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感冒的我头重脚轻、嗓子疼又睡不下,就捧着一本书坐在床边看。
看了一会儿,孩子走过来说:“妈妈,我咋感觉我可精神内耗。”
我抬头问道:“说说看。”
“就是觉得自己不是这个年龄应该有的样子。”
“你期待啥样?”
“精神抖擞吧,比如打打篮球交交朋友。”
“啥也不是,你就是闲的。院长儿子天天忙着录视频,哪有时间内耗。”
孩子笑道:“哈哈,是哦。妈妈,好久没见你看书了,是得好好提升了,你那水平不行。我给你提提意见,你愿意听吗?”
“说说看。”
“别人给你说个啥事,你可容易有自己的感受。你都是在等别人说,你不主动。”
喝多的爱人插话道:“不求不助。”
孩子小声笑说:“爸爸喝多了,妈妈你要多包容一下,别生气哈。”
“好。”
“妈妈,你要像院长一样学会举例子。”
“具体点。”
“比如说,别人说我遇到一个可傻X的老师。你不要说发生了啥?就像人家本来就不上学,那就不上学了嘛,就不想说。你没例子要编一个,编得要真一点。你咋说?你说我上学的时候也遇到这样的一个傻X老师,就是跟对方要同病相怜。然后再问他咋看待这件事,通过他的描述听出来他的价值观呀哪有问题再说。”
我赶紧赞许地拍拍孩子的肩膀。
孩子接着说:“你那个不上学的客户咋样了?”
“还是不上学呀,让她约咨询她还不好意思,初中三年都没上学,开学正常的话上高一了。”
“初一都不上学了?”
“是啊,小学可优秀,一上初中不上学了。”
“跟我一样,上初中之后不能接受自己的平庸。我上初中之后接纳自己的平庸了。妈妈,你对我期待还是有点高。他肯定没上六升七预科,我上老鹰了,对上初一特别有帮助。”
“所以,你挺过来了。”
“他一上初中肯定遇到一些问题吧?”
“是的,就是在学校跟同学跟老师的关系都不好。”
“他妈妈三年都没找人吗?”
我一听就笑了,说:“太对了,她妈妈一直觉得这事儿可丢人,不愿意约咨询。”
“像他这样活着就行,要想法让他开朗起来,过两年有个女朋友。他妈妈一直没在解决问题,她在解决出问题的人。”
我马上大赞:“说得太对了,一直在解决人。儿子,就你这水平可以申请去做志愿者,肯定能跟有同款问题的孩子提供帮助。”
“好。”
“现在还内耗不?”
“哈哈。妈妈,我看你半小时一页都没看完。”
我曾经可爱盯孩子,所以孩子也盯我。
我笑道:“嘿嘿,是的。”
通过跟孩子聊天有三点启发:
1.凡是严重问题必须三原则,没有别的招儿,只要没啥改善,绝对没听话照做。
2.我们总是想解决“人”,而不是解决“问题”。
3.让孩子有事可做,才能减少内耗。让孩子少一些精神内耗,家长首先要减少内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