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如今通常而论,一个人只要上过学,具备某种学历,即是有文化,若再能以此为据,近水楼台,或是使出祖宗八代积累下的所有人脉资源,使出“学而优则仕”的浑身解数,为自己向TZ内进身,再换个一官半职,锦衣玉食,等于无忧。正应了“书中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那种美妙意境。那可就真的更是一个被世人啧啧称道学有所用的文化人了。
再其次,就是术业有专攻,或出师入范,或治病救人。闪转腾挪,进入事业编,做个白衣天使,当个大中小公立校的教书先生。那也是可以悬壶济世,风光无比,或假期不缺的TZ和文化的肥缺了。
但我却认为,以上这种通识的文化都或多或少,甚至是似是而非地长期示人以错觉与假象,最后误己,常是误人。
文化是实实在在的思辨力行功夫,自觉自省。内光于心,外化于行,知行合一。文而化之,自我修行。我认为,文化,就是一个人一生一世在思想上漫长的自我革命。与生俱来,知识修行,与时俱进,自我觉醒。
天下虽繁,化繁为简,异曲同工。同理证明而知,文化是块敲门砖,选择圈子,进入其中,往往比文化更重要。这就是古今智者在历史中所达成的文化共识。
依照这个共识,知识,文化是进阶之石,而修齐平治,才是安身立命之本和人生善行之路。这条人生文化修行之路,在很大程度上多与一个人能否惕心自省和义举力行有关。而学历行于当今,又有几分对于人性和内心有足够的约束力呢?
由此可知,学习是个漫长无期的思想认知和主观思辨的过程。人通过学,可以更多地认知和思想世间客观存在的有形或无形的客观事物。通过结网成思,通过学习之法,研究事物变化之理,来不断结合当下,与时俱进,更新知识,刷新自我,让自己成为一个通过知识、见解和行为,认识事物,革新事物,改变世界,以知识为工具和目标,以善行自觉自省为动力,让一个人可以充分利用文化,同时把自己的思想行为又约束于道德,通过自我不断的善觉善行来超越自己,在成就他人的同时,又能成就一个更新的自己。
以上是我们祖先传习下来的善行自修文化。却在二十世纪后期与泊来的唯利自成文化,隔着海洋,撞个满怀。谓之海纳包容,谓之国际接轨。
这个隐秘了五千多年的潘多拉魔盒一经打开,便把祖先留下来的文化核心碰个稀碎。
君子善思,大人健行,思虑天下,同志而聚,兴义而为,待时而动,乘风而起。
小人善谋,利益善营,利结天下,朋比为盟,趋利而起,亦步亦趋,涉险取利。
从此之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鬼者拜鬼。各修其心,各谋其利。永不交接,各行其轨。善利各表,难安其位。文化,进入了一个信仰迷茫期。
从此,文化变成了一个冒险者手持的宝剑,再也不是一个朴素无形的所在。文化从此进入了一片充满投机与血腥的现实丛林。
对我而言,传统的中国文化,与其说是一种文化,更不如说是几千年来流淌在中国人血液中一种文明。它犹如五行之土,海水之咸,看似平常,却又无处不在。应该被置于现代流行之世俗文化底层的一个底色和背景。一个人没有深入置身其中,几乎体会不到它的存在。仿佛一个人没有亲口喝过海水,断感受不到咸的味道。
仁善,知行,致良知善举。
(暂停,休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