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白岩松老师写的【白说】一书第二遍已看完,觉得还想再看第三遍,因为这本书里说的一些话虽然犀利,但全是一针见血。如果每个人都能像他这样思考问题,像他这样说话,我相信不紧中国,乃至全世界都会越来越好,当然,中国也确实变得越来越来好,这也得益于他以及他的同行的功劳吧,但是有许多问题也依然存在,比如他书中说的咱们保障制度还不健全,导致老人跌倒没人敢扶,因为中国的父母都是心疼儿女的,而很多老人又没有社保,这万一住进了医院,医药费谁来承担,这还不算,儿女可能班都没法上,还得侍候老人,当然也有很多老人可能本身道德就有问题,因为很多事情也不能一概而论。
主要是他书中提到医患关系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读一读,因为这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我们每个人的生老病死都离不开医院和医生,而医患关系也是一直以来存在的问题。但好的医患关系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来改善,比如他提出了生命需要4S店我觉得比喻的非常恰当,他说;首先来定位一下医生,医院和我们每个人的关系吧。每个人的生命都像一辆跑车,从初生时的踉跄磨合,到中青年时各项性能都达到最佳,在到年老时的逐渐衰减最终停下来报废。这么一辆跑车要想开的年头长,性能维持好,必须有它的4S店。
普通的汽车4S店包括四个S打头的英文单词;销售,零配件,售后服务,信息反馈,而我说的生命的4S店是啥呢?就是医院。我也给他想了四个S打头的单词。
第一个单词是季节,春夏秋冬,对应着中国人常说的生老病死。泰戈尔有一句诗,叫‘生如夏花般灿烂,死如秋叶般静美;’也在用季节形容人的生命历程。人这一辈子,“生老病死,”哪个环节跟医生没关系呢?一个社会的文明和现代化程度越高,这种关联就越紧密。反之,在现实条件不永许的情况下,缺少医生帮助的生老病死,显得格外艰难。
第二个单词是服务。这项只能,值得全社会共同反思,更值的国家医改决策者们深入思考。医院,不应该是一个卖药挣钱的单位而应该是一个为陷入困境的人提供服务的地方,而且是不局限于救治肉体的高层次的服务。
当我们的改革不够彻底的时候,医院的目标一度变成了以销售为主旨。不紧患者抱怨,医生也会困惑,医患关系矛盾重重。哪个医生愿意将自已多年所学的成果弃置一旁,转而靠卖药为生呢?如果医生的科研成果和高收入水平可以得到制度上的认可和保障,您认为他愿意做这件事吗?没人愿意,他是被逼的。
他这段说的我非常认同,其实我们有时候可能对医生有很多误解,觉得这一切都是他们愿意做的,但是经白岩松老师这么一说,我有点理解了,毕竟没个人都想更好地生活,,医生也不例外,如果各项保障制度健全了,我相信绝大多数医生还是愿意把他们的所学好好应用到实践当中吧?让人欣慰的是好在有像白岩松老师这样的人大代表给国家建言献策了,我有理由相信这一天早晚会到来的。
第三个单词应该是运动,以运动作为健康生活的标志。医生的职责,不是从病人前来就医的时候才开始,这是他的身体状况可能已经糟糕至极了,能不能把我们的“治疗”时间提前,成为健康方式的倡导者?能不能让人们精神抖擞,热爱运动,而不是病病殃殃情绪低落,最后看病不成反倒“暴动”?有一点是要更加重视的,就是提升民众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防患于未然。否者医生哪怕三头六臂,也难以在最后关头大显神通。
第四个单词是啥呢?我想应该是阳光。听起来跟医生没关系,但又最有关系,每一位患者都处于生命中的黑暗时刻,他在医生这里寻求的不仅是诊断和治疗,还有内心的阳光。
这是我在给各位分享他的最后一段话,大家看了我的分享如果觉得这本书还不错,可以买来看看,我就不把整本书抄下来了【微笑】这段话是这样的,七年前,因为踢球骨折,我在北医三院做骨折手术,在手术台上,大夫问了一句:“你有啥要求吗?”我的回答是:“我会做一个模范患者这是您的专业一切听您的。”手术效果非常好。在手术半年后,我回到北医三院的大院踢了一场球,为我做手术的医生也在场。
有句话叫给我信任,还你健康,这话是我说的,不是哪位名人说的{微笑}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像白岩松老师这样做个快乐的患者,都能设身处地的为医生着想,那还愁医患关系不改善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