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平常愿意写作文不?(不愿意)谁能说说为什么?老师出作文题目时,有的同学总是不知道写什么,感到无话可说。有时候看到别人写出来的作文总觉得“这事我也经历过,怎么就没想到呢?”其实,是因为你不会“触发”的功夫,没有打开写作的开关。
那么什么是触发呢?这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和夏丏尊先生合著的《文心》一书中教给我们的写作技巧!
“读书贵有新得,作文贵有新味。最重要的是触发的功夫。所谓触发,就是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的事。
比如刚才大家听了参赛选手的好书分享。谁的分享触发了你的思考和感悟。比如让你想起了看过的哪本书?想起了生活中发生的某件事?
比如上学期我们学完《背影》,晚自习老师让大家聊一聊感受到的父爱母爱等家人的爱或者矛盾,我记得二十多个学生聊哭了。那次的感受就是一种触发。
平常不爱写作文的徐自豪写的是骨折时妈妈带他去看病的经过和感受。文章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描写非常真实感人。尤其最后一段话写得情真意切。我把他写的作文发给了他妈妈,她妈妈都感动得哭了!
我们班级写的滚动日记,其实也是一种触发功夫的练习。建议大家以后不要只简单地评论,可以把你触发想到的事情和感受也分享出来。
以前我们写作文不知道怎样去寻找素材,积累素材。其实素材就在我们身边,如果留心,随时都可以发现很多素材。触发,就是最好的积累素材的办法。随时随地把这些想法记下来,就会成为素材库。只要“触发”功夫好,何愁素材少。
可见触发无所不在,主要靠我们去捕捉。生活经历,所见所闻,都是我们产生触发的来源。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经历,不一样的心境,面对同样的事件、风景,得到的是不一样的感悟,触发的点也会有所区别。触发无关对错,一定要是自己的,新鲜的才好。
比如一部好的电影、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个景致,我们的眼睛就好像相机,去定格这些所见所闻,然后停下来想一想,这让我想起了什么?它教会了我什么?这样久而久之,我们就养成了“触发”的思维习惯,有了这个习惯,阅读就会更有收获,写作就会有源源不断的素材。这样不但写作文时有话可说了,甚至还能写出立意新颖,感情真挚的好作文来了。
同学们,要想写出好作文 ,光会触发还不行,还要学会修改作文,学会安排篇章结构,还要会用修辞手法等等。这些写作方法在《文心》一书中都有深入浅出的指导 。如果同学们想要提高阅读写作的能力 ,建议大家看一看这本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