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沉默的大多数》 读书

《沉默的大多数》 读书

作者: Cathy佳 | 来源:发表于2017-09-03 22:51 被阅读86次

    王小波:我要试着创造出一点美。我最想做的不是提升别人的灵魂,而是提升自己的灵魂。

    纯文学(第一次看王小波的作品,带着一丝疑问和好奇)

    文章以他那个时代背景作为故事背景。

    001 像我这样的人特多--在公众场合什么都不说,到了私底下则妙语连珠起来,换言之,对信得过的人什么都说,对信不过的人什么都不说。

    沉默是一种生活方式。

    当今社会,信任感的缺失,记得有一部以前的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现在还有一种现象就是人人都选择了在网络上说话,而非现实生活中,好朋友一见面,先是拿手机拍照,好像别人不知道你俩见面似的,发圈、回复评论。然后各玩各的手机,沉默。像明星之间互撕,之前如果是朋友,爆的料更猛,这样只会让人更更警惕。原来每个时代各有各的沉默,只是方式不同。

    002从小我对讲出来的话就不太相信。因为一亩地产三十万斤粮,但我们饿得要死。

    实践出真知,有些话听听就过了,实际上是什么情况,相信大家都心知肚明。

    夸张手法要适度,说出去的话如不能兑现,最后谎话只会被冲破。

    003 话语交给我们很多,但善恶还是可以自明。话语想要交给我们,人与人生来就不平等。

    分清善恶。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吗?人家含着金钥匙出生,而你呢,在山湾湾里玩泥巴。记得以前听过一个说法,在城里读书的比贫穷的地方起码超过了十年的发展。穷苦人家的孩子想要出人头地很难,也很容易迷茫,因为他之前最多只了解读书,其他什么都不清楚,好不容易考了大学,也不知道选什么专业,这个父母不能帮你,因为他们也不知道。正视这些所谓的不平等,及时调整心态,自信善良努力学习知识,让自己有底气。不平等吗?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

    004 弱势群体:有些话没说出来的人。我也属于这其中一种,沉默的大多数。

    弱势群体定义,因为有些话没说出来,所以人们根本意识不到有这一类人的存在。就好像现在我们关注到老弱病残孕,也是因为有人发声了,慢慢由弱势变为强势了。在车上奶奶找不到座位让别人让座,还理直气壮,把关注弱势群体变成了理所应当,呵呵。不过我没遇到过。

    005 但是在这世界上的一切人之中,我最喜欢予以提升的一个,就是我自己。这话很卑鄙,很自私,也很诚实。诚实所付出的代价就是别人说你怎么那么没有良知呀、诸如此类,让自己撒谎然后说服自己相信自己就是那样的人,如果哪一天做了与之相违背的事,那就会别人谴责你,内心也会谴责你。让自己阳光面多于阴暗面,社会将会更加美好。

    006 思维的乐趣~有些人认为,人应该充满境界高尚的思想,去掉格调低下的思想。这种说法听上去美妙,却使我感到莫大的恐慌。因为高尚的思想和低下的思想的总和就是我自己;倘若去掉一部分,我是谁就成了问题。

    人都有积极面和消极面,只有积极面的人是理想化的,也太过极端啦,要学会接纳两面的自己或多面的自己。

    每个人都想发现真理,可是发现真理后,每个人都按照真理上来实践,有固定的标准,岂不是很悲哀吗?整个世界变成统一了,没有多样性,能从出生看到死,这种真的没意思,把我们探索真理的趣味性都掩盖了。

    007知识分子的不幸。本文以故事开篇,说女人最大的心愿就是有人爱她,引出知识分子最怕活在不理智的年代。(知识分子讲理,而遇到了不理智的年代,就不讲理了。让我想到一句话“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之后挖掘出为何那个时候会不理智,用问句引出下文。不理智起源于盲目的信仰和歪曲的价值观。认真地思索,真诚地明辨是非,有理智,这才是真正的信念。信念不是别人灌输的,是自己的经验、学习所形成的自己的想法。有信念者有原则。

    008 花剌子模信使问题。野史记载的 中亚花剌子模信使给君王带来好消息,提升职位,派坏消息的使者,当老虎食物。类比中国学者也是一样。但砍掉信使或者杀害学者,那些坏消息就不存在了吗?没有,这些方法终究是治标不治本。但这种情况下容易催生小人,因为传递坏消息的人如果把消息改一下,他就能活下来了,学者如果能写出受欢迎、正面的文章,那也自然受追捧。

    009跳出手掌心,分清学问是学问,人是人,你再鄙视一个人,如果他做的是好事,那事情也是好的,要跳出来,客观地看待问题。我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但我不赞同你的观点。你有发表文章的权利,但喜欢与否,买不买就是读者的事,人家看不到你这个人,但如果你文章写得好人家自然会关注你。

    王小波对王力雄《渴望堕落》评价:我喜欢王先生直言不讳的文风,但我对他的观点持反对态度。

    那时背景是把道德和文化绑在一起,一篇文章写得再不好,写了马列思想,社会主义文化,qx在那个时候都要求说是好文章,如果被批判,就会被说成反对马列和社会主义文化。和现在的道德绑架类似吧,站在自身道德点去评论别人。

    010 明辨是非,要详细地考虑有关证据,经过痛苦的思索过程,才能搞清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前提是你对你要评判的事情得很了解,或者你给该伦理问题加个前提。人该是自己生活的主宰,追求自由。

    类比手法真是用到极致呀,正话反说。顺着错误的理论延伸出错误的方法。

    011 王小波看国学,觉得是像一块嚼过的口香糖,认为民族最重大的文化传统,不是孔孟程朱,而是这种钻研精神。如果仅仅只是学习前人的知识,没有创新,那就没意思啦,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吸收传统文化,根据时代背景发展出一点新的东西,这可能就是你自己的东西。可能因为王小波学的是理工,他才会更崇拜那些发明创造的,比如法拉第的电磁反应,会更倾向于给人们生活带来实际改善了的创造,比如中国发明的豆腐。

    012 书中例子:朱熹老夫子格物、致知,最后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因为本人不姓朱,还可以免于被齐,被治和被平总是免不了的。假如这个逻辑成立,生活就是很不安全的。很可能在我不知道的地方,有一位我全然不认识的先生在努力的格、致,只要他功夫到家,不管我乐意不乐意,也不管他打算怎样下手,我都要被治和平,而且根本不知道自己会被修理成什么模样。逗!你可以优秀,但是不希望你影响到我。

    人拉粪和驴拉粪(往地里送粪)就连不想送粪都说的很有道理,从生产成本考虑的:

    《沉默的大多数》 读书

    利用畜力,自然力,而不是去取代它

    文中经常引用其他故事,证明作者真的有读很多书。他的书真的很有意思,而且会让你去思考一些东西,也能了解那个时代的一些事,或许有主观性,毕竟是王小波写的嘛,不会那么客观,那么客观的只有机器,机器还是人造的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沉默的大多数》 读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qzj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