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累死累活都没有别人工资高?
为什么明明干了很多活也做成了一些事情,但是就是无法晋升?
为什么付出跟回报总是不成正比?
原因很简单,不是每一个任务所产生的价值都是相等的。举个例子:我用1个小时候打印培训资料,而大哥你用1个小时清理了几个产品程序的bug。我相信你一定看得出区别,这也是为什么工资有所不同的原因。
就如二八法则所说的
最好的20%的资源(包括但不限于时间、精力、金钱、人脉等)的产出占全部产出的80%以上,剩下的80%资源的产出只占总产出的20%。
所以,我相信很多人明智地学会了一件事——授权。例如,一些简单重复的事情就交给实习生去做罗(所以实习生要拿外卖)。
但,很无奈简单重复的事情很少,复杂的内容占大多数,并且这些内容有不少是你不喜欢的~
这时候,似乎开始出现一个死循环。太多事情要耗费太多的精力,以致高价值的事情没有精力做好,越来越要机会做高价值的事情。无疑导致我成为职场中默默无闻的一员。
其实破除也很简单,从投入度上改变。王鹏程的《把每天当梦想的练习》中提到
有些事情,我们只需要做到六七十分就好了,把精力留给重要的事情;把重要的事情做到100分甚至120分。(大概意思就是这样吧~)
对于我这种超级负责的人来说,简直是新的一片天。不是每一件事都要100%的投入的。有些事情,你明明可以做得更好,但是你也需要终止放弃。大家都有这个感知,考试的时候拿60分要付出1份努力,拿80份可能就需要2份努力了,要拿100份,甚至可能要4份努力了。但是你的付出跟你的收益不是恒等的。60-80份的1份努力有20分收益,80-100分的努力就只有10分的收益了。
跟考试相同的是,
跟考试不同的是,你数学考100分和语文考100分家长、老师所有外界给你的荣誉和称赞几乎是一样的。但工作上就不一样了。老板可能布置的任务都是数学、语文都要100分。但是你数学考100分他会觉得你更聪明~
还有一种情况是,你语文考了100分,她也觉得只有80分。
道理大概就是这个道理,那我们要怎么选哪件事做到100分哪件事做到80分。
人在职场,身不完全由己。衡量的标准无外乎就是你老板care的(组织发展目标)和你care的事情(个人发展目标)
例如:很多培训管理者既要讲课又要做体系搭建。但,当你的职业目标是自由讲师时,你就应该话更多精力去讲好一门课。相反,你希望在管理线上提升,就应该做好体系的搭建。很多人会说,其实2个都很重要啊,因为老板可能更希望你搭建好体系,而不是会讲课。这个时候,你更加需要权限。可能你再职业上升的阶段,组织的发展目标高过你个人发展目标,应该这样你才能更快速地拿到更多资源和机会。
你必须要记住追求利益最大化!!
抓住最关键的20%,你才能事半功倍。
PS.写这篇文章是因为,我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在我的世界里,只有全或无。但是其实很多事情都有程度之分。无论是什么事情,你想要做好,就要花时间。但,时间是你最最最宝贵的资源。
所以,你不得不做的时候,我就让自己在程度上自由。其实保持输出也是这么一回事。要我写十分满意的文章不仅让我焦虑得难以行动,也让因为业余时间有限让我走走停停。所以,阶段性降低程度,由量变到质变也是一种方法。
PPS.关于精力投入,我很喜欢采铜法则,今天篇幅真的太长了,下次补充。

我们可以从2个维度来判断一件事的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