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常说“牌品看人品”,叶嘉莹说“观人于揖让,不若观人于游戏”。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因为一个人在揖让进退的时候,大多是做给别人看的,自是有所保留,有所隐藏。而游戏时往往是沉浸其中忘乎所以的,不用端架子,不用装腔作态,不知不觉反而把更真实的自我表现出来了。
《论语》中记载孔子的观人方法:“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意思是观察一个人要看他所结交的朋友是什么样的人,看他为达到一定的目的采用的方法手段,看他安于什么不安于什么。那么,这个人即使想要隐藏又怎能隐藏得住呢?
“视其所以”,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和什么样的人交往便是什么样的人。也或者说,和什么样的人交往便会变成什么样的人,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亦如荀子所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因此“孟母三迁”的故事至今为人称颂学习。
“观其所由”,我们常说有的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此非君子所为。古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达到目的的方法有很多,君子喻于义,利己不损人或利己且利人,甚至利人而利己。小人喻于利,踩着别人的尸骨大步向前,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现在有些明星娱乐类节目如《奔跑吧兄弟》《爸爸去哪儿》等其实就是观人的最佳途径。因此企业单位想要观人识人(此处说的乃人品,而非单纯的能力,不过我以为,最高乃人品,万般皆下品),与其笔试口试,不若以有利可图的竞技游戏为试。
“察其所安”,安于什么,不安于什么。“安”字大有解头。首先是为什么会谈到“安”,因为有外界的不安因素存在才会引起内心的安与不安。记得以前给学生讲“安之若素”一词,特别强调是有反常现象或特别不顺的情况出现还能表现得跟平常一样,丝毫不在意。一个心胸宽广思想洁净的人方能处变不惊临危不乱乐天安命,相反,一个心胸狭隘之人只要一有风吹草动便会在内心掀起大波大澜。今天所谓的攀比、仇富,对物质的狂热追求,其实就是一种“不安”。大家都一样贫穷处境都一样艰难的时候,相安无事;一旦有人先富起来,买了房,买了车,其他人便不安起来,变得忧心忡忡,于是很难“不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很难安贫乐道。甚至夫妻间相濡以沫尚能举案齐眉,一旦哪天大富大贵可能就会各有所思分道扬镳。所以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再说安于什么不安于什么。从上可知,安于物质的基本保彰,不以此为忧,更不可过度追求聚敛,否则就会像葛朗台那样成为金钱的奴隶,更甚的还会失去人之为人的根本。不安于道德修养自我提高。“日三省吾身”,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心安理得,是为大过!今天很多人视自己的错误言行而不见,或不知错,或知错而不认错,或认错而不该错,一副理所当然理直气壮的样子,认为不过是随手丢了垃圾随口吐了痰随口骂了句脏话而已,这些细小的行为完全可以帮助我们观人识人。
对于观人的方法,《史记·魏家》说李克“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这可以说是对孔子言论的发展,更为具体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