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庙和国子监游2

作者: 行走着的记忆 | 来源:发表于2024-04-28 09:36 被阅读0次

北京孔庙建于元朝1302年,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是元、明、清三朝祭祀孔子的地方。

有志愿者免费讲解,进去的时候正好赶上一波。

从大门开始,依次是先师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先师门是孔庙为数不多保留元代风格的建筑,可惜我分不出来,任凭志愿者讲得天花乱坠,我只看到了红柱子红墙和泛着青紫色的琉璃瓦。

导览图

从先师门到大成门是孔庙的第一进院落,分布在东西两侧的红色小亭子是为祭祀仪式做相关准备工作的场所。

走进大成门,一进院的四周树立着著名的进士题名碑,共198座,其中元代3座,明代77座,清代118座。讲解的人指着其中一个说是刘墉的(编号195)。我费劲巴拉地张大眼睛使劲儿找寻“刘”这个字儿,奈何太远了,也太模糊了,什么也没看到。

进士题名石碑

院里有很多古树,100年以上的算是年轻的。大成殿前边那棵800多年的“触奸柏”是志愿者重点讲的一个内容。传说明代的奸相严嵩在一次祭孔时,从这棵树下走过,突然刮起了一阵狂风,大风把他的乌纱帽都打掉了。因他平时专横跋扈,贪污腐败,作恶多端,民间流传柏树可以辨别忠奸,后来就把这棵柏树叫做“触奸柏”,也叫“辨奸柏”。

触奸柏

大成殿是祭祀时皇帝行礼的地方,宽九间房子,进深五间,规制很高,中间供奉着孔子的牌位,两边牌位大多是孔子的弟子们。

跟着志愿者讲解到这里的人都会跟着志愿者进去祭拜孔子。男士和女士的手不一样,左右手相叠,男士左手在外,女士右手在外,鞠躬行四拜礼。

我看到了我要来找寻的那些紫藤花树,紫藤花并没有像我在网上看到的那么亮眼,倒是那弯弯曲曲的藤更能吸引人的目光。因为讲解只有一个半小时,匆匆拍了两张照片就向崇圣祠方向走去。

其实知道这里是崇圣祠还是后来返回来的时候才知道的,这是一个独立的院落。

崇圣祠

走出来,就是乾隆十三经所在地。共计189座巍峨的石碑(我没数),这是目前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儒家经典十三经刻石—乾隆石经。上边的字真看,估计我这辈子练不成了。

乾隆石经

穿过乾隆石经夹道就到了国子监。

以上有从网上摘抄的一部分,有听讲解的一部分。看来,如果想要写好游记,还有得练,特别是这种历史厚重的地方,如果对历史不清楚,能写出什么来呢。

听完讲解又回头走了一遍,紫藤花儿还是拍到了。随着轻风在空中翩翩起舞,红色的墙在期间影影绰绰。

相关文章

  • 孔庙国子监一游

    纪检办组织中层干部去国子监廉政教育基地参观学习。 古代对官德一直都很有讲究的。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

  • 孔庙国子监

    初秋时节 蒙蒙细雨 红墙碧瓦 参天古树 千年不变 庄严而肃穆 游走在古人的最高学府 浸入骨髓的千年文化底蕴 敬畏油然而起

  • 孔庙,国子监

    今天下午,我和女儿参观了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国子监街的孔庙国子监。 孔庙始建于元大德六年(1302),是元明清三代皇帝...

  • 北京孔庙和国子监

    北京孔庙坐落是全国规格最高的孔庙,是皇帝祭拜孔子的地方。 北京孔庙始建于元大德六年(1302),大德十年建成(13...

  • 走进孔庙和国子监

    简书日更打卡第四天 说起孔子,我想没有一个中国人是不认识的,这里就不再介绍了。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知之为知之,...

  • 建筑图鉴|在北京,如果只有一天时间耍,一定要去这条街!

    这条街就是国子监街。 2/5号线雍和宫站出来,就有雍和宫、国子监、孔庙这些亲民、非常值得一去的地方。 国子监街还有...

  • 曹子玉七十余幅书法艺术作品亮相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

    12月27日下午,曹子玉书法艺术作品展在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开幕。孔庙和国子监作为元明清三代皇家祭孔场所、最高学府和教...

  • 【五律】国子监 孔庙游

    琉璃襄碧树,孔庙满书生。 寒夜三秋苦,功名万里征。 先师游子拜,古柏故人耕。 摆拍三千次,先贤可与行?

  • 北京雍和宫、孔庙和国子监

    每年趁着暑假我都会去北京,也算是和北京结下不解之缘。大大小小的旅游景点去了不少,故宫、长城、颐和园、圆明园、天坛、...

  • 初冬偶遇孔庙和国子监

    不知不觉地已经入冬,太阳慵懒地履行着职责,不得不说,正午的阳光相伴,去孔庙和国子监走走也是个不错的想法。说走就走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孔庙和国子监游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qyax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