是怎么从普通人中选拔精英的呢?又是如何定义精英的呢?
和美国一样,中国的“高知”这个词语主要指的也是理科高知。至少在过去的十几年间,文科赚不到什么钱,穷酸文人很难被定义为“高知”。就我个人的经历而言,在学校中,阿斯伯格综合征确实挺常见的(阿斯伯格综合征(AspergerSyndrome,简称AS)是广泛性发育障碍(PDD)的一种,有某些特征类似孤独症(Autism,又称自闭症),如人际交往障碍,刻板、重复的兴趣和行为方式,因而也被归入更广泛的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SpectrumDisorder,简称ASD)。与孤独症不同的是,AS者并无明显的语言和认知能力损害,智力正常,甚至有少数AS者具有某些方面的超常禀赋。正因为如此,AS往往不容易在患者身上发现,常人多以孤僻怪诞、自我中心或难以沟通的性格问题视之。)由于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实行计划经济,学校毕业之后直接包分配工作,学历的高低决定了就业岗位,就业岗位决定了收入水平,因此,中国人对精英的刻板印象中,学历高和收入高缺一不可,有时候还会涉及家境好,但是中国人富起来的时间很短,经历过多次思想运动,到底是地主还是雇农属于“家境好”很难判断,因此,对现在年轻一代的评判标准基本还是以学历和收入为主——即使学历和收入的联系现在已经不那么紧密了。
阿斯伯格综合征常见症状表现:1.语言交流困难;2.人际交往困难;3.行为模式刻板:阿斯伯格综合征患者很固执、刻板,他们坚持用同一种方法去做某事,不容许有任何改变,并且不断地这样重复下去。比如挤牙膏一定要从尾处开始挤。他们常常在协商和妥协中表现得非常不成熟,不知道什么时候该让步或者该道歉。如果发现学校中某条校规不合理,他们不但不会接受,或许还会像捍卫理想一样去反抗,这会引起与老师和校方的很多冲突;4.运动笨拙独特;5.情感成熟偏慢:阿斯伯格综合征儿童的情感成熟度通常比同龄孩子落后3年。他们描述情感的词汇非常有限,且缺乏情感表达的微妙性和多样性,不能有效识别、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感。有些儿童会因为意识到自己与社会融合的重重困难而陷入精神压抑。所以大约有1/3阿斯伯格综合征儿童出现临床抑郁症状。有些孩子会沉迷于想象,抑或表现出抗拒、傲慢等。
看到这些描述是不是感觉非常熟悉,毫无疑问,任何一个在学校里念过书的孩子,都能从自己的同学中找到符合一条或几条的人。我的朋友中,完美符合第3条和第5条的人非常常见。
几年前,我和朋友们约在咖啡厅聊天,其中一位朋友迟到了,他抵达的时候,发现我们几个人都静静地坐在那里,各自思索着自个儿的心事,桌上的甜点和杯里的咖啡几乎没动,并没有任何人觉得不妥,他说自己一进门就看见了我们,“一动不动的面无表情的也没有交流欲望的几位青年正在各自玩着手指和桌上的餐巾纸,就像郁郁葱葱的树林中的几块枯木”。这位朋友之后还单独联系过我,“如果你要去北京大学第六医院挂号的话,我的朋友知道一位特别好的医生,因为她曾经在那里就诊过”,他停顿了一下补充道,“请别介意,我也曾被确诊为人格障碍者”。
这几个家伙学生时代成绩都很优秀,工作之后各方面依然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但是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一点也没有放过他们——也没放过平平无奇的我。我印象中,他们的强迫行为和刻板行为确实是自学生时代开始就非常明显了,有的人可以在座位上坐一天狂写习题册,有的人可以把整本教材背下来,有的人可以死抠错题并重复做上几十遍而不厌烦,有的人根本不需要睡眠做什么都很亢奋,我曾经以为这些行为叫做“勤奋刻苦”,没想到这些表现居然都完美符合自闭症的特征。尤其是“缺乏情感表达的微妙性和多样性,不能有效识别、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感”这一点,在他们成年之后依然表现得非常明显,身边的人都将其定义为“高学历者的傲慢”并没有经过任何思考就原谅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似乎很多人都认同“学历越高,越失去人性”,那些古怪的行为都是可以理解并得到原谅的。即使是农村,对于那些“奇怪的读书人”也是相当宽容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由于社会的规训,女性或早或晚都要负担起整个家庭的社交,她们总能发现自己身上不对劲的地方,而男性的那些“缺乏情感表达”的特点会无损延续到他们的婚姻生活中,因为他们往往被鼓励成为一名“沉默寡言的父亲”,对孩子有着“大山一般沉重的父爱”。总而言之,这些自闭症嫌疑犯运用了他们“过人的且极其偏执的”能力通过了上层社会在家庭,学校和大公司里设置的重重考验,终于成为了传统定义中的“精英”并聚集在了一起,不久之后,他们决定繁衍下一代——自闭症的群聚现象就这样产生了。
据说,在白种人中α男性是最受欢迎的,其实那帮家伙就是我们常说的自恋型人格障碍(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他们幻想自己很有成就,自己拥有权力、聪明和美貌,遇到比他们更成功的人就产生强烈嫉妒心。他们的自尊很脆弱,过分关心别人的评价,要求别人持续的注意和赞美;对批评则感到内心的愤怒和羞辱,但外表以冷淡和无动于衷的反应来掩饰。他们不能理解别人的细微感情,缺乏将心比心的共感性,因此人际关系常出现问题。这种人常有特权感,期望自己能够得到特殊的待遇,其友谊多是从利益出发的。”相信大家看到这些描述也觉得非常熟悉,这种人在中国社会相当常见,尤其常见于我们的父母辈,大部分孩子深受其害。有这些特质的男性和女性很容易PUA自己的配偶和子女,甚至有严重的家暴倾向,但是在某个时间段的某个社会中,他们就是金字塔顶端的光鲜亮丽的掠食者,被定义为最“优秀”的那一部分人。
“阿斯伯格综合征儿童的情感成熟度通常比同龄孩子落后3年”,真的只是3年吗?我觉得校园中情感淡漠的家伙似乎在社会中延续了自己的冷酷属性,而那些本来热情开朗的孩子进入社会之后逐渐变得沉默寡言起来。那么,我们越长大越成熟还是越长大越无法融入社会呢?“有些儿童会因为意识到自己与社会融合的重重困难而陷入精神压抑。所以大约有1/3阿斯伯格综合征儿童出现临床抑郁症状。”我觉得可能超过一半的成年人都觉得自己无法丝滑地融入社会,感到压抑更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他们描述情感的词汇非常有限,且缺乏情感表达的微妙性和多样性,不能有效识别、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感”。我们的社会似乎在鼓励大家把这种冷酷无情的性格保持一辈子,学校把每个人都训练成后天的阿斯伯格综合征患者,尽可能斩断人与人之间珍贵的情感链接,离开学校之后,随着身体和情感上被剥削的加深,大家都日渐麻木,似乎每一种热烈的情绪都被某种强力抑制住了。有一天,一位从未在大家面前有过情感表露的朋友费了老大劲儿试图表达自己的快乐,由于场面过分尴尬和滑稽,我们只好求求他不要再演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