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看《皮囊》第三个故事《残疾》时,我就想这次的感悟我要琢磨一下我和大神的文笔差在哪,差了几个八度。
因为有和黑狗达差不多的经历,题材相似,对比会比较明显。
2
人物细节描写的细致是我最先发现的差距。蔡崇达对人物神态、外貌、动作的刻画以及潜意识的挖掘和心态的转变的描写很是精准。
(1)外貌、动作、神态的描写。
![](https://img.haomeiwen.com/i10952656/2f104cb17de1be9b.jpg)
我也想过怎么写因病而瘦弱的人:他170斤的体重被病痛折腾进40多斤,衣服松松垮垮的挂在身上,像个抽了线的木偶。
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后来看了老蔡的那句“陌生”戳心了,这样断章取句取不出原文的精髓,看过的人都能看到他字里行间的情,有他对父亲的情。
![](https://img.haomeiwen.com/i10952656/adff325fe1c4fa6a.jpg)
这段动作描写平实,平实,还是平实,但很戳心。我写的话肯定不会有“整个人被自己摔在地上”、“他不习惯自己的身体,我不习惯看他哭”、“我死命拖他,他也死命出力,想帮自己的儿子一把”。
![](https://img.haomeiwen.com/i10952656/9ae2130f44b5787c.jpg)
一个似笑非笑的表情的描写。
(2)父亲的心态的转变
![](https://img.haomeiwen.com/i10952656/77b4c29af97b2023.jpg)
刚出院回来的他还带着些江湖大佬的样子。他想象着家里一起出游,他还想回到过去,回到他还是顶梁柱的那个过去。
然而,他的身体不让他如愿,他扛不起自己的瘫痪的身体。
于是他为自己找到一套逻辑,认为不断活动,活血冲死血,就能好起来,他开始严格的执行他的康复方案。他越努力,挫败感就越强烈。
![](https://img.haomeiwen.com/i10952656/8242802e40d60f33.jpg)
再到台风天,父亲在长久的努力得不到回报后,终于爆发。
![](https://img.haomeiwen.com/i10952656/703c756d6488801c.jpg)
台风事件之后,他让儿子载他到海边溜了一圈。然后,他认为自己可以死了。疾病击垮了他,他接受命运。
这种绝望释放了他,他不再努力,不再试图回到那个高高的父亲的角色,他耍赖、发脾气,像小孩那样撒娇。
他以这种生活方式等死,像等一个老朋友。然后,死亡最终降临。
从反抗到绝望到淡然,这一整个对父亲心态转变的描写非常完整,父亲的任何一个反应都合情合理。
(3)跳脱出个人情绪的评价
我不知道起这个小标题准不准确,这样归类对不对。我以为这篇文章除了心态转变的细腻描写外,作者个人的评价最为出彩。
![](https://img.haomeiwen.com/i10952656/32fe16868ff52db3.jpg)
一家人为照顾父亲的心情,发挥着自己拙劣的演技,母亲收拾父亲失禁的小便时开得尴尬的玩笑,姐姐和我的念台词一样的对话。这种状态老蔡把它总结为演戏,蹩脚的演员演得一场蹩脚的戏,戏里的人清楚的知道这是在演戏,包括父亲。
![](https://img.haomeiwen.com/i10952656/acfc783efeda96a5.jpg)
多透彻。
3
文字真的能传递作者的人生观,他的经历,他的为人,这个装不来,也学不来,我想这也是我和作者之间最大的差距。
![](https://img.haomeiwen.com/i10952656/43a8f0a8f2ec37df.jpg)
爱父母是一种能力,老蔡的这种能力很强。他的文里父亲心态转变描写的细腻,父亲的微表情描写的精准,字里行间的细致,全是日日夜夜对父亲的关注。所以,文里有情,戳心。
4
二十几岁,家里出了一些事之后,我猛然发现了自己的冷漠。人冷漠,字里行间也都是掩盖不了的冷漠。我承认,自己对父亲没有尽心。
可情这样抽象的东西怎么学。
突然想起曾经向班里的一个学霸取经,问她怎么能一直这么努力高效学习,她回了我一个字。
她说:装。
装久了就成真的了。
移植过来,我的冷漠是不是也能治好。
能够爱人确实也是一种能力,但愿我的文字有天能充满温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