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周末我家的司机能抽出空来送老娘,我们一行三人护送我家的“司令”返回自己的安乐窝儿去了。这次怕是老娘已在我这已呆到了极限,虽然嘴里不说,但眼神和字里行间已经出卖了她的心思。
老娘是腊月二十七接到我这里来过年的,算起来也近一个月的时间,破了老娘在我这里安住的记录。要知道,之前都是千千万万不想轻易动地方、即使答应了要来也是勉勉强强说好了呆一周或者两周就回去的。这次这个老小孩儿算是争气,安心享受我们对她的关爱和照顾,期间没闹着回去。
![](https://img.haomeiwen.com/i27757401/c46b996153afb975.jpg)
记得有一段时间因为YQ的原因,老娘被困在了我家,竟然打电话让老姐想个办法弄她早日回去。并非我们对老娘不好,但也实在是应了那一句“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更何况,我们的小家人口众多、外加人口密度大的原因,也实在是委屈了大房子畅快惯了的老娘;还有一点用脚指头都能想明白的问题,就是老娘看着自己的外孙子、外孙女没有对自己的女儿和女婿言听计从、并常常生出一些不可理喻的幺蛾子来,心里一定是不爽的。
记得朋友曾好奇地采访我“你妈是更喜欢你还是更喜欢你娃呢?”并且表示,“我妈总是看我喜欢,说我娃这毛病那毛病的”,想来,我的老娘也已无数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或是语言流露出同样的想法。儿子女儿不听话,老娘急了便口无遮拦,先礼后兵之后就会表达自己不可遏制的愤怒。这与很多年前的那一个早上如出一辙:上班前,老娘满眼慈爱地递给我一瓶娃哈哈,说“想喝就喝吧,别光紧着孩子”。
有老娘陪伴的这一个月,我又做回了久违的孩子。虽说每天要操心老娘的吃饭、吃药、换药,还要时不时地协调这个老小孩儿和家里的两小只之间的战争,但能够尽我所能地去关心她、照顾她,也算稍稍缓解了这么多年不能在她身边尽孝的遗憾。
老娘着实有些老顽童的意思,很能带节奏搞气氛。甚至有些人来疯:围坐在我们的餐桌,一边吃一边笑盈盈地说,“这人多吃饭就是香,每顿都能多吃点”。我也惜时如金,趁着老娘在我这里,尽我所能让她多吃一口、吃好喝好休息好。是啊,“人是铁饭是钢”,哪个做儿女的一定都是希望自己的老人孩子好好吃饭、无病无灾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27757401/f05ec3227c29a5f4.jpg)
回去时,我让老娘带上了特意从网上给她买的两个手感超好的磁扣软皮本,一本灰色的上书《来日方长》,一本卡其色的上书《不畏将来》。为什么要送本子给她呢?说来也是为了凑趣。老娘因为总是搞不定我们的电视,加上来时刚从医院住院出来身体虚弱不能常坐,她就索性从我们五层的旋转书架上找来了几本给孩子买的字大行稀的《成语故事》、《中国神话故事》,还让我给她找来了本子和笔,不经意间把上面的成语歪歪斜斜地抄了好几页。
于是,我得寸进尺,又陆续给老娘推荐了《我们仨》和《有一天,妈妈老了》,老娘还跟我谈读后感,兴致盎然的样子。说实话,老娘带上老花镜专注看书的样子还真的是像一位大学的教授呢,满头的银丝配上老娘的大眼睛、白皮肤,妥妥一位老美女呢。当我表扬老娘认真的时候,她也笑称“我现在也是文化人了”。
我还给老娘装了两本书,一本是《俗语》,一本是《歇后语》,偶尔看看书,给大脑做做体操,总好过每天对着电视增加老年痴呆几率的好。我还给她装上了几根新买的红笔和黑笔,算是给老娘“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技术支持了吧。
一个半小时的车程,我们顺利将老娘护送回她的领地,看到敞亮的环境,我既为她感到高兴,又夹杂着一丝淡淡的伤感。高兴的是,老娘回到自己的王国,舒适的居住环境,看电视无人打扰,卫生无人破坏,想吃就吃,想睡就睡,偶尔还有朋友前来探望,天气好时还可以约上三五好友一起在小区里转圈聊天散步锻炼。
而那一丝淡淡的伤感,大概就是因了那离开了娘的孩子就被迫背负大人的重压、要努力扮演好大人的角色;大概就是那不能在身边尽孝、时刻操心着老娘好好吃饭了没、晚上起夜有没有头昏的鞭长莫及的苦楚了吧!
有人说,“母爱,就是一场接一场的辜负”,深以为然。
今天起,又要重新做回我的大人了!遥祝:老妈一个人的日子,学会爱自己,好吃好睡,心情好好,健康长寿,让我们的母女缘长一点,再长一点。
![](https://img.haomeiwen.com/i27757401/6bd9dc94b53717ce.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