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完《北京折叠》的学习感悟

读完《北京折叠》的学习感悟

作者: 天睿对你说 | 来源:发表于2018-02-11 00:52 被阅读0次

“天睿,你集齐14个生肖了吗?”一大早,就收到微信群的呼唤。“这次今日头条放大招,我所有的都齐了,只差一个‘发’字了。”群友说着。

我知道他们说的是什么,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每到节假日,这些企业怎能错过如此好宣传品牌的机会呢?

支付宝集五福的时刻还历历在目,还在为当年的“敬业福”而发愁吗?现在的情况是一“发”难求。

我对这类活动没有太大的兴趣,觉得分不到多少钱还费时费力瞎倒腾,闲暇时偶尔点击个链接娱乐娱乐。

嗯,就是这样。

最近我变懒了。不知道是春节的气息愈发浓重还是各大新媒体平台受到政策的影响,平台全面被约谈后我们这些小作者,无辜躺枪。乃至连我更文的动力都降低了不少,个别账号开始断更,留下一脸的无奈……

2月8号,白天几乎是浑浑噩噩的过了。一个字没写,连电脑都没开机。吃完午饭一个人跑到车上去晒太阳,一趟就是几个小时,想想自己也是真够可以的。狭小的空间里,我连音乐都没开,也不知道脑子里在想些啥。

从不嚼槟榔的我特意去小店买了包“叼嘴巴”牌槟榔,撕开包装,没中奖……似乎最近没有中奖的好运哇,然后拿出一颗扔到嘴里乱嚼着。

摸一下口袋:卧槽,烟没带出来,好吧,只得先去小店再买一包了。就这样嚼着槟榔抽着烟在我那小破车里面架着二郎腿躺到了下午五点。我估计如果不是肚子饿了,我还不会走。

楼下的超市,我买了6块的钱的瘦肉+一块钱的水豆腐,这就是我的晚餐了。自己凑合着吃,虽然厨艺很一般,但还是习惯吃自己亲手炒的。

六点,开电脑,看数据,码字……

大鱼号的编辑前两天给我的S码我入驻了还没发文呢,先写一篇,点击发布。还行,用时20分钟。

接着写教育、情感、微头条……

晚上十点,把所有账号和平台文章全部发布之后,正准备关闭网页;这时候百家号收到一个站内通知——恭喜获得100元糯米兑换卡。嘻嘻,挺意外的哈!虽然我从未用过百度糯米。

想着时间还早,在几个天天微信群中来回“水群”,花了差不多一个多钟。这真是个浪费生命的活儿,但就是忍不住。好吧,请原谅我。

接下来干啥?看会书呗。

看啥?想来想去自己即将要“进军”科幻领域,得看看几本科幻类的名著啊。这时候想到了前几天老师给我介绍的那本——获得雨果奖的《北京折叠》

说实话,前十分钟我真的没有耐心继续看下去了,这不是我喜欢的风格。但好歹也是老师介绍的,且自己又要往写科幻类的小说发展,硬着头皮也得看完。看到三十分钟的时候,我的心态发生了变化。

觉得还行,能基本读懂作者要表达的意思了(像我这么蠢的读者估计会把作者气死)。继续读下去我发现作者描写人,物细节特别到位,详细而不啰嗦,从里到外,从上到下,从深到浅面面俱到。这功底,非一般人所能及,难怪能得雨果奖!

全文不长,两万多字,我很认真的看完了。

读完之后的第一个感受是:卧槽,写这类小说也不会太难啊,我估计能写(像我这么自恋的人应该世间少有)。

接着的感受是:从学习写作的角度来说,本书中描写人物很到位,物件细节到位,另外能够反映出作者想表达的是底层平民百姓与不同阶级的人的层次和生活上的差异化。折射出了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写真,以相对科幻的写作手法来描述,不愧是高啊!

当然,这仅仅代表我此时个人的感受。(每个人的看法不一定相同,而即便同一个人不同时期看待同一事物也会有不同领悟)

我从书中领悟到写科幻篇的要素:

多描写人物细节,情结

脑洞要开的足够大

能够和现实既接轨又不接轨

好了,对于我这种以往从不看小说,从不玩游戏,不追星,不看综艺……我都不知道自己除了喜欢写点东西还爱好啥了。但是,写作需要素材,而刚好我不喜欢的这些“东西”里面又有大量的素材。

看来,是时候改变自己了。

就像老师说的:“我也不喜欢很多东西,但是身为作者的我们必须告诉自己要去了解,哪怕不喜欢也要有最基本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从而不定时的迸发灵感,找到可以写的东西。身为作者,并不是自己喜欢什么才去了解什么,而是尽可能的知晓世间事……”老师说的有很多,我都记着呢。笨了点,慢慢消化。

不过我有感觉,老师最近对我的表现还勉强满意(我自认为的,可能是自恋)。虽然总是骂我笨,但我能够感受得出来,那是亦师亦友的一种鞭策,挺感激的。

夜深了,我也没东西写了,就这样结尾吧……

感谢点击链接进来阅读的你,感谢陪伴天睿一路成长,不管我写的多么的不堪你还是孜孜不倦的阅读和给予我鼓励,打心底感激!

我是天睿,一个热爱生活与感知生活的90后!

相关文章

  • 读完《北京折叠》的学习感悟

    “天睿,你集齐14个生肖了吗?”一大早,就收到微信群的呼唤。“这次今日头条放大招,我所有的都齐了,只差一个‘发’字...

  • 读完北京折叠

    读之前除了知道它获得雨果奖以外什么都不知道,所以一直以为它是和三体一样厚重的书,所以在读到老刀回到他的第三空间时,...

  • 火车上读完《北京折叠》

    每次从东北南下回家,20多小时的行程,我都想尽办法买一张卧铺。有时是提前一个月订票,有的时候定晚了,就找黄牛。 一...

  • 北京折叠,折叠社会

    读完了之前遗留了一半的《北京折叠》。作为一本科幻小说,其实《北京折叠》的脑洞开的并不大,甚至还不够《天才,疯子》的...

  • 读完《北京折叠》的最大感触是什么

    无论是以前现在未来,人都是分三六九等的。(第一二三空间) 无论是以前现在未来,无论哪个阶层都有善良的人。(老刀老葛...

  • 折叠了的北京,疼吗?

    █文/叁未 北京,折叠。 那样的北京,疼么? 夹在期间的人们,疼么? 看完《北京折叠》 似乎有了答案 《北京折叠...

  • 《北京折叠》的阶级折叠

    晚上睡不着,在书架上点兵点将,就抽到了这本《北京折叠》。大数据的标签:作者郝景芳,得了雨果奖。 这篇文章为我们展开...

  • 随笔014安贫乐道不是贫穷的良药--读后感

    两个小时读完了[北京折叠],感慨阶级固化的残酷。文章属于科幻,构建虚拟的故事,却也是眼下的北京给人的感觉。 第三空...

  • 北京折叠

    我想也许背景折叠所描绘的是一种时代的落寞吧,在改革开放经理40年,在这个大浪淘沙,英雄辈出的的后面,在闪光灯聚焦不...

  • 北京折叠

    听说不少人读了无感,必须中年人读起来才有感觉吧…… 都是中年人在这个变幻世界里的酸楚:排队上幼儿园、花钱买学位、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完《北京折叠》的学习感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qxk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