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我看的书是一本《学会提问》。不得不说这本书看下来感觉还是比较枯燥,虽然枯燥,但是因为有很多人推荐这本书,于是最后还是坚持看完了这本书。这本书的书名叫学会提问,但是书里主要的内容讲的是批判性思维,而不是具体的教如何提问题,接下来是我读这本书的一些体会。
首先这本书里面最前面讲了论题和结论是什么?论题就是讨论的话题,结论是讨论出来的结果。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与别人去交谈,跟别人讨论。我们试图将自己的观点传递给别人,让别人信服我们的想法,也就是将自己认为的结论讲述给他人,必须有理由去支撑那个结论。没有理由支撑的结论是无用的。就像在面试中一个人对面试官做自我介绍的时候说了一大堆我吃苦耐劳,我坚持不懈,我处理问题的能力强。但是如果背后如果没有经历,或者成绩作为理由来支持这些结论的话而这些话,那么这些结论对于面试官来说毫无意义。而我们在日常与他人交谈中,我们试图说服别人时,如果只是将自己的结论,或者想法告诉别人,而没有理由支持时,是很难说服对方的。
所以一个具体的流程应该是有结论,结论的背后有理由去支持,也就是论据支持结论。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阅读大量的信息,我们应该用批判性思维去看待这些信息。当我们在报纸上或杂志上,手机里,看到一段信息时,我们应该想想这短信息想传递的想法,也就是结论是什么,而这个结论背后是否有足够的理由支撑,以这些理由能否推出这个结论。
接下来我们看一些常见的谬误,关于从理由推导结论,常见的谬误有以下12点:
人身攻击:不阐述原因而直接攻击或侮辱其人
滑坡推理方式:如果某事发生,则相关的很多事情肯定会发生
例如:如果我们统一开放负面新闻报道,那么报纸上一定都是负面消息,进而影响社会稳定。
妄求完美解决方案:如果某方法不能彻底解决该问题,就不采用这种方法。
例如:如果你的软件还存在BUG,你就不应该推向市场。
偷换概念:用模棱两可的话,隐瞒真相。
例如:我们这项收费是符合国际惯例的。(国际惯例是什么?)
诉诸公众:试图利用公众的观点,公众支持的就是合理的。
例如:群众支持对贪官要判处死刑,所以贪官就要判死刑。
诉诸可疑权威:引用某一权威的话来证明结论,通常是A领域权威对B领域观点。
例如:有科学家说亩产可以过万斤,所以我们就相信了。
诉诸感情:使用带强烈感情色彩的语言来分散读者或听众的注意力,让他们忽视相关的理由和证据。常被用来加以利用的感情有害怕、希望、爱国主义、怜悯和同情。
攻击稻草人:歪曲对方的观点,攻击其不存在的观点。
例如:上帝并不能如科学一样解释世界,所以你不应该信仰上帝。
呈现虚假的两难情形:指当现实中存在两种以上的选择时,却假设只有两种解决方案。
一厢情愿:做出错误的假设,即因为我们希望A,所以就是A。
例如:我们不需要理睬他,他肯定会因为经济利益而屈服的。
偷梁换柱:提一个不相干的话题转移听众注意力。
例如:我不是告诉你按时回家吃饭吗?——你看你总是在责怪我。
循环论证:把论点换个说法,在论证中变结论为理由。
例如:我爱牛人们的精辟观点,因为他们观点犀利,不正值得信赖吗?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谬误,然后接下来我们看一下证据,也就是支持我们结论的理由。
1.证据的主要类型有:
直觉|个人的经验|他人的证词|权威的意见|个人的观察|案例|科学研究|类比等
让我们用一个证据去支撑我们,结论时,我们常常犯一个错误,我们常常忽略一些背景,比如拿个人的经验来说,一个很广为人知的故事是当一个猴子过河的时候,他问河马河水深不深,然后河马说不深,然后他又问了一个兔子,然后兔子说河里的水很深要小心,然后紫金山下河的时候,他发现水既不像河马说的那么浅,也不像兔子说的那么深,其实就是反映了一个问题,个人的经验不一定是适用于其他人的,每个人都不一样,所以每个人对待一件事情的态度也不一样,而且每个人对一件客观事物的评价,往往都会加上自己主观的意识,所以往往会导致某个人的经验不一定适用于其他人,同样对于一件事情来说,如果用历史作为证据来判断一件事情,也会有很多不同,比如说最近很火的楼市,大家都在说现在楼市的现象和去年也就是2015年6月份时候,股市五千点的很多现象都相同,所有的人都在讨论房子,房价也是在疯长,而且调控已经失效,所以就有人判断说这是楼市的顶部,接下来楼市可能崩盘,这个推理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因为楼市和股市之间存在巨大的不同,首先都是相对于股市来说,房地产的流动性非常弱,人们并不能像买卖股票那样去轻易的买卖房子,第一是因为房子一般是比较贵重的东西,要是因为交易费用昂贵,税费昂贵。除了这一点之外,还有其他很多的不同,比如说人们对于股票人们可以想抛的时候就抛掉,但是房子很多人来说是刚需,很多人不会把房子卖了,然后自己去租房子住,此外再加上政府对房地产的调控,使得楼市和股市更有巨大的不同。此外,有人将中国楼市与日本九十年代日本楼市进行对比,然后做出预测,中国楼市要崩盘。其实这也是不对的,因为日本和中国还是存在很大的不同点,日本在九十年代的城市化率已经非常高了,在日本国内,几乎已经很少有农村的人迁移到城市去,但是在中国不一样,中国目前城市化率仍然在50%多,每年仍然有大量农村的人转移到城市去,这些人到城市去之后,他们要生活,他们要有住的地方。
除此之外,还有比如说研究报告,这些证据,仍然不能百分百相信。研究报告也有质量高低之分,我们也经常能看到,不同的研究报告,发出完全相反的观点。而且研究报告研究出来的内容,可能只是在特定环境中适用,比如上世纪的研究报告里面的很多内容,站在今天的角度来看,可能就是错误的。
接下来是替代原因,一件事情的原因,从深到浅,往往有多个层次,越浅的原因,往往操作性越强越深的原因,可能操作较为复杂。而且往往一件事情的原因不止一个,所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之后我们并没有必要去争论一件事情的具体原因,比如说一个人他的成绩不好,然后我们去争论到底是他不努力还是这个孩子天赋不好
,其实没有必要争论,因为这两个可能都是造成他成绩差的原因。
最后一个是因果关系,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常常认为有关的事情就是因果关系,比如说事件,a和事件b,a和b之间的关系可能有多种,有可能是因为a,所以b因为b所以a,这两种是典型的因果关系,但是也有相关关系,比如说研究发现睡得晚的人一般收入比较高,这就是一种相关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不是因为他睡得晚,所以收入高,只是说,收入高与睡得晚之间存在某种相关关系,可能是有些人非常努力,充分利用自己的时间去工作去学习,所以他睡得晚,而同样因为她充分利用自己时间工作学习,所以他收入高。在这种情况下,是另外一个原因c,他在造成a的同时造成了b,就比如说癌症常常发生在家族中,但是奇怪的是,癌症并不是一种遗传病,这也可能是因为一个家庭他们在一起平时吃的东西喝的东西,生活的习惯的相同而导致的,而最后一种关系就是没有关系,比如说一个人考试的时候,喝了一瓶农夫山泉,然后,成绩很好,我们不能去探究他喝这瓶农夫山泉到底和他考试考得好有什么关系,因为这之间根本就没有关系。
以上就是这本书的读书笔记。
网友评论