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口不一是常事,但言行不一是大忌,所以,说你能做的,做你说过的!”
01
—
我在上一家公司工作的时候,经历过这样一件事情:
为了激励骨干员工,公司成立了一个“年度持股激励计划“,该计划明确规定一年后到期,并按约定的规则兑现持有人的持股权益。
但一年期满后,公司却以”现阶段结束持股计划亏损过大“为理由,由”管委员“在未征求广泛意见的前提下,强行通过了”延期一年“的决定。
更可笑的是,在通过决定的第二天,公司还举办了主题为”尊重与信任“的员工座谈会。
有人就在会上明确质疑了公司的行为,认为公司做一套,说一套,就是典型的”言行不一“。
02
—
当然,从经济利益角度来看,”延期一年“这个决定无可厚非。
但怕就怕在嘴上挂着的是道理,心里想着的却全都是利益。
这种“言行不一”会让公司丧失信誉,没有信誉就没了信任。
你想,如果没了信任,公司与员工之间、上下级之间、同僚之间就会相互防范、担惊受怕,总是在做最坏的打算。
没了信任,就不可能进行有效沟通,必须时常去揣摩他人行为背后的意思,甚至会经常出现误解和被误解。
我现在一直在想,要用价值利益分配的确定性,来应对个人动机的不确定性。
把激励规则搭建好,把价值与利益分配好,才能来谈理念以及各种先进的管理工具。
但不管我定的规则有多完美,推的管理工具有多先进,如果自己做不到“言行不一致”,说得再好听都不会有人信你。
所以,在不确定的世界里,管理好别人,除了完善的规则与组织协调能力外,
更需要言行一致,保持基本的信誉,并且懂得发扬人性光辉的一面,用利益规则抑制人性阴暗的一面,这才是基本的逻辑。
03
—
另外,言行一致也是做人的一种内在品质。
所以,评价一个人,不是光听他怎么说,而是看他实际怎么做。
就好像,我对我爱人承诺,我会对她好一辈子。
但光靠我嘴上说根本就无法证明我的真爱。相反,更需要关注的是我如何在日常生活的点滴细节上来关心、支持和照顾她:
我是否会在她生病时给予温馨的照顾;我是否会在过马路时自然地牵住她的手;或者,在她最需要陪伴的时候,我能放下手中的工作,静下心来与她沟通。
还有,现在社会上有些人声称自己致力于慈善事业,一直在为他人做公益。
但他们的实际行动是--为了炫耀个人慷慨,公开捐款金额,并要求在公共场合对他的慷慨行为给予表彰。
我想,真正的慈善家,一定不想透露捐款数额,也一定不想透露姓名,他们只是默默地做着实事。
因为他们内心深知,无论是对自己还是他人,行善只是一种出于人类怜悯心的本能而已。
04
—
最后,总结一下:
一个好的公司不会“轻易许诺”,更不会“朝令夕改”,而是讲信誉,具有公信力。
一个好的管理者不是“口号司令”,更不是“甩手掌柜”,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行动示范者。
保持言行一致,树立好信誉,它是诚信的标尺,更是公信力的基石。人们绝不会信服和追随那些爱说谎话和轻诺寡信的人。。
保持言行一致,让实际行动代替空洞的口头承诺。这样的人生才能真正充实、有意义,并能获得长久的尊重。
保持言行一致,说你能做的,做你说过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